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陳香梅自傳 | 上頁 下頁
三六


  兇手奧斯華到底向肯尼迪開了幾槍,至今仍為懸案。有些人說兇手之外。還有別的同黨,這也是有關當局意見分歧,至今未得真相大白的一件事。由此可見雖然貴為美國總統,其生死也只是一發之間而已。後來奧斯華在獄中被另一人開槍打死,而殺奧斯華的兇手勞比也不久病死獄中,於是有關該案的人證都很奇妙地先後慘斃,造成美國近代歷史上的一個謎。

  最近美國國會又舊案重提,要再徹查肯尼迪被刺案,但到哪兒去找人證物證,真非易事。

  康納利州長當時因為與肯尼迪同坐一車,也受重傷,子彈穿過他的胸,再入背脊,雖然送到醫院開刀,無法取出。不過他大難不死,為的是康納利夫人聽到槍聲後,立即把康納利的頭按下來,所以第二槍只從上面射過,而沒有再打到康納利。

  這些都是康納利夫人親口告訴我的。

  數年後康納利脫離民主黨,1972年加入共和黨,而且入閣為尼克松服務,做過尼克松的顧問,也做過商務部長。1976年,很有希望做福特總統的競選夥伴,可惜有些黨內人反對,所以功敗垂成。

  回頭再看肯尼迪這短暫的一生,50不到,正是生命的光華時代,貴為美國總統,富貴榮華,可說一生享受不盡,但一顆無名子彈就結束了那燦爛的一生。人生如夢,富貴塵土,只看肯尼迪家族的許多不幸就是明證。

  肯尼迪一氣絕,約翰遜馬上就接任做總統,這是美國的憲法。所以約翰遜宣誓就任時是在自德州回華府的總統專機上。肯尼迪夫人還穿著當天早上參加德州群眾歡迎會時的那套衣服,衣服己染上了血跡,那是肯尼迪被槍殺時流的血。

  肯尼迪是波士頓的天主教徒,當時許多人認為天主教徒不可能被選上,因為美國人信新教者為多,但肯尼迪打破了這個觀念與成見。約翰遜的個性與肯尼迪完會兩樣,但兩人各有建樹,各有千秋。

  1963年11月22日晚上,新任總統約翰遜剛回到華盛頓,被刺的總統還未入土,白宮裡有一些人已在討論要把肯尼迪辦公廳裡的東西搬出去,好讓新任總統用白宮的辦公室。

  果然第二天星期六大清旱,代表肯尼迪的搖椅已被搬了出來,到了中午,那間肯尼迪曾經用過將近3年的辦公室已空無一物,只剩下搬不動的紅地毯和總統用的電話。

  我當時曾對一位參議員說:「你們西方人太現實了。最低限度,等總統葬禮完成再搬也不遲。難道多等一天都不可以!」

  「一國元首的責任與工作太重大了,為了不失去一天時間,他們這樣做是情有可原的。」

  誰是?誰非?總言之,肯尼迪的時代只是一個很短促的時代,但這個短促的時代給美國人帶來了朝氣,帶來了多彩多姿的歷史。因為,肯尼迪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總統。他走馬上任以後把許多年輕的教授、律師招羅門下。他這雖然短促但卻異常轟動的朝代可與羅斯福的碩長(14年多)朝代相媲美。

  我們目睹這位46歲的總統在阿靈頓軍人墳場的葬禮,民眾30多萬人沿途相送,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毫無保留地哀哭。他那戲劇性的一生就此結束。

  肯尼迪夫人在百般傷感中卻表現得無比的勇敢,她已於葬禮完畢後遷出白宮。她在維琴尼亞(離華盛頓不遠)有一所新居,是總統遇刺的上一個月才完全佈置好的,當時在麻省也有房子,而她自己的母親與繼父則住在美京的高尚住宅區喬治亞城。大家都認為前任的第一夫人應當得到哀傷中的安靜。她的男孩子那天剛好3歲。

  或許她有更深的感觸,因為許多與肯尼迪夫人接近的人曾說,她對於白宮的生涯並不大感興趣。肯尼迪競選總統時,她並沒有作公開的演說等等。她甚至並不太希望自己的丈夫做總統——假如肯尼迪競選失敗,或許他今日還會健在人間。

  肯尼迪夫人與她的丈夫在醫院中吻別時,她自無名指上脫下了一枚戒指,放在已安息了的愛人手中。

  美國人說林肯被殺後,美國差不多費了近100年的時間才把元氣恢復,因為林肯的繼承人不知好歹,對南北大戰後怨聲載道的南方人加重壓迫,以致美國雖說南北統一,但還是四分五裂。還好,肯尼迪的繼承人是一位老練的政治家,他30年前到華盛頓來時只不過是一位眾議員的助手,但在這30年中他做了眾議員、參議員,又做了參議院民主黨領袖,後來雖然競選總統候選人時被肯尼迪擊敗,但他接受肯尼迪的邀請,競選副總統。在副總統任內,他並沒有完全被肯尼迪重用,因為肯尼迪有自己的兄弟,自己的親屬,和自己的親信。可是他代表肯尼迪訪問了許多國家,做了許多睦鄰的工作。他甚至把一位巴基斯坦的馬夫請到美國來做他的嘉賓,雖然有點近乎噱頭,但十足表示他做政治做得非常到家。

  約翰遜總統的外交政策是強硬的,不妥協的。許多與他接近的人都知道他一向是主張強軍衛國,同時他的政策是反共的。他對於越有的政局的宣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美國人覺得安心,因為翰遜的性格人品雖並不像肯尼迪那麼富有傳奇色彩,但這位當年55歲的南方人是一位老練的政治家,他對內對外都有見地。他聲明他將繼續肯尼迪的政策去做。當然肯尼迪也有他的短處,在他的新朝代中擁有不少「書呆子」,古巴的失敗是一個例證。

  約翰遜在民主黨中是被認為保守的,許多左派的民主黨人(如最左的美國民主公會)曾極力反對他。在1960年時,他們甚至反對他與肯尼迪做夥伴。由此可以證明約翰遜的思想是比較不左偏的。

  約翰遜夫人不但是一位老練的女政治家,而且是精明的女老闆,她有電臺,有農場。她待人接物恰到好處。大家對她也都有好感。

  肯家的風流是公開的秘密,但在60年代,新聞媒體對一國之尊的私生活往往多所保留。肯尼迪夫人傑奎琳對於丈夫的拈花惹草當然心裡有數,但肯家當時似乎有一不成文規定,那就是做了肯家的媳婦,有名有利,但必須付出代價,那就是得容忍男人的風流。

  傑奎琳入白宮做女主人是1961年的事。她嫁給肯尼迪時他是麻州的參議員,當時兩人已鬧意見,老肯尼迪尚在,他知道假如兒子離婚則白宮寶座免談。30年前選民較今日保守,前任副總統洛克菲勒做過加州州長,而且是美國有名、有財、有勢的大家族,但洛克離過婚,共和黨不敢冒這個險,後來他於1973年做了福特的副總統。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