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紀實 > 貞觀之治 | 上頁 下頁
二三


  伏允已經窮途末路,只得領數千親兵西逃。李靖督諸軍經積石山(今青海境內)、河源(今青海境內),至且末,窮其西境。得知伏允在突倫川(今新疆塔克拉瑪幹沙漠),將逃奔於闐(今新疆和田)。契何力追之,襲破伏允牙帳,斬首數千級,獲雜畜二十余萬。伏允逃走,俘其妻、子。侯君集等進星宿川(今青海境內),至柏海(今青海境內),還與李靖軍會合。

  伏允帥千餘騎逃磧中,過了十多天,伏允部眾幾乎散盡,伏允被左右所殺。壬子,李靖奏平吐谷渾。乙卯,詔複其國,以慕容順為西平郡王、故呂烏甘豆可汗。又擔心慕容順不能服其眾,仍命李大亮將精兵數千為其聲援。

  在艱苦卓絕的西域地方,李靖又一次不辱使命。

  豈料又橫生枝節。打吐谷渾時,高甑生曾延誤軍期,依照軍法,李靖治罪於他。李靖只是依法行事,不知高甑生竟懷恨在心。回軍後,高甑生誣告李靖謀反。

  謀反?何其敏感字眼!太宗難以相信,但是,他還是派出人手,進行調查。調查結果:李靖並無反叛跡象。

  李靖回到長安,居家不出。他知道皇上在調查他,他只是不管不問。一日三餐,照食不誤。夜眠晨起,無所妨礙。

  「夫君,皇上在派人調查?」 李夫人日日陪伴左右。她的擔心,比李靖的擔心多得多。

  「皇上聖明。」李靖道。

  「可是謀反!高甑生告夫君謀反!」李夫人縱然女中豪傑,她依然不能像李靖那樣平靜。

  「不要擔心!」李靖抱住夫人,輕聲安慰道。

  「夫君,這件事,觸動了皇上對夫君的微妙感情中最敏感的神經:功臣謀反。」

  「不要擔心。皇上知道李靖不會謀反。皇上知道。」

  「歷史上,多少功臣謀反的罪名,最初都不是功臣想要謀反,只是身處猜忌,多少無奈,甚至空穴來風的罪名,臨死,也只能感歎上天無眼。」

  「不至於。皇上不會犯這種錯誤,演歷史悲劇。」李靖輕輕拍夫人的肩背,他明顯地感覺到夫人的消瘦。李靖不是沒有半點擔心。他只是坦蕩無懼。他把命運的賭注押在天子身上。皇上聖賢之君,不至於相信讒言,不至於因功害將,不至於。李靖其實在跟天命相賭。

  八月,庚辰,房玄齡來訪。「皇上判高甑生發配邊疆。李大人可知?」

  「不知!」李靖搖頭道。於是房玄齡將昨日經過略為講述:皇上判高甑生發配邊疆。當時有朝臣為高甑生求情:「高甑生是秦府功臣,希望陛下寬恕他的罪過。」皇上意志堅決:「高甑生違背李靖號令,又誣衊李靖謀反,這樣的人還可以寬恕,國家的法令還怎麼行使!並且國家自起兵晉陽,功臣那麼多,若赦免高甑生的罪,其他功臣犯法,將何以禁止!我對舊勳,未嘗忘懷,正因為這樣,才不能隨意縱容,正因為這樣,無論如何不能赦免高甑生。」

  在旁的李夫人松一口氣,幾乎倒下。

  「唔!」李靖只是平靜,「謝皇上聖明。」

  「皇上知道大人不反,只是為了堵住奸人之口,所以派人調查。皇上希望大人不要介懷。皇上聖明,絕不疑大人。」

  李靖朗然笑:「李靖知皇上聖賢,所以從容!」

  房玄齡心下舒一口氣。替皇上?也許是吧。

  李靖自是閉門杜絕賓客,雖親戚朋友,不輕易接見。

  太宗未嘗不知道李靖不會反。他處理得很高明,堅持嚴懲高甑生,既告誡舊功臣不可以恃功放縱,又安撫了李靖。

  而李靖,他懂得太宗,也很明智地收斂自己。

  貞觀十一年(637),改封李靖為衛國公。

  4、一生功業淩煙閣

  貞觀十七年(643)二月,太宗命圖畫功臣趙公長孫無忌、趙郡元王李孝恭、萊成公杜如晦、鄭文貞公魏徵、梁公房玄齡、申公高士廉、鄂公尉遲敬德、衛公李靖、宋公蕭瑀、褒忠壯公段志玄、夔公劉弘基、蔣忠公屈突通、鄖節公殷開山、譙襄公柴紹、邳襄公長孫順德、鄖公張亮、陳公侯君集、郯襄公張公謹、盧公程知節、永興文懿公虞世南、渝襄公劉政會、莒公唐儉、英公李世勣、胡壯公秦叔寶等於淩煙閣。(此處去逝者皆加諡號)是為淩煙閣二十四功臣。

  這是一組功臣群像,是太宗對貞觀眾功臣的定位,也是太宗對自己的定位和總結,更是大唐基業的宏大畫卷。

  趙國公長孫無忌,字輔機。河南洛陽人。長孫皇后之兄。與太宗自幼友善,太原起兵後,秦王征討四方時的重要謀臣,玄武門奪嫡的主要決策者之一,太宗托孤的顧命大臣之一。

  河間王李孝恭,高祖堂侄,李唐建國功臣之一。曾參與平蕭銑,平輔公,領導了平定江南至嶺南地區的戰爭。

  萊國公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今西安東南)人。李唐定鼎長安後,到秦王府中效力。隨秦王征薛仁果、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出謀劃策於帷幄之中。太宗即位後,與房玄齡共掌朝政,時稱「房謀杜斷」。

  鄭國公魏徵,字玄成。河北钜鹿(今屬河北)人。來自瓦崗寨,投唐後入太子府。太宗政變成功後引為朝臣,以敢言直諫為太宗所重。稱為「太宗的鏡子」。

  梁國公房玄齡,名喬,以字行。齊州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人。唐入關中,房玄齡謁於軍門,從此效力于秦王府,為秦王收羅人才,在南征北戰中運籌帷幄,玄武門政變中參與機密。太宗即位後掌朝政,太宗治國的重要助手。

  鄂國公尉遲敬德,名恭,以字行。朔州善陽(今山西朔縣)人。武德三年(620)投唐,跟隨秦王討伐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多次在危急時刻救李世民。玄武門政變的功臣。

  陳國公侯君集,豳州三水(今山西旬邑)人。早年投入李世民軍中,參與太原起兵,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玄武門政變的謀臣之一。貞觀年間曾西討吐谷渾、征討高昌。後來因牽扯太子承乾謀反被殺。

  郯國公張公謹,字弘慎。魏州繁水(今河北大名附近)人。初事王世充住洧州長史。武德元年(618)歸唐。後被李世民引入幕府。玄武門政變時,支持秦王發動政變,並在政變中起了重要作用。貞觀三年(629)上疏論突厥可取之狀,命其隨李靖打突厥,破定襄,敗頡利,進封鄒國公。十三年(639),改封郯國公。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