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趙匡胤 | 上頁 下頁
七三


  兵敗如山倒,滿山遍野望風奔逃的漢軍,成了周軍的俎上之肉,只有任人宰割,哪有還價的權力,降的降,傷的傷,劉崇號稱的十萬大軍,只有數百騎保著主上亡命奔逃,其餘全軍覆沒,趙匡胤、張永德、史彥超等率軍追出近二百里,見劉崇已逃得無影無蹤,方才收兵。

  勝軍無敗將,古之常理,追殺中,周軍將士人人立功,各有建樹;但這次以少勝多最後徹底打垮敵人的戰鬥,卻出了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例外。

  當北軍狼奔豕突往北敗逃時,南軍也有一彪人馬正驚慌失措,和劉崇軍背對背地向南潰逃:這就是樊愛能、何徽二人率領的右軍。他們一路逃竄,軍旅不整,更無所謂軍紀,沿途還大肆搶掠,形同官匪。

  當世宗柴榮穩住陣腳,開始反攻時,曾派人召他們返回殺敵,樊愛能斥使者說:

  「主上已陷重圍,充其量也只能向北逃往潞州李筠處,安有脫圍之理!」他一刀殺死了使者,繼續南逃。

  正逃間,他們又遇著率大軍北進的甯江軍節度使老將劉詞,劉詞急問:「主上何在?」

  樊愛能搖搖頭:「契丹軍厲害,我軍大敗,主上陷入重圍,可能北上潞州了,你去也不當用了!」

  劉詞發了火:「聖上有難,我等應奮不顧身去救,怎麼反倒後撤!」他領著大軍火速前進,正碰上追趕而來的不足幹人的漢軍,劉詞趁著陡起的南風,把大軍壓將過去,這幾百人的小股敵軍,要和劉詞的幾萬人大軍對抗,豈不是以卵擊石!因而全部被劉詞解決了。

  劉詞急速前進,來到前陣,正是漢軍潰退之時,他們忽然見周軍鋪天蓋地而來,以為中了埋伏,所以開始全面潰逃,而劉詞的及時趕到,也是這次勝利的一個關鍵。

  大獲全勝,當晚就露宿野營。劉詞向世宗稟報樊愛能臨陣潰逃時,柴榮氣得咬牙切齒,說:「作為大將,如此表現,獵狗不如也!」

  燈光下,柴榮難以入眠,躺下起來,起來躺下,如此反復再三,正在愁難解時,張永德告進。張永德是郭威的駙馬,他們也算是至親,這關係當然與眾不同。張永德對世宗說:

  「今日之戰,趙匡胤當為首功。在主上受困之時,他身先士卒,帶著幾個兄弟沖入敵陣,打亂了敵人的陣腳,此人忠勇雙全,陛下宜當重賞。」

  世宗說道:「禦弟匡胤品行,為朕了如指掌,重賞自不在話下。我如今有一事難以決斷,就是那樊愛能。若不殺他,今後將無以治軍;若殺了他,他是先主故臣,先主新喪,故臣就戮,我也有點不忍!」

  張永德說:「樊愛能從無大功,給他以如此高的職務,就因為他是故臣,故臣之勞已得到照顧;而今,見亂先逃望風披靡,先帝在也不以故臣而原諒他。陛下要削平四海,如若軍法不立,就是有熊羆之士、百萬之眾,也不會為陛下所用。」

  當時柴榮因為一滅的戰鬥,又因入夜思慮不決感到疲憊,正擁枕而臥,聽了張永德的說法,一躍而起,來了精神,把枕頭摔到地上,大叫一聲:「好,所言甚是!」

  第二天,世宗旨下:樊愛能、何徽及其所屬軍使以上人員七十余人全部縛綁,集中在一起,世宗指著他們,說道:

  「你們都是歷朝老將,並不是不能打仗,而今卻望風奔逃,沒有別的說詞:就是要把我賣給劉崇罷了!」說罷,下旨行刑。可憐這有多年戰爭經驗的樊愛能等人,因一時怯陣,沒有作為英雄死在沙場,反而作為罪人死在刑場!

  處理樊愛能等之後,李筠之圍已解,便前來迎駕進入潞州。世宗大賞高平戰役的功臣。李重進兼忠武節度使,向訓兼義成節度使,張永德兼武信節度使,史彥超為鎮國節度使。趙匡胤的智勇武功受到大家的讚揚,特別是張永德盛讚不已。世宗封趙匡胤為殿前都虞侯,領嚴州刺史。

  趙匡胤戰功顯赫,但卻虛懷若谷,見眾將誇讚又受到擢賞,趕快謝恩,並奏道:

  「高平一戰是諸位將軍齊心合力的結果,匡胤進了一點微力,實不足道。」世宗說:「禦弟不必過謙,功賞罪罰理所當然!」於是對所有軍士,如鄭恩、高懷德、石守信、馬全義等封為指揮使,董龍、董虎、李通等都加封為副軍使。連當初曾勸世宗要小心從事,幾乎被斬頭的趙晁也給予賞賜,以表彰他的忠心進言。

  這一賞一罰,顯示了周世宗柴榮的英明,周軍上下士氣振奮,皆大歡喜。接著,計議下一步的行動,柴榮說道:

  「劉崇作為漢室餘孽,終為後患,我想乘此大勝,直搗晉陽,一舉滅之,眾位將軍以為如何?」

  「陛下不可!」軍師王朴出班勸阻,他接著說:「高平之戰顯示了陛下的軍威,天威震懾之下,北漢已經膽喪,如果對他施以柔政,懷之以恩,他也許可以識時務的前來歸順,這比陛下無休止地勤兵,親冒矢石要強多了。如果陛下要顯示朝廷威儀,何不在北軍新敗、民生凋零、供應困難的時候,等到他收了莊稼、時熟半年之後,再派兵前往,不知陛下以為如何?」

  世宗說道:「先生所言果然有理,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常言:軍隊易動而難安,乘劉崇新敗,立足不穩,易於剿滅;若使他元氣恢復,養成賊勢,仍然後患無窮。朕意已決,先生不要再說了。」

  王朴見世宗態度十分堅決,也就不再說什麼,默然而退。

  世宗即召原來隨軍北征的嶽元福,符彥卿二人,命二人領兵三萬,到河東紮寨,以張聲勢,自己與諸將率大軍後到,屆時再議作戰之計。

  「五月南風起,小麥伏隴黃」。乘著五月的順風,以嶽元福、符彥卿為先頭部隊,柴榮親率大軍,帶著趙匡夙、劉詞、高懷德、王朴等,周朝大軍自潞州出發,向晉陽殺奔而去。

  第二十一章 被困盤蛇穀

  高平之戰被打得落花流水的劉崇,與白從暉帶著殘兵敗將,亡命向北奔逃,真是狼狽不堪。不知跑了多久,看看後邊已經沒有了追兵,大家都饑餓難耐,於是在一個山丘上埋鍋造飯,同時也給戰馬喂一些草料。飯做好後,大家剛剛拿起筷子,遠遠望見有周兵追來,雖饑腸轆轆,大家擲下碗筷倉惶而逃。就這樣,心驚膽戰,忍饑挨餓,狼狽地敗回到晉陽。

  領略周軍的厲害,劉崇回到晉陽後,收容殘軍,招募甲兵,修固城池,以防周兵前來攻城。

  對事先回到晉陽的楊袞,因是遼國派遣來的客人,劉崇也無可奈何,就派工得中送他回國。並命王得中向遼主通報高平戰敗,漢主孤立無援,望遼主另發援兵,以報高平戰役之仇。

  遼主述律聽後,心裡憤憤,對楊袞說:

  「派你去與漢聯合,並且當了先鋒,為什麼坐視不救?」

  高平之戰楊袞作壁上觀,並非完全膽怯,開始是因為劉崇口出狂言,把他的勸告說成是膽小,因而賭氣不出,看劉崇逞能,後來漢兵敗勢已定,他回天無術,因而撤離了戰場,總之他是沒費一兵一卒,沒有全力以赴,他感到無話可說,因而沉默不語。

  遼主命將楊袞暫時監押,對王得中說:「請回報漢主,這次我將親自出馬。」

  王得中稱謝不已,告別而回。

  世宗親率大軍來到晉陽,紮營城南,命諸將圍城攻打。志在必得的柴榮,調兵遣將、聚集了數十萬人馬,旌旗蔽空,刀槍耀目,金鼓震野,煙霧騰空,晉陽城南,連營四十多裡。晉陽以南沿途屬北漢的城池,迎風而降。加之勝利進軍時,軍令嚴整,秋毫無犯,民眾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孤城晉陽,眼看就成了甕中之鼈。

  形勢迅速變化,那王得中半點不知。他告別遼主回晉陽時,在途中被巡邏的周兵捉住。送到世宗帳中,世宗命將王得中去綁,擺下酒宴,為他壓驚。王得中坐在席上,六神無主,惶惶不安,不知世宗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王先生,契丹救兵何時來到?」世宗料定王得中去遼地的使命就是求援,開門見山就提出這個要害問題。

  「臣受漢主之命,只是以禮送楊袞將軍回遼,沒有說請遼兵支援的事。」王得中事主盡忠,嚴保守軍事秘密。

  世宗笑了笑,他知道王得中不願講實話,也就不再勉強他,給王得中安排了休息的地方,令人好生「侍候」。

  到了晚上,原漢降將胡福臻來到王得中住室,寒喧之後,胡福臻勸王得中道:

  「周主寬容,待公不薄,有情不報,如果遼兵突然來到,作為使者你能說不知此事?那時你能保全嗎?」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