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譚政 | 上頁 下頁 |
六五 |
|
11月20日,譚政又接到了中央軍委來電:部隊行動須十分蔭蔽。蔣、傅對我軍積極性總是估計不足的,他們尚未科到你們主力會馬上入關。固此除部隊行動應十分蔭蔽外,請東北局林、羅、譚令新華社東北各廣播台在今後兩星期內,多發瀋陽、新民、營口、錦州各地我主力部隊慶功祝捷練兵開會的消息,以迷惑敵人。譚政立即與政治部其他領導和工作人員一起認真策劃,嚴格教育部隊行軍要堅守秘密,又責令新聞單位制造假像,以迷惑敵人。 11月下旬,東北的寒潮已經降臨。然而,山海關地區卻變得熱火朝天,春意盎然。白天,這裡西風呼嘯,關河冷落;夜晚,人如流水,車如鐵龍,一片繁忙,成千上萬的部隊從關外湧入,浩浩蕩蕩,前不見頭,後不見尾。這支漫長的隊伍,當它的先頭部隊已在平古線上殺聲震天,旗開得勝之時,它的隊尾還在瀋陽。東北野戰軍兵分三路踏上了一千六百多華里的入關征程。一場震驚中外的大戰已經拉開帷幕。 11月底,東北野戰軍總司令部。林彪笑著對參謀長劉亞樓說:「我不入關還是無敵之將,一入關便成了漢賊曹操。」 「為什麼?」劉亞樓不解地問。「魏蜀吳赤壁之戰,曹操大軍南下,帶的是多少兵?」林彪反問劉亞樓。「號稱百萬,其實只有八十三萬人馬。」劉亞樓回答道。「我們入關,帶了多少部隊?」林彪一語道破。劉亞樓心下釋然:東北野戰軍號稱百萬,實際兵力也是八十三萬。八十三萬大軍浩浩蕩蕩進關,其思想政治工作的艱巨、複雜性可想而知!作為政治部主任的譚政夜以繼日地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之中。從出發前的戰前動員,到行軍途中的電傳文件,從提高士氣,到執行紀律,他傾注了大量精力,從而使部隊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大都得到了妥善的解決。 出發前,各部隊都把慶功會變成了動員會,戰士們喊著打到關裡去,攻佔北平,解放華北,到早先皇帝坐的金鑾殿上去召開更大的慶功會,各連隊紛紛訂立行軍計劃,開展「反對怕勝利,反對怕進關,反對講怪話」活動。行軍途中,指戰員們堅決執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做到了「三光」、「三不要」,即炕上掃光,地下掃光,碗盆洗光,不要老鄉伺候,不要老鄉擔水,不要用老鄉的碗筷,贏得了沿途老百姓的愛戴。入關途中,在譚政指示下,各部隊還針對不同思想狀況,開展了靈活多樣的宣傳、教育、鼓動、表揚活動。針對個別戰士在進關途中產生的後退思想,同志們馬上善意提出批評、幫助,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某部偵察連戰士侯緒田還專門創作一首快板《站穩立場》,通過文藝形式進行幫助與教育: 東北敵人消滅完,解放華北和中南。 有的同志怕進關,腳底擦油向後轉。 開小差,不好看,仔細聽我說一遍。 白天不敢走大路,餓了沒人來管飯。 走在路上怕盤問,晚上露營在道邊。 就是算你回了家,親戚朋友冷眼看。 因小失大恨常在,光榮歷史化成煙。 勸君立場莫動搖,勇敢闖關去作戰。 某縱隊「九一」部五連戰士常展祿寫詩表場兩名炊事員: 快點報,快點言,優點就向大家傳。 趙澤臣,周子連,都是一排炊事員。 從東北,進了關,整整走了二十天。 半路上,加油幹,專門能做小米飯。 又清潔,又香甜,吃了一碗又一碗。 不撒米,不費柴,打到華北有貢獻。 多種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取得了突出成效。許多東北籍的戰士表示:關裡的老大哥幫助俺們解放了東北,俺們就應當進關幫助他們解放華北;華北籍的戰士更是意氣風發,慶倖自己能親身參加解放家鄉的偉大事業。大軍來到大淩河邊。戰士們面對著這寬有二裡,水齊胸,即將封凍的大淩河是那樣滿不在乎:幹部們首先跳下河去,共產黨員們背起身體較弱的同志,戰士們粑槍支彈藥掛在脖子上,在波浪一個高過一個的急流中,大家手拉著手,高唱著前進的歌,橫渡大淩河。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大爺對著戰士們讚歎地說:「從古至今,沒見過哪個隊伍能這樣涉過大淩河。」 由於出色的政治工作,在一千六百華里的進軍途中,戰士們與沿途人民相親相愛的魚水之情,給中國歷史留下了一首莊嚴美麗的史詩。一路上,無論是關外還是關內,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廣大人民對東北野戰軍表示了無比的關懷和熱愛。他們冒著風雪為解放軍修橋補路,燒水做飯,洗衣縫鞋,問寒送暖,高搭松柏彩樓,扭起秧歌,打著鑼鼓,日日夜夜地等待著歡迎和歡送自己的軍隊。當他們看到戰士們時,像見了久別重逢的親人一樣,湧上前去,把早已準備好的雞蛋、手絹、花生、紅棗塞進戰士們的口袋裡。當隊伍駐下時,他們又像迎接客人似地燒熱了炕,要戰士們睡在炕上,自己睡在地下。 渠梁河村婦女會主任高治華等五人,拿出自己多年積蓄的六十五萬元邊幣,買布做襪套、做軍鞋時,燈油點光了,便用苞米秸點火照亮,繼續不停地趕做。沿途人民對戰士們的愛戴,給了戰士們莫大鼓舞,戰士們紛紛表示:堅決打下平津,回答人民的熱望!與此同時,一路上戰士們也像人民熱愛自己一樣,熱愛著人民。他們無論是走在自己曾經苦戰三年的東北.或途經北寧線,進入平津近郊,都忠誠地自覺地遵守人民解放軍總部頒佈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他們愛護人民的利益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每到一地即幫助房東挑水、劈柴、掃院、挑糞、鍘草、餵牲口,忙個不停。 有一個縱隊,是從喜峰口進入華北的,當他們進到熱河南部,長城口邊時,發現該區居民由於被蔣軍三年來的大肆搶掠,家家戶戶都陷入吃穀糠和穿破單衣度日的絕境,全體指戰員馬上提出:「寧願自己少吃少穿些,也不能讓階級弟兄受凍受餓!」戰士們紛紛脫下衣服,抽出毯子,給蹲在炕頭凍得發抖的貧雇農披上。僅僅一縱隊就給當地居民獻出了東北流通券二千八百余萬元,糧食六千餘斤,毛衣、毯子、被單、鞋子一萬四千餘件。當地居民得救了,他們拉住戰士們的手,流下了感激的熱淚。出色的政治宣傳工作,結下了累累碩果。譚政感到分外欣慰。 12月12日。河北薊縣,東北野戰軍總部。 呼嘯的北風不停地刮著。 譚政埋頭起草政治工作指示。遵照中央指示,譚政會同林彪、羅榮桓、劉亞樓等東野首長,率輕便指揮機構,從瀋陽乘火車到錦州,爾後乘吉普車,經義縣、彰陽、建平、平泉、寬城,從喜峰口入關,於12月7日抵達河北薊縣縣城。剛剛落腳,譚政來不及休息,便投入了工作中。他經過深思熟慮,起草了一份《目前作戰的政工動員》的指示。12月11日,這份指示以林彪、羅榮桓、劉亞樓、譚政的名義,電告了中央軍委。 電文指出: (二)目前形勢于我極其有利。敵在全國雖有五個戰場(平津、太原、西安、武漢、徐州),但兵力最大、對於全域有決定作用的,僅為兩個戰場,即徐州戰場與華北戰場。 此兩大戰場現均處於危境。……華北敵人在南線敵人遭受嚴重挫敗與東北我軍大舉入關之後,已感極大孤立,軍心恐慌,進退失據。……東北我軍與華北友軍會合後,我作戰兵力已達百萬人以上,這樣雄厚的兵力,是華北敵人所招受不了的;又有我經過八年抗日戰爭到現在的廣大老解放區,我全部殲滅華北敵人,攻佔平、津,甚有把握。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