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羅瑞卿 | 上頁 下頁
二一


  衝鋒號吹響了,總攻開始了。羅瑞卿和師長曾士峨首先跳出工事,帶領紅十一師指戰員沖下高坡。頓時,軍號聲,槍炮聲,呐喊聲響徹山岡,滿山遍野的紅軍排山倒海般向敵軍壓過來。倉促中,張輝瓚帶領殘軍一窩蜂似地向南突圍,遭到南面紅軍密集火力封鎖後,又慌忙退回,並下令各部拼死頂住。但張輝瓚的人馬在各路紅軍的強大攻勢下,很快潰敗不堪,紛紛舉起手來。不久,紅軍攻破敵師部並活捉其代參謀長和旅長王捷俊。

  這時,趕來增援的公秉藩聽張輝瓚師部被殲,急匆匆撤回東固。

  戰鬥結束了,打掃戰場清查俘虜時,沒找到張輝瓚。

  「這傢伙肯定逃不遠!」

  「搜山!」

  紅軍戰士立即跑到周圍山坡上搜起來。不一會兒,在萬功山的草叢裡,一個白胖子被揪出來,經俘虜辨認,正是張輝瓚。

  「張輝瓚被捉住嘍!」

  「張輝瓚被捉住嘍!」

  「張輝瓚被捉」的消息迅速傳遍了紅軍。

  聽到消息,羅瑞卿消瘦的臉上立刻綻出了勝利的笑容,憋了幾個月的這口氣總算吐出來了。

  龍岡一役,張輝瓚第十八師師部及兩個旅共九千餘人,全部被紅軍消滅。

  聽到張輝瓚全師被殲的消息,南昌行營主任魯滌平驚電蔣介石:「龍岡一役,十八師片甲不還。」

  悉電,蔣介石急複魯滌平:「十八師失敗,是乃事之當然,不足為怪。

  我兄每聞共黨,便張皇失措,何膽小乃爾!使共產黨聞之,豈不為之所竊笑乎!……」

  聞知張輝瓚全軍覆沒,譚道源師倉皇逃跑,向許克祥、毛炳文部靠攏,逃到東韶。1931年1月3日,紅軍在東韶地區趕上譚道源師,再殲去其大部。

  譚道源遂又帶殘兵跌跌撞撞逃向宜黃,驚慌之餘,路上,裝備、衣帽丟棄無數。

  紅軍五天內連打了兩個勝仗,總計殲敵一個半師,俘敵一萬餘人,繳獲槍枝一萬三千支。這時,其餘各路敵軍紛紛退去。紅軍勝利地粉碎了敵人的第一次「圍剿」。

  毛澤東聽到活捉了敵前線總指揮張輝瓚的消息,欣然揮筆寫下了《漁家傲·反第一次圍剿》。

  萬木霜天紅爛漫,
  天兵怒氣衝霄漢。
  霧滿龍岡千嶂暗,
  齊聲喚,
  前頭捉了張輝瓚。

  二十萬軍重入贛,
  風煙滾滾來天半。
  喚起工農千百萬,
  同心幹,
  不周山下紅旗亂。

  1931年1月,中共六屆四中全會在上海舉行。陳紹禹(王明)在共產國際東方部部長米夫的扶持下進入中央政治局。從此,以王明為首的新的「左」傾冒險主義在中共中央開始佔據統治地位,其代表也陸續到達各革命根據地,影響逐漸增加。在贛南革命根據地,一時間,由於毛澤東、朱德等及紅一方面軍大多數幹部的堅決反對,王明的「左」傾路線沒有能夠深入貫徹,革命形勢仍然大好。這時,羅瑞卿和師長曾士峨率領紅十一師幹部戰士隨紅一方面軍一方面籌措給養,一方面準備迎接國民黨新的「圍剿」。

  第一次大「圍剿」的慘敗,使國民黨各派軍閥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張(學良)(玉祥)(發奎)(崇禧)等虎視眈眈,蔣介石一面對各系軍閥高唱「和平」,用所謂「國民會議」為誘餌,企圖保持統治階級內部的「統一」;另一方面,又命何應欽為總司令,率二十萬大軍,以「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作戰方針向中央革命根據地壓來:蔡延鍇的十九路軍兩個師在興國,王金鈺①五個師迸到吉安、吉水、泰和、永豐一帶,孫連仲的二十六路軍兩個師調至宜黃、樂安地區,朱紹良的第八路軍駐南豐、廣昌一線,劉和鼎師在福建建寧,由贛江至建寧,構成一條八百里長的弧形陣線,從4月1日起,以寧都為目標,全線向前逐步推進。

  (①時任國民黨第五路軍總指揮兼第四十七師師長。)

  4月中旬,中共蘇區中央局在寧都的青塘河背新屋底召開軍事會議,討論如何粉碎敵人此次「圍剿」。會上,王明路線的追隨者在貌似強大的敵軍面前,有的主張「分兵退敵」,把紅軍主力拉到根據地外面去打遊擊;有的甚至提出要放棄贛南革命根據地,退到四川去。毛澤東在發言中指出:敵人雖然號稱二十萬,但和第一次反「圍剿」時一樣,全部都是蔣介石的非嫡系部隊;他們內部不統一,沒有群眾支持,地形不熟;遠離後方,兼之目前到了山區,補給非常困難。紅軍人數雖較上次有所減少,僅剩三萬餘人,但有四個月的養精蓄銳,上下團結、兵強馬壯,求戰情緒高;群眾得了土地革命的利益,積極擁護紅軍。我們有有利的地形又非常熟悉。因此,我們依託根據地的有利條件,打破敵人的第二次大「圍剿」是有把握的。

  在討論怎樣打的問題時,有人主張先打蔣光鼐、蔡廷鍇的第十九路軍,認為打垮蔣、蔡有利於紅軍發展。毛澤東則認為,在進攻的敵軍中,蔣、蔡比較強,過去未打過敗仗,打蔣、蔡沒有絕對勝利的把握;因此紅軍主力應先打富田的王金鈺部,他們從北方新到,士兵水土不服,士氣不振,是弱敵。

  經過討論,會議採納了毛澤東先打弱敵的方針,決定先打富田的王金鈺、公秉藩。

  青塘會議之後,羅瑞卿等率紅十一師與紅軍各部到永豐縣龍岡地區集中,不久,西移四十裡,到東固地區隱蔽集結,迫敵而居。

  羅瑞卿率部和紅軍主力在東固的山谷叢林裡隱蔽了一二十天,敵人仍沒出來,不少戰士沉不住氣了。有的幹部說:「敵人既然修了堅固的工事,就不會再前進了。哪能那麼傻,吃了大虧還來!」也有人說:「要打仗就得勇往直前,幹革命就要敢於進攻嘛。怕什麼?」羅瑞卿則說:「要聽從命令,耐心等待。」並極力做好所部幹部戰士的思想工作。

  這時忽然傳來消息:蔡廷鍇十九路軍已經從龍岡頭、江背沿一線向北移動;直接威脅紅軍左翼;敵郭華宗師從吉水的水南向東移動逼進白富,有進窺東固態勢,直接威脅執行原定作戰方案。攻擊王金鈺部,則須穿過蔡、郭兩敵之間僅二十公里的間隙。有人認為這種打法太冒險,是鑽「牛角尖」。

  但紅一方面軍政委毛澤東仍堅持原打法毫不動搖。

  羅瑞卿同紅十一師幹部戰士和紅軍主力在東固等待二十多天,依靠根據地的人民群眾,不僅沒有走漏絲毫消息,而且達到了迫敵就我的要求。南昌何應欽連日派飛機詳細偵察,始終未發現紅軍蹤影,即電令其右路軍:「不顧一切,奮勇前進,如期攻下東固,樹各路之先聲。」

  5月14日,紅軍總部獲知王金鈺部的公秉藩二十八師經中洞向東固進犯,四十七師的王冠英旅將沿觀音崖、九寸嶺向東固攻擊前進,當晚8時下達作戰命令:黃公略的紅軍為中路,沿東固通中洞的大路前進,佔據有利地形,伏擊公秉藩師;林彪、羅榮桓的紅四軍同羅炳輝和譚震林的紅十二軍為右路軍,分兩路分別搶佔九寸嶺和觀音崖;彭德懷的紅三軍團為左路,向固陂、富田迂回包抄。

  觀青崖,位處富田和東固之間,周圍山巒起伏,叢林密佈,地勢險要。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