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黃克誠 | 上頁 下頁 |
二三 |
|
直到1959年廬山會議,這件事以一種證明他們兩人有「父子關係」的方式被披露出來,黃克誠才知曉此事。不過,那時他的第一反應不是對彭德懷救命之恩的感激,而是感到憤怒與受到侮辱。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將他與彭德懷之間純潔的同志關係、革命友誼玷污了! 調到軍團司令部不久,黃克誠便被派往尋烏調查肅反打「AB團」的情況。 尋烏,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是一個較為富庶的邊貿小城。 毛澤東那篇著名的《尋烏調查》就是在這裡完成的。尋烏可以算是老革命根據地了,土地鬥爭開展得較早,群眾打土豪、分田地,革命熱情也很高,因而群眾基礎好;再加上當地黨組織工作扎實,群眾對紅軍十分愛戴。凡有部隊路過這裡,老百姓不但熱情歡迎,還拿出最好的東西招待紅軍。冬日的尋烏街頭,冷冷清清。 黃克誠帶領一個班的戰士來到尋烏縣城。 隊伍走在街道上,很少見到行人。偶爾有人站在房檐下,但是看見黃克誠他們走來,便唯恐避之不及似的關上了房門,就連擦肩而過的行人也對他們十分冷淡。 原來,蘇區各根據地都搞起了肅反運動,不少優秀的地方幹部被肅掉了。 尋烏也不例外,這裡打「AB團」鬧得人心惶惶,很多人無辜受難,老百姓對此心中有氣,十分不滿,所以就對紅軍採取了這種消極冷淡的態度。 黃克誠瞭解到這些情況後,心情十分沉重。 回到軍團部,他將在尋烏的所見所聞向軍團前委一一作了彙報,說到動情處,他抑制不住內心的悲憤,對前委領導們說:「我們不能再搞自相殘殺的蠢事情了!否則,我們將變成孤家寡人。」 黃克誠的這句話後來被應驗了。他在回憶錄中有這樣一段發人深思的描述: 主力紅軍長征之後,留在中央蘇區的紅軍部隊無法堅持,這除了敵人的「圍剿」封鎖之外,還與打「AB團」擴大化而脫離了蘇區的人民群眾有很大的關係。 以後陳毅同志曾對我講起過,他說胡燦原來在興國一帶的人民群眾中有很高的威信,肅反中胡燦被殺,當地群眾無不病哭失聲,他們對這種做法非常不滿意。後來陳毅到了興國,當地群眾時他很冷淡,胡燦的母親還當面質問陳毅:「我兒子究竟犯了什麼罪?你們為什麼要把他殺掉!」問得陳毅無法回答。 1931年下半年開始,中共中央開始發出了反對肅反中的「簡單化」和「擴大化」的指示。 1931年12月,周恩來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就任蘇區中央局書記。在他親自主持下,蘇區中央局作出了《關於蘇區肅反工作決議案》,使肅反擴大化的趨勢一度有所抑制。就在這時,黃克誠再次被起用,被派往紅三軍團第一師擔任政治委員。 黃克誠懷著平靜的心情,走馬上任了。 其實,在戰爭年代裡,職務的大起大落是常有的事。不過,經過這一段波折,黃克誠更加堅信一點:不盲從,不苟同,無論身居高位還是身陷逆境,都應當一心為公,無私無畏。 轉眼之間,1932年來到了。 1月初,遠在上海的中共臨時中央發來了《關於爭取革命在一省或數省首先勝利的決議》,重彈李立三進攻中心城市、實行一省或數省首先勝利的老調,指示中央紅軍(即紅一方面軍)「急攻贛州」,繼而奪取吉安、南昌。 毛澤東反對冒險打贛州。在蘇區中央局會議上,他力陳攻打贛州之弊,指出敵強我弱,貿然攻堅,勢必失敗。 然而,此時的毛澤東已經受到排擠,他的正確意見被否定,主張攻打贛州的人占大多數。 1月10日,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下達了紅軍攻打贛州的軍事訓令。 為執行攻打贛州的作戰任務,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組建了主作戰軍和支作戰軍。任命彭德懷為前敵總指揮。主作戰軍,由紅三軍團擔任主攻,紅四軍負責打援:支作戰軍,由江西、閩西軍區六個獨立師組成,負責遊擊、警戒。另外,紅三軍、紅十二軍、紅五軍團和紅十六軍組成機動部隊,隨時待命。 贛州,江西第二大城市,贛南政治經濟中心。 它正好處在章水與貢水的匯合點,三面環水,城牆堅固,易守難攻,因而素有「鐵贛州」之稱。 紅軍準備啃這塊硬骨頭了。 2月4日,紅三軍團抵達贛州城郊。在掃除了外圍之敵後,紅三軍團分別進佔贛州城東門外的天竺山、小南門外的白雲山,首先控制了制高點,以為支撐。 隨後,紅三軍團進行了攻城部署:紅七軍擔負攻擊東門的任務,紅一師攻打西城門。紅二師攻擊南城門,紅三師越過章水,佔領水西河背制高點,控制贛州城北門。另外,軍團首長傳下命令,紅軍從東門、西門、南門挖掘坑道,準備攻城。 贛州守敵是金漢鼎部第三十四旅,旅長馬崑,全旅共三千多人,直屬南昌行營指揮。早在紅軍攻打贛州之前,南昌行營就已經命令馬崑積極搜刮糧食,屯積彈藥,準備死守。 另外,贛州城還是贛南十七個縣地主豪紳及其反動武裝聚集之地。他們組成了十七縣民團指揮部,人員五千多人,還屯積了大批武器、彈藥。在贛州附近有蔣介石大部隊集結隨時可以增 紅軍包圍贛州後,守敵乾脆拆毀了城外工事,撤兵進城,以便集中兵力,縮短戰線,固守待援。 西城門外。 黃克誠與師長侯中英逼近西城門,然後就地設立了師指揮所。 茫茫暮色中,贛州城如同一個黑黝黝的龐然大物,張著血盆大口,時刻準備吞噬任何東西。 隱隱約約,一杆青天白日旗在城頭隨風飛舞。 黃克誠與候中英一起查看西門外地形。 贛州城牆高大堅固,足有六七米高;城牆之上築有碉堡;環城壕溝,出擊坑道密佈交錯,而且埋有聽音缸,人一不小心踏上,便清脆作響;至於城牆大垛口上則遍佈鐵刺、木馬、滾木 黃克誠目睹此景,不禁倒吸一口冷氣。 黃克誠本來就不贊成攻打中心城市的作法,因而反對這次打贛州的冒險行為。於是,他向彭德懷提議,不要冒險攻打贛州,應該圍贛打援。 但是,彭德懷並沒有接受他的建議。 如今,兵臨城下,黃克誠實地查看了地形後,愈發覺得這場仗不能打: 贛州城三面環水,一條贛江兩條支流,章水自南流向北,貢水自東流向西,贛州城就在兩水匯合的口子上,只有東南面是一片陸地,的確易守難攻;守城敵軍早有準備,城上築堡,城牆高大堅固,城下深溝犬牙交錯,紅軍缺乏攻克城寨的裝備,如果久攻不克,我軍必將陷入師勞兵疲的被動地位。 所以,他堅信毛澤東在領導紅軍粉碎敵人一、二、三次「圍剿」的鬥爭中提出的誘敵深入、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等作戰方針是正確的,從作戰全域出發,他主張紅軍應該放棄圍打贛州的企圖,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損失。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