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譚政 | 上頁 下頁
五三


  隨後,譚政又以東北民主聯軍政治部的名義,發出指示,指示東北我軍各部隊,利用冬季攻勢發起前的近一個月的時間,作好部隊的政治動員工作,繼續開展訴苦教育和以學習、貫徹《中國土地法大綱》、《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為中心內容的階級教育。

  同時,鑒於解放戰爭的勝利進行,我軍即將解放更多的地區和城市,加之土改後期東北出現過「左」的偏向,譚政及其所領導的「東總」政治部根據10月10日中央發出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關於重行頒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訓令》,在此期間的部隊政治教育工作中,還加進了政策教育、紀律教育等內容。

  早在1947年9月,東北我軍秋季攻勢進行過程中,中共中央就在西柏坡召開了全國土地會議,10月10日,公佈了會議制定的《中國土地法大綱》。爾後,根據全國土地會議的精神,東北局發出了《告農民書》。以譚政為首的「東總」政治部發出了《傳達劉少奇同志在全國土地會議上的結論的提綱》、《關於傳達全國土地會議及深人土地教育的指示》等文件。文件要求,各部隊以劉少奇的總結報告為主,首先在團以上幹部中傳達、學習會議文件;對戰士則著重解釋《中國土地法大綱》與東北局的《告農民書》。

  對於譚政等「東總」政治部關於政治工作的有關指示,東北我軍各部積極、全力加以落實貫徹。如六縱隊政委賴傳珠,在政治部發出指示電的當日,就來到岔路河方強師,商量並決定此後三個月的政治工作,並確定其工作中心應解決兩個問題:

  (一)整思想。(1)肅清軍閥主義思想偏向。(2)克服保守自滿情緒。(3)克服右傾情緒,提高積極作戰精神,要建立六種作風及制度等。

  (二)訴苦坦白運動,先搞第一個,然後搞第二個。

  再如,1124日,獨二師對「東總」司令部(含譚政的政治部)工作的兩個指示,貫徹、研究討論的情況是(摘記)

  (一)強調工作思想:(1)發揮高度工作熱情;(2)一切為了打勝仗;(3)多作具體工作。

  (二)改變工作習慣與作風:(1)抓緊一頓飯的機會;(2)不怕疲勞嚴寒;(3)自發主動工作;(4)有計劃、有檢查、有總結;(5)工作隨到隨辦;(6)多收集和熟悉情況;(7)嚴格執行制度。

  (三)改變戰鬥總結方法:(1)採取典型總結;(2)戰鬥結束立即扼要上報;(3)深入班、排,選擇典型戰例;(4)參謀長、作訓參謀,為典型戰例寫稿。

  通過「東總」及其政治部的冬季攻勢前的政治教育工作,東北我軍指戰員的階級覺悟、政治素質有了極大的提高,部隊的戰鬥力又得到了增強。僅以我四縱(司令員胡奇才後為吳克華,政委彭嘉慶,副司令員韓先楚,副政委劉瀾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歐陽文,參謀長李福澤)為例,1947年12月11日,縱隊接到「東總」命令,即刻從清原南下,回到以前老戰區安奉路。

  14日傍晚,又由通遠堡、連山關一線出發,以勇猛奔襲動作,向瀋陽、本溪、遼陽之間的三角區楔進。時逢冬季大雪,雪地奔襲,十分困苦、艱難。為了避開敵人的封鎖和敵機的轟炸、掃射,部隊須經常日宿夜奔,出敵不意地遠距離穿插。每次出門,都是凜冽的北風卷著雪花撲面而來。指戰員把全身裹得嚴嚴實實,臉都用毛巾包起來。部隊在沒膝的雪地裡艱難跋涉,吃睡不好,饑寒交加,人困馬乏。然而,在部隊政治工作強大威力的作用下,指戰員行軍吃苦的能力非常強,仍然一夜走一百里以上,有時走一百五十多裡,每次出發都是途中不休息,直奔目的地。如果稍有停頓,也不敢坐下,只在原地踏步,因為一不運動,就可能凍僵身體,蹲下去就很難站起來。在冰封雪飄的大地裡,從縱隊司令員、政委到戰士,都是一樣靠兩條腿走路,行軍力本身就是戰鬥力。哪個部隊政治思想工作做得好,幹部模範作用強,行軍速度就快,就能贏得時間,抓住戰機,取得勝利。部隊指戰員都明白,要大量殲滅敵人,就要大踏步前進,大打運動戰。許多幹部戰士說:「四保臨江,那麼苦都熬過來了,如今是戰略進攻,向勝利進軍,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指戰員們在政治工作的作用下,始終保持著高昂的情緒,向西南方向猛插。不久,我四縱戰區就從中長路以東移到路西,從山區下到平原,從解放區推到敵佔區。

  同時,譚政在進行部隊的政策、紀律教育方面,也取得了成效。當時,在部隊中由於個別幹部戰士階級意識模糊,曾發生了一些喪失階級立場的現象,如幫助地主隱藏財物,干涉群眾鬥爭,強迫群眾釋放被捕地主,甚至槍殺農會主任,解除工作團的武裝等。尤其嚴重的是,有一個連長蛻化變質,與地主小老婆通姦,竟槍殺了民主政府的村長馬玉。後來,政府為馬玉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公審、處決了那個連長。這就是東北有名的「馬玉事件」。部隊的問題,特別是「馬玉事件」對譚政的震動是巨大的,他主持政治部、向東北全軍發出通告:

  在經過廣泛的土政教育之後,如仍有包庇地主、干涉群眾鬥爭等類行為者,不論其出身和歷史如何、均須給予批評與處分,嚴重者開除黨籍,犯罪者法辦。

  針對六縱十六師六十四團存在嚴重軍閥主義等錯誤,1947年11月26日,譚政以「東總」政治部名義通電東北全軍:十六師六十四團在海倫打傷員及送出傷員十余人,經檢查該團存在軍閥主義、地主思想,並包庇地主,干涉土改,團長副團長下命令與傷兵打架,政委腐化墮落,二十八日十六師稱,已將該團解散。在東北土改後期,部隊中出現了一些「左」的偏差。其表現,主要是模糊了地主同富農、甚至同中農的界限,模糊了大地主、惡霸地主同中小地主的界限,模糊了地主同城市工商業資產階級及自由職業者的界限,發生了亂打亂鬥亂沒收甚至亂殺人的現象,擴大了打擊面。同時,有些部隊在群眾工作和徵發工作中也一度出現了某些「左」的偏向,如私打土豪,濫征車馬,宰殺耕牛,損害中農利益,違反工商業政策等。

  對於這些問題,譚政在羅榮桓的支持下,嚴肅認真地一一加以糾正。

  1948年1月30日,以「林、羅、譚」名義及時發出了《沒收、徵發工作與群眾工作的補充指示》,較好地糾正了這些問題。

  這樣,在冬季攻勢前和冬季攻勢過程中,由於以譚政為首的「東總」政治部堅強有力豐富多采的政治工作,極大地提高了東北我軍的刻苦力、耐寒力、行軍力即戰鬥力。

  在冬季攻勢中,氣溫常常下降到攝氏零下40多度,夜晚在野外行軍作戰,赤手伸出一分鐘,就凍得麻木難以屈伸,濕手摸槍身,鐵質部分會粘掉手皮,即使穿大衣、棉鞋,戴棉手套,在雪地裡臥上幾分鐘,也會凍得爬不起來,常有機槍、六〇炮在連續發射中因乍熱而折斷撞針事,很多指戰員凍傷了手腳。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