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譚政 | 上頁 下頁


  世名聽得入迷,更加嚮往這所高等小學堂了。他暗下決心,一定要考取東山學堂,像庶康兄一樣。陳庶康還告訴世名,他現在已經改名叫陳賡了。不久,陳庶康——陳賡因反抗父母包辦婚姻,毅然出走,投奔湘軍。後來,他考入黃埔軍校,從此揭開了人生歷史上的輝煌篇章。1955年,他步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之列。春去春又來。轉眼間,譚世名已經在陳家寄宿三年了。楠竹山村。山青水秀,竹林叢叢。幾幢灰色瓦房矗立村莊中央,分外醒目。這院落,庭院寬敞,小院套大院,正房廂房、書屋廳堂,屋後還有個小菜園。院子的大門是牌樓式的,兩扇紅漆大門上雕刻著一副對聯: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譚世名興沖沖邁進了這院落的大門,三年私塾期滿,他終於回到闊別已久的家了。母親聽說長子回家了,抹著眼淚笑了。欣喜並沒有持續幾天。譚世名向父親譚潤區提出要考東山學堂。父親又一次一口拒絕了。父親有父親的打算。

  他與兄弟剛剛分了家,自己一家六個兒女,加上他們夫妻,八口人生活水平有所下降,長工解雇了,但自己這個「秀才」不會使牛耕田,家境出現困境。

  世名是長子,自然要負擔一份責任。當然,這是次要的。關鍵是他覺得世道混亂不安,把兒子放出去,是不會回來的!譚世名又不得不按著父親的意願,啃讀古文兩年。這兩年裡,譚世名學會了「鬥爭」,他不甘心被關在家裡讀死書,鑽「古董」,做文章,而是趁父親不在的時候,走出家門,到七星橋小學找黃老師探聽消息,借閱報紙,觀察時局的變化。譚世名求學報國之心更加強烈。每年東山學堂招考新生,他與父親總要發生一個回合的鬥爭。

  日子一久,他開朗的臉上逐漸失去了笑意,變得沉默寡言了。母親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但是,丈夫的脾氣她又知道,怎麼辦呢?這時,父親譚潤區為拴住兒子的心,決定為兒子找個媳婦。譚潤區相中了二都柳樹鋪好友陳紹純的四女兒秋葵。他哪裡知道,兒子譚世名在陳家寄宿三年,與秋葵姑娘兩小無猜,互生戀意,早就好上了。有時,秋葵的小弟弟來譚家找譚世名玩,實際上是為秋葵和譚世名互遞情書和信息!父親不讓自己上學堂,譚世名就寫信給秋葵訴說自己的心情。而秋葵便讓小弟給世名捎信安慰。如今,聽說父親準備托人到陳家說媒,譚世名既高興又有點失落,因為父親是不想讓他上學堂,才給他提親的。譚、陳兩家門戶相當,又是世交,因此時間不長,譚世名就和秋葵訂了婚。

  轉眼到了五月,秋葵的祖父陳益懷因病臥床不起。老人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便對身旁的兒子陳紹純留下話:「世名是個好後生,將來世名和秋葵是一對好夫妻。對於世名升學的事。你要出面管一管。潤區這幾年家裡有點困難,他和你己是兒女親家了,他經濟上有什麼困難,你應該想辦法接濟,如果世名升學有困難,你就給包下來!」不久,老人溘然去世。

  陳紹純遵從父親遺願,親自來找親家譚潤區,商量世名求學的事。陳益懷老人的遺言令譚潤區十分感動,他終於答應讓世名去考東山學堂,但是有一個先決條件:世名必須先和秋葵完婚!世名很快將消息轉告給秋葵,秋葵是個十分懂事、賢惠的姑娘,她羞怯地答應了。這年五月,譚世名和秋葵結了婚。接著,譚世名投入緊張的複習中,准備考東山學堂。

  湘鄉城外東臺山腳下。林蔭大道,古木參天。一座有圓形圍牆的古色古香的建築掩映其中。這就是東山學堂。東山學堂的前身是清朝時候的東山書院。

  學堂的匾額上就有記載,上書書院於清朝某年某月創建。1898年廢科舉,興學校,東山書院更名為東山學堂。後來,它又被列為湘鄉縣立第二高等小學校。1922年深秋。秋風和著蟬鳴。十六歲的譚世名,帶著入學通知書,告別新婚妻子秋葵,喜氣洋洋跨進了校門。他無心欣賞那古樸典雅的校園,不顧一路勞乏,更是無心吃飯飲水,而是徑直奔向了新生張榜的地方。終於他找到了自己的名字:譚世名。他控制不住內心的激動,終於走進了這所夢寐以久的殿堂。他知道,自己能進入學堂讀書是多麼的不容易,而家裡也為此承受了一定的經濟負擔。後來,他在自傳裡回憶道:

  我之所以遲遲才入高小有兩個原因,一因父親守舊,不相信洋學堂,直到以後鄰里的人外出讀書的增多,才不得已趨趨潮流。另一原因是家境不甚寬裕,讀一年高小需花費五六十元之多,這個問題到族祠裡成立決議,獎勵族中子弟入學,規定入高小入中學者各津貼義穀若干擔之後,經費才得到解決。寧靜而又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開始了。東山高等小學堂是一所緊跟時代潮流,崇尚進步的學校。在這裡不僅能夠聽到、學到許多革命理論知識,而且還能讀到進步的書報雜誌。譚世名如饑似渴地投入了書堆之中,汲取營養。譚世名從閱覽室借到了1918年、1919年的《新青年》。

  他專心致志地研讀裡面的每一篇文章:李大釗的《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克主義的勝利》、《我的馬克思主義觀》,陳獨秀的《談政治》等。這些傳播馬列主義理論知識的文章,在這裡他是第一次看到,感到格外新鮮與親切。他愛不釋卷,徹夜不眠,聚精會神地學習著。他在努力探求中國革命的道路。

  不久,「五四」運動革命浪潮波及到東山高等小學堂。譚世名參加了校內外學生運動的行列中,並被選為學生自治會的領導人之一。

  「五四」這天,學校裡集會,開展紀念「五四」青年節活動。集會後,東山小學的師生們,為配合全國學生運動的行動,打起標語旗幟,高喊著「打倒軍閥!」

  「禁止仇貨!」走出校門,蹚過一條河,浩浩蕩蕩走向湘鄉縣城大街,示威遊行,支持北京、上海、武漢、濟南、青島、長沙等地的工人大罷工。

  五月的湘鄉,人歌潮湧,車水馬龍。遊行的隊伍如一條長龍高歌猛進。貼標語,呼口號,作講演,學生們向廣大群眾作宣傳。譚世名也在其中。他本來性格文靜,讀書刻苦,素有「白面書生」之稱,可他自參加學生運動、學生自治會以後,性格大變,人也大變,成了學生運動的帶頭人,成了革命運動中的勇士。此時,他正用一口湖南話在向群眾作講演。

  他在向群眾解釋為什麼要抵制日貨時說道:「袁世凱同日本簽訂了賣國條約,東洋鬼子利用經濟、文化掠奪中國!北洋軍閥吳佩孚不抵制東洋鬼子的侵略,反而鎮壓起來示威遊行的群眾,血流成河!」他舉著拳頭高呼:「打倒鎮壓工人運動的劊子手!打倒列強!打倒吳佩孚!」為了查禁東洋「仇敵」運進中國的「仇貨」,東山高小學生自治會號召全校師生不購買、不使用「仇貨」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