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趙匡胤 | 上頁 下頁 |
一二六 |
|
李筠把這信遍示手下謀士和心腹武將,哈哈大笑說:「什麼周室舊臣,都歸心于宋。我看不過是暫時屈服于趙匡胤的淫威罷了,我如要起事,兵臨汴京城下,還愁他們不來響應嗎?」 於是不聽李守節勸阻,一方面加緊操練兵馬,一方面派人與北漢聯絡。 又過了幾日,李守節突然從汴京返回潞州,未見李筠,說道:「父親在潞州一切行動,均已被宋主偵知,特准許我回來,最後一次勸戒大人,要克守臣節,兒在京瞭解一切,以目前潞州之兵,萬萬難於和宋朝禁軍爭鋒。所以,希望大人切勿用兵,送還朝廷來使,上表謝罪,實為上策。」 李筠聽後,拍案大怒道:「你還是我兒子嗎?為什麼長別人志氣,滅自家威風。過去趙匡胤把你留在汴京當人質,我尚懼怕三分,現在你已回來,我還怕什麼?」 叱退李守節,遂命手下謀士革寫聲討趙匡胤檄文。監軍周光遜不同意李筠造反。李筠命人將他逮捕,押送北漢,請求北漢出兵援助,共同奪取中原。同時,又派大將儋圭,領一支兵馬襲取澤州,以掃清南下門戶。 那儋圭乃李筠部下的一員驍將,尤善騎術,能於一天之內,騎馬奔馬七百里。接到李筠命令後,便點起五百鐵騎,飛奔澤州而來。那澤州距離潞州不足二百華里,儋圭的騎兵,僅用了二個多時辰便已到達。澤州刺史張福,尚不知李筠叛亂消息,聞報儋圭領兵到來,忙出城相迎,正俗動向來此何事,早被儋圭揮起九環金背刀,一刀斬死,遂揮兵入城、占了城池,招降澤州兵馬,一面派人飛報李筠。 李筠聞聽得了澤州,心中大喜。只見部下謀士閻丘仲卿獻計說:「明公孤軍起事,風險頗大,雖然已經聯絡北漢兵馬,但是汴京兵馬精銳,仍然難與其正面交鋒。不如趁趙匡胤未作迎戰準備之時,迅速引兵越過太行山,經懷州、孟州渡過黃河,直取西京,控制虎牢關天險。以洛陽為後方根據地,然後東向爭天下,這是當年漢高祖劉邦與楚霸王項羽爭天下時所用的策略,最後終於滅掉兵力強大數倍的西楚霸王,主公如能效之,實為最上之計。」 李筠笑道:「先生何其怕趙匡胤之甚也。如今形勢與昔年楚漢相爭完全不同,吾乃周朝老將,與世宗皇帝情同手足,禁軍諸將又都是我過去部下。聽到我起兵的消息,必然紛紛響應,反戈一擊,何愁不能踏平東京,生擒趙匡胤。如只爭控制虎牢以西的地盤,與趙匡胤分而治之,又何日能恢復周室。」 便不用閭丘仲卿之計,閭丘使卿歎息而去。 又停了幾日,忽報北漢主劉鈞已經起兵,前來援助李筠。李筠聞報,心中十分喜歡,便率領部下主要將領和謀士,帶一支兵馬,出城到北邊一百數十外裡的太平驛遠迎。 當他到達太平驛之後,便收拾行館,等後劉鈞到來。次日,劉鈞引兵到來。這李筠本是想與北漢聯合出兵南侵,並未有降順北漢的打算,但劉鈞既已稱皇帝,自己又要借重北漢兵,所以向北漢稱臣。因而見劉鈞到來,不得不拜伏於路邊,以盡禮節。劉鈞見了大喜,傳旨:「平身」。當即宣佈封李筠為「西平王」,賜良馬三百匹。 李筠迎劉鈞下輦,進入太平驛站為劉鈞臨時準備的行宮之中,略事休息吃飯之後,劉鈞便召集文武大臣及李筠等議事。命為李筠設座,坐于北漢宰相衛融之上。 當下李筠道:「臣已派部將向南進佔了澤州,今陛下大兵既到,臣願為前部開路。路太行南下,直指汴京,望陛下大兵迅速後繼,趙匡胤必可滅也。」 劉鈞這時見李筠向自己稱臣,便以為算是降順自己了,一切得聽我的,便不再客氣,說道:「西平王勇武可嘉,即為前部,必有種種惡戰,孤心不忍,當派一支兵馬協助,共同作為前部為宜。」 李筠見劉鈞願再加一部分兵馬加強自己實力,當然高興。便謙虛地說道:「臣受周室深恩,無可報答,如今起兵討伐逆賊趙匡胤,何敢愛惜生命,自當粉身碎骨,拼死力戰,誓平逆賊。」 劉鈞聽後,卻好大不高興。原來這北漢劉氏王朝,創立人劉崇本是後漢皇帝劉知遠的兄弟,劉承佑的叔父。因郭威滅漢建立周朝,劉崇才稱帝,與郭威對抗,兩家乃是世仇。如今劉約見李筠口口聲聲效忠周室,心中老大不高興。默然無語。反而對李筠起了猜疑之心。 停了一會,劉鈞才宣佈,派宣徽院使盧贊任李筠部監軍,並分兵三下,協同李筠為前部先鋒,南下開路。 李筠見劉鈞竟派人監督自己,心中也十分不悅,又見北漢兵少,不由後悔,不該與北漢合作。但事已至此,也不好立即決裂,只好告謝。同了盧贊一同返回潞州。 到了潞州,盧贊找李筠商議進兵計劃,李筠只是不理他。時時藉口與盧贊爭吵。盧贊無法,只好派人密報劉鈞,劉鈞又派宰相胡衛融來為他們和解。李筠不好再發作,只好令兒子李守節留守潞州。自己起兵三萬,連北漢的三千人馬,與盧贊、衛融一同起身,揮兵南下伐宋。 自從李派儋圭襲取了澤州,殺死刺史張福之後,早有張福舊部將領,派人暗地飛報汴京。 匡胤聞報,急召眾大臣商議。趙普道:「國家新建,反賊必料我未能輕易出征。所以應迅速派兵,日夜兼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掩殺,敵必然不備,可一戰而勝。」 匡胤很以為然。即派石守信為前部元帥,高懷德為副元帥,即日領兵平叛。 這時,高懷德與公主燕爾新婚,還不到二十天,忽聞聖旨宣召,慌忙入朝,只見石守信已等候在那裡。匡胤便向他們二人分付機宜,限今日點齊兵馬五萬,明日五鼓集中出發平叛。 於是高懷德會同石守信,即到軍營點兵選將,直忙到夜色昏黑,高懷德才回府。 公主接著,聞聽又要出征,不由化色滿面,因為近十餘年來,戰事不斷,將軍出征,往往有數年不歸的。 高懷德見狀,不由哈哈大笑,說道:「李筠不過是跳樑小丑,成不了氣候,至於北漢彈丸之地,早已兵力衰竭。此次出征必然如摧枯拉朽,用不了一二個月,必奏凱歌,公主勿憂。」 公主聽後,才略略放心。當夜置酒為懷德餞行,夫妻共飲。次日五更,懷德便趕赴校場與石守信會合,點名檢驗馬步各軍已畢,便揮動大兵,直奔潞州大路而來。 匡胤在他們走後,又下旨令駐守澶州的殿前都點檢、鎮甯軍節度使慕容延釗和彰德軍留後王全斌率本部兵馬,從東路進擊,配合石守信,高懷德殲敵。 且說那石守信和高懷德,遵照太祖指示,日夜兼程,出了太行天井關,前邊便是高平大戰之處。石守信和高懷德舊地重遊,不由感慨萬端。 石守信道:「此處再往北走,就是長平關了。地形險惡。如李筠據關堅守,倒恐怕不容攻取。」 正說著,只見探馬來報,前邊不足十裡,地名大會寨,有潞州兵駐守。石守信聽了,便傳令安營。 那大會寨上的潞州兵,共駐有五千人,卻是由李筠親自統領,他吹下大話,自以為是後周老將,禁衛諸軍將領,都是他的部下,一見到他,就會倒戈歸順,所以便自領兵馬開路。 這日他聽到宋兵來到,便被掛提刀上馬,領一彪兵馬出來搦戰。只見宋營中一聲炮響,石守信、高懷德二將齊出。 李筠遠遠望見,勒馬高叫道:「石、高兩位將軍,你們為什麼要甘心附逆,難道忘記世宗厚恩了嗎?現在本帥仗義起兵,天下響應,望二位將軍快快猛醒,隨本帥倒戈殺返汴京,立不世之功。」 石守信罵道:「無知匹夫,你怎能事唐、亞二朝,反反復複賣主求榮,卻在這裡談什麼仗義,無恥之尤。眼下大宋受禪,奉天承運,你卻逆天行事,興兵作亂。快快下馬受縛,本將軍饒你一死,否則必定自取滅亡,悔之晚矣。」 李筠大怒,揮刀直取石守信,石守信挺槍急架,二人殺在一處。二人相鬥百十餘合,不分勝敗,正殺得紛紛難解,忽然,李筠後隊兵馬大亂,一隊宋軍,從背後殺來。正是鎮甯軍節度使慕容延釗。一杆金背大刀,神山鬼沒,另一員戰將白袍銀甲,舞動銀槍,如片片黎花,正是趙匡胤的老相識董遵海,這次作為慕容延釗的副將一同出征。潞州兵遇著便死,碰著就亡,登時大亂。李筠吃了一驚,不敢戀戰,虛晃一刀,拍馬退走。那大會寨依山而立,道路窄狹,潞州兵爭著逃命入寨,竟擁擠得路為之塞。李筠退不得,只好帶了一部分殘兵,繞道退往長平關去了。 宋軍乘機奪取了大會寨。石守信、高懷德,向慕容延釗致謝。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