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譚政 | 上頁 下頁
一八


  1933年1月,紅二十二軍與紅一軍團合編,取消了軍的建制,改為直轄師,譚政又轉任紅一軍團第一師政治部主任。1934年9月的一天。高興圩以北紅一師陣地。秋風夾著硝煙、帶著濃烈的火藥味,時而掠過被敵人打得千瘡百孔的紅一師陣地。在陣地的最南端高興圩高地上,師政治部主任譚政,正在向接受任務、堅守這塊高地的紅一團指戰員,作戰前動員。譚政拉大嗓門道:「高興圩是興國蘇區的前哨陣地,是敵人妄想吞併興國蘇區的咽喉。只要我們守住這塊高地,敵人的陰謀就休想得逞。而這裡的關鍵問題,就是要求我們必須緊密依靠蘇區人民群眾,發揚不怕苦、不怕死、不怕疲勞和連續作戰的精神……」

  在他的政治鼓動下,紅一團的指戰員,個個磨拳擦掌,嚴陣以待。原來,自1930年8月至1932年5月對以瑞金為中心的中央蘇區發動的四次反革命「圍剿」被粉碎以後,蔣介石更加氣急敗壞。1933年9月,他以五十萬的兵力分北、南、西三路,又發動了對中央蘇區的、更大規模、更加殘酷的第五次反革命「圍剿」。這次「圍剿」,蔣介石坐鎮南昌,親自指揮。其兵力部署是:北路軍總司令顧祝同、前線總指揮蔣鼎文,轄第一路軍、第二路軍、第三路軍,共三十三個師又三個旅,擔任主攻,準備經黎川、廣昌直取瑞金。

  南路軍總司令陳濟棠,轄二十三個師又三個旅,四個保安團,外加五個空軍隊,相機向筠門嶺,會昌推進,協助北路軍作戰。西路軍總司令何鍵,轄九個師又三個旅,「圍剿」湘贛、湘鄂贛蘇區,相機東進,配合北路軍作戰。經過六個月的戰爭,雖經蘇區軍民的浴血奮戰,但由於錯誤軍事路線的指導,中央蘇區的處境,日益惡化,西起龍岡,中經廣昌,東迄建甯、泰寧、歸化、永安、連城,南至筠門嶺的大片地區,均被敵人佔領。1934年6月,蔣介石又重新調整部署:以北路軍第八縱隊六個師,由泰和向興國方向推進;以第六路軍第七縱隊四個師,由龍岡向古龍岡方向推進;以第三路軍第五縱隊四個師,先占頭陂,爾後匯合東路軍第十縱隊,共九個師,向寧都、白水鎮、驛前、小松市、石城方向推進:

  以東路軍第二路軍,由朋口、連城向汀州方向推進:以南路軍三個師,由筠門嶺向會昌、雩都方向推進;另以三個師集結于南豐、廣昌地區,為總預備隊。7月上旬,上述各路軍完成築壘、修路等任務後,便又向中央蘇區發動了全面進攻。在這種嚴峻的態勢下,中共中央、中革軍委,沒有採納黨內、軍內的正確意見,實行了「六路分兵」、「全線抵禦」的策略。其兵力部署是:以紅三軍團第六師和第六十一團、第六十二團、贛江獨立團,抗擊向興國推進的北路之敵;以第二十三師及江西地方武裝,抗擊向古龍岡推進之敵;以紅五軍團第十三師,抗擊由頭陂向寧都推進之敵;以紅三軍團(欠第六師)、紅五軍團(欠第十三師),抗擊向石城推進之敵;以紅一、紅九軍團和第二十四師,抗擊向汀州推進之敵;以第二十二師,抗擊向會昌、零都推進之敵。

  9月1日、3日,紅一軍團(含紅一師)在連城西南的溫坊,以七百人傷亡為代價取得溫坊大捷,斃傷敵二千餘人,俘敵二千四百餘人,繳獲各種槍械一千八百余支(挺),迫擊炮六門,各種子彈四十四萬餘發,迫擊炮彈三百四十一發,手榴彈三千餘枚,騾馬五十匹,西藥十一擔,以及各種通訊器材等。

  這是第五次反「圍剿」以來少有的好成績。但是從此以後,紅軍步步退卻,情形日益窘迫。不久,紅一師便奉命,日夜兼程,趕往興國以北的高興圩、獅子嶺開始了為時一個月、艱苦卓絕的防禦戰。此前幾月,在國民黨北路軍主力進逼甯都、石城方向時,國民黨軍第八縱隊六個師,從泰和出發,準備經沙村、車背坑、老營盤、高興圩、獅子嶺等,佔領興國。這時,早已佈防在這個方向的紅三軍團第六師和第六十一團、第六十二團等部,在陳毅、袁國平等指揮下,在沙村及其以北地區,連續進行了十多次反擊戰,但我部隊傷亡多達二千餘人,未能阻止敵軍的推進,被迫退守興國西北、以北的萬安、老營盤一線,沙村、車背坑等陣地,均被敵軍佔領。

  8月28日,敵第八縱隊又向老營盤進攻,紅軍又受重創,陳毅負傷,不久,老營盤又失守。在這種戰局下,倉促進入陣地的紅一師,擔負堅守興國外圍最後一道防線任務的艱苦程度與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加之,高興圩、獅子嶺的戰略地位重要,是夾在兩座大山之間的丘陵地帶,是進入興國的門徑,是敵我雙方必奪之地,這就更加劇了高興圩、獅子嶺防禦戰的艱巨性、重要性。戰雲密佈,炮聲隆隆。高興圩、獅子嶺,要遭受一次血的洗劄!紅一師師長李聚奎、政治委員黃甦、政治部主任譚政等師領導的精神壓力很大。

  按照中央「左」傾軍事指導者單純防禦、「以堡壘對堡壘」、「禦敵於國門之外」,「寸土必爭」死守根據地的指導方針,而不是大踏步的前進與後退,實行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此役是必敗無疑的。但軍令如山,只好竭盡全力,爭取打好這一仗。師長李聚奎把堅守高興圩高地這一最艱巨任務,交給了紅一師戰鬥力最強、素有「能攻善守」稱號的由楊得志任團長、符竹庭為政委的紅一團。在目前嚴峻的情況下,譚政的心情格外沉重。他清楚地知道,一個政工領導幹部現在的職責。他先是召開了全師連以上政治工作幹部會議,部署打好高興圩、獅子嶺戰鬥的政治工作,爾後來到堅守高興圩高地的紅一團,作了激動人心、鼓舞士氣的簡短政治動員。

  時間就是生命,陣地就是戰場。紅一師部隊進入緊張的構築工事階段。譚政帶著幾名師政治部的幹部來到紅一團,進一步深入瞭解該團戰前動員的情況。「以團為單位的連以上幹部會開了沒有?」

  「以營為單位的活動分子會議開了沒有?」

  「以連為單位的党團員大會、軍人大會開了沒有?」

  「有哪些思想反映和思想顧慮?」等等,譚政一一進行詢問。

  又來到紅一師的其他團隊,激勵戰士們:「工事挖得快,築得好,敵人來了早有防禦準備,就能減少傷亡。」譚政發現有的戰士怕苦怕累,對修築工事的意義認識不足,就動員說:「只有保護自己,才能消滅敵人。現在多流一滴汗,戰時就可少流一滴血!」根據紅一師部隊成員構成的複雜情況,譚政指示有關指揮員和政工幹部,把政治上動搖的人員留在後方,在前沿陣地擔負警戒、作戰任務的,大多是政治堅定、作戰勇敢的老戰士。黨小組長、支部委員、政治戰士,更是重要、關鍵部位的骨幹力量。每當戰鬥間隙時,譚政便指派「青年隊」來到前沿陣地,為戰士唱歌、跳舞、表演各種「活報劇」、組織戰士猜謎語等,活躍戰地文化生活。後來,這種形式又慢慢發展到紅一師陣地上的文化娛樂活動和露天晚會,成了瓦解敵軍、對敵鬥爭的一種方式。他們時常對敵人喊話:「弟兄們,過來吧!一塊唱歌,一塊玩吧!」

  有時,指戰員還把蘇區人民送上陣地的慰勞品,扔給對面陣地上的敵人。由於戰地生活的漫長,紅一師陣地周圍,佈滿了大便、小便和各種汙物,蚊蠅四起,臭氣撲鼻,流行疾病也時有發生。譚政發現這些問題後,命令紅一師各級有關於部,加強戰場管理,規定大小便的位置,挖掘倒汙物的深坑,清除掩埋髒物,消滅蚊蠅,動員後方機關、部隊給陣地上堅持戰鬥的部隊送開水,送最好的飯菜,送洗腳、洗澡水等。各種形式的政治工作,都是為了保證戰鬥的勝利。譚政兢兢業業地工作著。戰鬥在激烈地進行著。譚政的政治工作顯現了威力。在整個陣地上,紅一師戰士個個勇敢戰鬥,拼搏頑強,重傷不叫、不哭,輕傷不下火線。堅守高興圩高地的紅一團,真是可敬可佩。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