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紀實 > 貞觀之治 | 上頁 下頁 |
一一 |
|
李密的考慮不是沒有道理的。如他所說,一來隋軍在洛陽和江都還有不少兵力,而入關道路艱險,若冒險西進,很可能會腹背受敵;二來他所領導的瓦崗軍很多是山東人,不願離鄉西去。加上李密本來就與翟讓等人不屬同一政治集團,矛盾只是暫時隱下,李密恐怕自己一走,翟讓實力雄厚,自己就再無回頭之路了,故不敢入關。除了這些,還有一點是李密沒有明說的,即李密感到入關後缺少必要的支持力量。因為李密的家族雖然曾是關隴貴族集團的核心成員,但至此時實際已經有所衰落,他在關中既沒有那麼多社會關係,更沒有什麼實際的勢力。這點,李淵父子與他有著根本的不同。 這樣,李密就繼續與隋軍相持在洛陽城下。 戰事還是如火如荼,瓦崗軍內部也不平靜。火山下的熔岩總有爆發出來的一天。 「報魏公。翟司徒到!」 「快快有請。」李密大聲說道,隨即起身相迎。翟讓等一行人進入帳中。 李密與翟讓雙雙坐下。這邊,李密手下的裴仁基、郝孝德和翟讓的哥哥翟弘也陪坐一旁;另一邊,與翟讓同來的徐世勣、單雄信、王儒信、史摩侯則站在他身後。李密對手下房彥藻等說:「今天是熟人吃飯喝酒,你們不用陪侍了,先下去吧。」彥藻說:「那讓司徒手下也跟我們去吧。天氣這麼冷,大家都去喝些酒暖暖身子。」李密答:「司徒手下還是聽他吩咐吧。」翟讓沒想那麼多,就說:「好啊。都下去吧。」於是左右都出去了,只剩下李密手下的壯士蔡建德。 李密看大家都下去了,站起來從桌上拿起一把弓,對翟讓說:「飯菜一會兒才到。翟兄先來看看這把良弓如何,這是我近日才得到的。」翟讓一看來了精神,接過去端詳一番,然後拉了個滿弓,贊了一聲「好!」李密使了個眼色,蔡建德從後面揮刀便砍。翟讓沒有準備,雙手又正拉弓,不意受這一刀,應聲倒地,發出兩聲慘叫,一命嗚呼了。 外面也傳來「啊,啊」幾聲,王儒信、史摩侯和翟弘也都去見閻王了。徐世勣看個空子,拔腿想走,也被兵士砍中後頸,若不是王伯當及時制止,後來的貞觀一朝就少了一位赫赫名將了。單雄信連忙叩頭求饒,李密拉起他來,說:「我和大家一起舉義兵,誅暴隋;而翟讓獨斷專行,欺淩下屬。今天我只是為大家除去這個禍害,其他人一概不問,諸位不必驚慌。」 李密一邊親自給徐世勣包紮傷口,一邊命雄信回去安撫翟讓的手下。隨即又親自到翟讓營中,讓大家不要驚慌,並說明他要解決的只有翟讓一人,與大家仍是好兄弟。本來翟讓此人就十分殘忍,他的親信王儒信、史摩侯也不是什麼好人,所以他死了也沒有多少人為之傷心。而且統軍的還是徐世勣、單雄信一干舊將,眾人也都漸漸平息了下來。 其實一山不能容下二虎。原先翟讓的手下勸他除掉李密的也不是沒有,可翟讓沒什麼頭腦,現在被李密先發制人,只能做刀下之鬼了。 而李密雖然看似奪得了穩固的頭領位子,實際上與瓦崗老將領之間的裂痕更加深了,軍中許多人心裡都開始打鼓,離開始時大家同心作戰的形勢越來越遙遠了。本來貴族出身的李密就是想利用瓦崗的力量實現大業,但關隴貴族與山東豪傑並不氣類相投,李密與瓦崗諸將之間原本並不親近。現在猜疑就更多了。這些都導致了他後來的兵敗。 就在瓦崗軍內部互相殘殺的同時,李淵已經順利入關,李密失去了進入關中的時機,而隋軍的支援部隊也在增加,仗更難打了。 大業十三年(617)的十一月,李密走上了巔峰,也開始滑向失敗。 次年三月,也就是唐朝武德元年,李密打敗了宇文化及,但手下的騎兵也損失很大。加上李密雖然有糧,卻沒有府庫,有功將士得不到賞賜,漸生懈怠之心。另一方面,他信用和依賴歸降的隋軍將領,與原先瓦崗諸將的矛盾更加尖銳起來。洛陽的王世充刺探到了這些情況,乘機發動進攻。李密正被勝利沖昏了頭腦,不聽身邊的人勸阻,就輕易決定出戰,遂大敗。 其實瓦崗軍並沒有整個失敗,徐世勣還鎮守在黎陽(今河南浚縣東北)。但李密知道自己殺了翟讓,還傷了徐世勣,這些將領對自己肯定不會忠心,最後只好選擇投降唐朝了。 可惜的是李密做唐之竇融的願望也沒有實現。李密降唐,唐任他為光祿卿、上柱國,賜爵邢國公。他總覺得心有不甘,又加上待遇不好,於是不免生出怨望之情,想東山再起。所以在李淵派他去安撫山東的路上,他就與王伯當謀劃叛唐,想乘機奪得一個城池,再聯絡舊部,重整旗鼓。但是事變沒有成功,李密和王伯當等人都做了刀下鬼。 李密英雄半生,顯赫一時,奈何心事終成空。不僅「李氏將興」的預言沒有應驗在他的身上,反而不得善終,身首異處,確實令人感歎。歷史有時候總顯得那麼無情,可殊不知,歷史其實青睞的是那些能把握時代大勢的人。李密的結局說明他還是沒有找到那把正確的鑰匙。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