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黃克誠 | 上頁 下頁
三二


  原來,1932年初,紅軍打贛州,張震擔任黃克誠率領的紅一師一連連長。

  在迸逼贛州以後,紅一師有一個連沒收了城邊的一家鋪子。黃克誠政委一聽,火冒三丈,上級三令五申,要求執行正確的經濟政策,反對沒收工廠、銀行、商店,竟然有人頂風而上,這還了得!黃克誠叫上警衛員,直奔張震的一連連部。情急之下,黃克誠只聽說是一連幹的,也未進行調查,就來到了一連連部門口。

  「張震,你出來,我殺了你的頭!」黃克誠禁不住火氣,嚷了起來。

  聽到政委那沙啞的嗓音,張震搞不清怎麼回事,急忙跑出來,敬禮說:

  「政委,什麼事?」

  「什麼事?你們幹的好事!你說,你們為什麼沒收人家的鋪子?」黃克誠毫不客氣,發出了連珠炮式的質問。

  張震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他年輕氣盛,火也上來了:「你憑什麼說我們沒收了鋪子?」

  「有人反映了。」

  「誰?」

  黃克誠剛想說下去,師部方向傳來槍聲,敵人突襲紅軍了。

  於是,這件事就這樣撂下了。

  沒想到,兩年多後,黃克誠政委還記得此事,並且向他真誠地道歉,張震心裡怎能不感動?

  張震出院後,才瞭解到黃克誠政委向紅四師的傷病員作了大量工作,鐘偉、甘渭漢等基層指揮員都被勸說回了部隊。

  直到紅軍突圍以後,張震、鐘偉等人才真正明白黃政委的一片苦心。

  由於傷病員們對於部隊馬上準備向外線轉移的情況一無所知,又沒有接到歸隊的命令,所以黃克誠雖然進行了動員勸說,絕大多數傷病員不想或不能歸隊。他們後來沒有隨部隊轉移,大部分被敵人殺害了,少部分人也不知所終。

  1934年9月,中央蘇區處在一種忙亂而又令人不安的氣氛中。

  擴大紅軍的工作猛烈進行。擴紅,已經成為幾個月來響亮而急切的口號。

  徵集糧食,生產槍支彈藥,編織草鞋……

  一切緊鑼密鼓地進行。

  大量的新軍服、新鞋子、被子、糧食、槍支彈藥陸續發放到了紅三軍團第四師。

  10月初,中革軍委下達了一系列準備突圍的命令和指示。一天,紅四師師長洪超打電話給紅十一團政委王平:「王平同志,你們立刻派人來師部領槍。」

  「團裡每個戰士已經扛了兩條槍了,現有的槍都背不完,還領槍幹什麼呢。」王平向洪超師長報告。

  「你就派一個排來,能背多少就背多少!」

  王平申辯道:「師長,部隊馬上就要出發了,派一個排去,恐怕趕不回來。」

  洪超一聽火了,在電話裡罵了起來,並說要把王平槍斃了。這時,黃克誠正在旁邊,他連忙把電話搶了過來,仔細詢問了情況後,勸慰了王平幾句,把電話掛上了。

  隨後,他又勸慰起洪超來。

  洪超是在張錫龍犧牲後,接任紅四師師長的。他參加過平江起義,歷任班長、排長、大隊長、營長、團長,當師長時才二十五歲,是三軍團中的一員猛將。不過,年紀輕,火氣也大,做起工作來難免方法簡單一些。對這一點,黃克誠心裡清楚。所以,黃克誠不慌不忙,勸慰了洪超幾句,讓他消了火氣。其實,也不怪洪超發火。自從中央和中革軍委下達突圍轉移的指示後,各部隊奉命整理行裝,連罎罎罐罐也要帶上,簡直像是搬家大行動。然而,命令又不能不執行。聽說,中央和軍委縱隊連需要十幾個人抬的機器以及X光機、印鈔機器等笨重東西都帶上了。為搬扛東西,就動用了五千民伕隨軍行動!

  這哪裡是突圍轉移,分明是搬家!黃克誠心想。秋風蕭瑟,大陰沉沉的。

  恐怕又要下大雨了。黃克誠下意識地看了看窗外的天空。1934年10月上旬,中央紅軍被迫離開蘇區,踏上了突圍轉移的征途。

  八萬多紅軍像一條灰色的長龍,甬道式地行進在崎嶇的山路上。

  紅三軍團擔任右翼,其後是八軍團;紅一軍團為左翼,其後是九軍團;五軍團殿后,中央和軍委縱隊位列其中。紅四師作為右翼先鋒,行進在最前邊。

  黃克誠跟隨十一團行軍,邊走邊與十一團政委王平悄聲談論。

  王平因患病,不得不坐擔架行軍。

  按照博古、李德的計劃,紅軍突圍轉移的目的地是湘西,在那裡與紅二、六軍團會合,重建根據地。

  但是,廣大幹部戰士一直被蒙在鼓裡。

  行軍途中,不斷有戰士問旁邊的幹部:「這裡是什麼地方?走到哪裡是個頭?」

  「我們這兩條腿是屬￿革命的,上級往哪裡走,我們就往哪裡走!」幹部也不知道,只好這樣回答。

  聽到這樣一些議論,黃克誠心裡很不是滋味。紅軍究竟到哪裡去?這個廣大幹部戰士迫切急於知道的問題,卻以「保守秘密」為由沒有傳達到全軍。

  黃克誠一邊走,一邊悄悄告訴王平,「估計這次要走很遠很遠的路,打算第一步先到湖南,你要作好思想準備,做好戰士們的工作。」

  離中央蘇區越來越遠了,黃克誠和大家一樣心情是複雜而又沉重的。

  畢竟,這是廣大紅軍指戰員與蘇區群眾用血肉建立起來的革命根據地。

  在這裡,曾經成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工人農民自己的政府——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臨時政府;紅軍曾經依靠蘇區群眾戰勝強大的敵人,取得四次反「圍剿」的勝利。如今,在「左」傾機會主義者的錯誤領導和指揮下,要把好端端的中央蘇區送給敵人了。

  這時,賀昌的身影劃過黃克誠的腦際,使他心情愈發沉重。

  遵照上級決定,賀昌留守中央蘇區,開展對敵鬥爭。當然,不只賀昌一個人,相當一批黨和軍隊的高級領導人,如何叔衡、瞿秋白、陳毅、毛澤民、項英、劉伯堅等,都被留了下來。

  中央蘇區已經處在敵人數十萬大軍的重重包圍之中,留下來堅持鬥爭,黃克誠清楚地知道那將意味著什麼。

  這條灰色的長龍,攜帶著中央蘇區的所有「家當」,蝸牛式地前進著。

  行軍是隱蔽進行的,一般都是在黃昏或半夜出發,但是整個大部隊的行動十分緩慢,一天才走幾十裡路。

  黃克誠明白,兵貴神速,如此行軍,心下不免焦慮,但又無計可施,這樣一支龐大而臃腫的隊伍無論如何是快不起來的。

  雖然李德、博古等對紅軍內部絕對保密,但紅軍的突圍意圖,蔣介石還是嗅到了。他坐鎮南昌,調集兵力,分作四路追擊紅軍。

  贛粵交界。敵人第一道封鎖線。

  公路兩旁、重要路口、山頭上,佈滿了各種各樣的碉堡。碉堡多用磚石砌成,而且根據地形分一、二、三層不等,堡壘之間可以互相策應,碉堡四周則設有步槍、機槍眼,堡內還儲有糧食。遭遇進攻,可關門固守,向外射擊保存力量。

  這是第五次反「圍剿」時敵人碉堡政策的產物,號稱「鋼鐵封鎖線」。

  不過,經過紅軍做統戰工作,廣東軍閥陳濟棠與中央紅軍達成了「互相借道」的協議。

  陳濟棠讓出了一條四十華里的間隙,讓紅軍借道進軍湖南。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