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紀實 > 貞觀之治 | 上頁 下頁
三六


  緊接著要處理的,是安定局面,清除一些不安定的因素。太子建成的五個兒子,齊王元吉的五個兒子,都是「承」字輩的親王,一概處死,清除出皇家的屬籍。有人建議要將建成和元吉左右百余人及其親屬一併誅殺,而剛執行完任務的尉遲敬德堅決反對。濫殺的氣勢很快就被遏止了。李淵當即下詔,「國家庶事,皆依秦王處分」。

  第二天,昨日在玄武門外奮力廝殺的原東宮系的將軍馮立和謝叔方自出投降,薛萬徹在李世民派來的使臣反復慰諭之下,也從山中出來了。李世民很大度地把他們都釋放了。

  六月初七,李世民被立為太子。李世民從此接管了處理全部國家政務的大權。原來秦府的一班謀臣勇將,都被安排到重要的崗位。一些原東宮和齊王府的官員也被李世民委以重任。

  六月下旬,地方上還有一些震盪的餘波。如益州(治今四川成都)行台僕射竇軌利用這個機會,收斬了與自己關係一直緊張的行台尚書韋雲起,理由是韋雲起家裡有不少人是太子建成的宮僚。又如幽州大都督、廬江王李瑗,原本與建成有過秘密協定,答應在外做建成的奧援。面對玄武門事變的突然變故,他缺乏應對之策,最終成為自己一個下屬謀取功名的砝碼,被迫以謀反的態度站出來,被殺。

  到八月初九(甲子)日李世民在東宮顯德殿正式即位為帝的時候,玄武門事變的餘波已經完全消除了。與事變相關的每一個人,都重新調整了自己的位置和心態,一起在等待著一個新的時代的來臨。

  事變中起了關鍵作用的常何將軍,也許由於態度不是很明朗,只是由於事先秦王的買通,才睜隻眼閉隻眼地把秦府兵馬放進了玄武門,而不像敬君弘等力戰而死,所以他在事變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心情都異常複雜。他似乎也沒有別的選擇,儘管自己不可能列入新君的功臣名單,未來的官運也不可能太亨通,但他仍然是大唐的臣子。只是,以前他是李淵的臣子,以後他是李世民的臣子罷了。

  §陸、開創貞觀治世

  不論如何評價李世民的奪權,事實是他終於當上了皇帝,並成就為後世景仰的「聖君」。李世民登上皇位,其實也背負著沉重的道德包袱。他是如何走出政變帶來的重重陰影,在較短時間深諳治道政術、總結出光耀千古的為君之道與安民之道呢?當時的史官沒有也不可能給我們留下直接的答案。李世民在位的前十年,是其帝王功業最輝煌的時期,也是太上皇李淵和皇后長孫氏都健在的時期。在國事和家事之間,我們是否能夠找到一些李世民成長為賢明君主的線索呢?

  1、走出陰影的那個秋天

  「紛擾不知秋味重,昨夜寒意透被衾。」太子妃長孫氏走向窗前,打開窗戶,窗外的世界,已經是八月秋日。

  太子李世民一早已經去上朝。他離開的時候,意氣風發,就像這秋天高而明淨的天空。長孫妃微笑著送他出門。她的殿下最終完完全全進入了太子的角色。而長孫妃,才終於意識到自己的疲憊。長孫妃回望來路,啊,才不過兩個月,這兩個月,她沒有了時間的概念、季節的概念。

  兩個月前,高祖武德九年(626)六月四日,在這皇宮威嚴莊重的高牆裡,發生了一場兄弟相殘的政變。極富戲劇化卻又真實而殘酷。政變的主角,是她的夫君,當時的秦王、如今的太子李世民。勝者王敗者寇。原太子李建成和齊王元吉成為刀下之魂。而她的秦王則成功地控制了局面。

  高祖下詔大赦天下。建成、元吉諸黨,一無所問。

  他李家的人有著超常的睿智。深諳謀略、大器經國的高祖李淵在既成的事實面前順水推舟。

  七日,立秦王李世民為皇太子。詔書:「自今以後,軍國常務,無論大小事皆由太子處決,然後奏知皇上。」

  秦王不再是二殿下,他成了太子殿下。「太子殿下。」那天李世民回府,長孫妃迎著他行禮。他愣怔了半天,才回味過來,擁了他的愛妃進屋。「一時間,我還不習慣自己做太子。」他說。

  「可你已經是太子。父皇已經把權力都交托給你。」

  「嗯?」太子看著愛妃的眼睛,他聰明的妻子的深而亮的眼睛。

  「父皇的詔書,軍國常務,都由太子殿下處決,然後奏知父皇。父皇只要一個形式上的知情權。」

  「是啊!」太子搖搖頭,「父皇把權力都交托給我了。我該想著處理國事了。」

  第二天,太子一早起來,精神煥發。他說:「你看,我這樣面對百官,可以麼?」

  「殿下大有太子風範!」長孫妃欣賞地打量他,贊道。

  但是長孫妃很快發現,身為太子的李世民,每天早上出去時,精神飽滿,像是鼓足了風的帆。但到了晚上,回到寢殿,他明顯地疲累、緊張甚至不安。他有時候會半夜突然驚醒,驚惶地說:「不,不,這儲位本該是皇兄的,不是我的。」

  長孫妃一雙美麗果敢的大眼睛看著他。這不是她熟悉的李世民。她十三歲來到李家,李世民是一個英姿勃發的少年,慢慢地,他成長為南征北戰的將領、志得意滿的秦王。他永遠充滿活力、充滿自信。但是如今,政變的陰影困擾著他,皇兄皇弟的影子困擾著他,令他不安、緊張並且疲乏。

  長孫妃感到心疼。她知道,自己不管是秦王妃還是太子妃,她永遠只是李世民的妻子,她的世界只有一個中心——李世民。李世民的得失成敗便是她的得失成敗,李世民的世界便是她的世界。

  所以,每次每次,她都會用她女性特有的溫柔雙手,擦去太子頭上的汗水,安慰他說:「太子之位,本不屬￿任何人。誰得到了,就是誰的。」

  「可我是從皇兄手裡把它奪過來的。我殺死了他。」太子猶自驚惶不定。

  「你只是爭取了現在的一切,殿下。」長孫妃道,「殿下是治國賢才,但殿下不是嫡長子。眼下發生的一切,只是出於無奈,只是一條沒有辦法選擇的路徑。殿下走過來了,就該想著繼續往前走。回頭路是無論如何也沒有的。」

  長孫妃也明白,無論怎麼解釋,政變都只是政變,殺害兄弟的事實,永遠都抹不去。但她必須讓太子堅信一個信念:「這儲位,你要麼別去爭取。既然爭取來了,就不要暴殄天物。」這些邏輯,太子再清楚不過。只是目前,他的內心被愧疚感負罪感纏繞,正沉陷於感情上的脆弱之中。

  李世民生于大隋盛世,長於隋末亂世。他看到過盛極一時的隋帝國,怎樣在雄才大略的隋煬帝手中葬送。他帶著一支南征北戰的隊伍,消滅了一個又一個與唐朝並存的政權。在疆場上獲勝時,李世民得到的是滿足和自信。這種滿足和自信深入他的血液,會是他畢生的財富。現在,他的滿足和自信只是暫時被不安的烏雲遮蔽。長孫妃要幫他撥雲見日,幫他找回自信。

  「李瑗反了,李瑗反了!」這一日,太子回來,口中連連道。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