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張良 | 上頁 下頁
三一


  劉邦見張良願往,並不答應:「子房親往,必能成功。只是中軍之內,不能一日無子房。」言畢,左右相顧,靜候眾人。

  這時,帳下一人挺身而出答道:「某雖不才,自願前往。」

  劉邦聞聲一看,卻是隨何。此人官居謁者,正是能言善辯之士。劉邦心中雖覺滿意,但又感此事關係重大,不僅靠能言善變即可任之,便囑咐道:「卿前往六邑,必堪當大任。但其中玄機,須要預究。」複又轉向張良,「子房下去,仔細籌劃,你等二人商議妥貼,即可前往,務要成功。」

  接下來,眾人商議從下邑退兵,撤往滎陽扼守諸事,張良與隨何二人便回到張良帳中,共同謀劃。

  「公今前往六邑,可有成算?」二人入座後,張良先自發問。

  「並無成算。但自願前往,總要設法,不辱王命。」隨何答道。

  「不知公至六邑後,如何說辭?」張良又問。

  「倉促之間,並未細思。不過見機行事而已。」

  「見機行事,固然不錯。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公今既前往遊說,總要謀劃在先,胸有成竹。不然一有閃失,身家性命之虞,自不待言,功敗垂成,大王之事必誤。」

  「不知軍師有何見教。」隨何聽了張良的話,悚然心驚,方知事關重大,遂用心思慮,但一時之間,尚無所得,連忙請教。

  「當今之時,天下紛攘,誠如大王所言:變數甚多。各方諸侯皆作壁上觀,察望風色,審時度勢,或力圖自保,或待機而動。九江王英布原為項羽盟友,隨其入關,建功封侯,且現今項羽尚強,說其背楚,實屬不易。」

  張良說到此處,特意頓了一頓,留心觀察隨何,看他有何表示。

  隨何也是機敏之人,心想适才當著大王,軍師出此建議,想必心中有數。

  今又自表畏難,定是考教與他。想到此處,開口說道:「軍師之言,確是實情。但欲成大事者,自有主見,總要審時度勢,以定行止。英布梟雄,當不肯久居項羽之下,受其挾制。況又素知項羽難處,如看破其將失勢,自會幡然悔悟,歸附大王。」

  張良聽了隨何這一番活,知其心中漸有頭緒,便徑直將平時所思坦開來

  說:「公适才所言,盡占其理。但今一去,足履險境,要處處小心。所說之辭,也應據實,使其信服。一要點破其心機,使其知曉,項羽對他,實已猜忌:相約伐齊,稱病不赴;漢王進兵彭城時,又袖手旁觀,並不前往救助。

  如此舉止,項羽必不能容,這是絕其依附項羽之念。二要歷數項羽弑義帝、毀盟約等惡行,使其知曉,眼下項羽雖強,但已多行不義,這是激其義憤。

  三要詳述關中之富足,虎牢之險要,漢王之胸襟,使其知曉,情勢之變化,必于漢王有利,這是讓其看到將來之景象。有此三條,用心說之,其心必動。」

  這一番條分縷析,使隨何茅塞頓開。遂信心大增:「軍師果然成竹在胸,使何受益匪淺。如若我是英布,先自被說動了。」

  兩人計議半天,將種種細節都預先設想,對應之策也都議定。覺得甚有把握,再無遺算,即報知劉邦。劉邦准允。隨何領了持節。帶了禮物,率領二十余人,南使九江,前往六邑去了。

  此後,劉邦收攏人馬,離了下邑,由梁至虞,由虞至滎陽,把持要地,扼守關隘,使楚軍不能西進。不久,英布果然殺了西楚使臣,決意向漢,下令出軍北上,攻擊西楚。項羽派大將項聲、龍且迎戰,纏鬥數月,英布兵敗,徑來投奔滎陽,與劉邦相會,劉邦使其把守成皋。彭越也乘項羽進攻滎陽之機,渡過睢水,截斷楚軍糧道,一度曾攻陷下邳,敗殺守將薛公,與劉邦遙相呼應,使項羽腹背受敵,首尾難顧。韓信則從趙地領兵來會,與楚軍連戰三次,皆獲全勝,終使楚軍敗退,不能越過滎陽一步,韓信又使軍卒沿河之濱築起甬道,運取敖倉之糧,蕭何自關中遣發士卒十余萬已至滎陽。至此,劉邦漸漸兵精糧足,足以與楚軍抗衡。劉邦則乘機回到櫟陽,立長子盈為太子,使丞相蕭何為輔,監守關中。大赦罪犯,以充兵戍,分守晉關、函谷關、嶢關、武關等邊境四塞。安頓停當,劉邦複又東往前線,以滎陽、成皋為核心,北沿大河西岸,南用嵩山、伏牛諸山為屏障,築成防線,與項羽對峙。

  恰在此時,項羽督軍親出,兵至虎牢關下,首向滎陽大舉進攻。範增獻議:「劉邦固守滎陽,皆賴敖倉糧運。今欲攻取滎陽,必先截敖倉。敖倉糧斷,滎陽乏力,一戰可下。」

  項羽納計,立遣部將鐘離昧,率兵萬人,往截敖倉糧道,連番衝擊,攻破幾處甬道,劫取漢軍軍糧甚多,周勃聞訊來救,已是不及,反被鐘離昧擊敗。滎陽城內,頓時慌亂。劉邦寢食難安,適逢酈食其來拜,劉邦即問計。

  酈食其答道:「項羽傾國前來,銳氣正盛,未可與敵。為大王計,只有分封諸侯,立六國之後,壯大漢勢,方能牽制楚軍,孤立項羽。從前商朝湯王滅了桀王,仍封夏朝後代;周武王滅紂之後,亦封殷朝後代,兩朝都享有天下數百年。

  唯有暴秦,吞併六國,廢其後代,所以速亡。今大王若分封六國後嗣,六國君民必皆感恩慕義,合力擁戴大王。大王得道多助,自可稱霸。」

  劉邦聽了酈食其一番高論,連稱妙計,說道:「此計甚善,可即命有司刻印,齎封六國。各處都煩先生一行,為我傳命。」

  酈食其受了劉邦嘉許,喜不自勝,急忙吩咐有司官吏,刻鑄六國王印,且已收拾停當,整裝待發。

  劉邦這才安下心來,頓覺腹中空虛,肌腸轆轆。士卒送來酒飯,正要享用,卻見張良來見,遂大聲說道:「子房來得正好,可為我商決一事。」

  張良聞言,趨前坐了。漢王接著說道:「酈生獻策,請封六國後人,壯大漢勢,牽制楚軍,不知是否可行?」

  漢王雖語氣柔和,似在徵詢張良意見,但心中暗想,此計張良必然欣喜。

  因張良原是韓國之人,祖上世為韓相,曾為報國仇家恨置生死於度外,處心積慮,博浪沙行刺,隨韓王東歸,極盡心機,欲振興韓室。今雖已歸漢,實出無奈,仍念念不忘父母之邦。項羽殺了韓王成,張良悲痛不已,竟有殉節之意;項羽繼封吳人鄭昌為韓王,張良更是切齒痛恨。後來劉邦東出函關,遣韓庶子信擊敗鄭昌,收復韓地,封韓庶子信為韓王,張良又有意追隨韓王,再回韓地。現今依酈食其之計,複封六國後人,韓國自然能重整國旗,再興國運。張良豈不感激涕零?

  不想張良聽了,大感驚詫,神情嚴峻,厲聲答道:「誰為大王出此計謀?若如此,則大王之事必毀於一旦。」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