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中國歷代名女·宮女卷 | 上頁 下頁
四〇


  但是這次她又遇到了忠心耿耿的骨鯁之臣狄仁傑的阻撓。狄仁傑原來就逼著武則天撤除了穢亂深宮的「控鶴監」,這次他又硬著脖子對武則天說:「臣過去請撤『控鶴監』,不在虛名而在實際,今天『控鶴監』的名雖已除去,但二張仍在陛下左右,實在有累皇上的盛名,皇上志在千秋,留此污點,殊為可惜,願罷去二張,離他們是越遠越好。」對此武則天沒有大怒,只是轉彎抹角地加以解釋:「我早已知道你是忠正老臣,所以把國家的重任委託給你。但這件事情你特別不宜過問,因為我嬖幸二張,實際是為了修養身體。我過去躬奉先帝,生育過繁,血氣衰耗已竭,因而病魔時相纏繞,雖然經常服食參茸之類的補劑,但效果不大。沈南璆說:「血氣之衰,非藥石所能為力,只有採取元陽,以培根本,才能陰陽合而血氣充足!」我原也以為這話虛妄,試行了一下,不久血氣漸旺,精神漸充,這決不是騙你的,我有兩個牙齒重新長出來就是證明。」說完把兩個剛長出來的牙齒露給狄仁傑看。

  不可一世的女皇武則天張大了嘴巴向狄仁傑逼來,使得狄仁傑這位忠梗正直的大臣一時之間窘迫異常,狄仁傑不得不作出讓步,但仍不屈不撓地說:「遊養聖躬,也宜調節適度,恣情縱欲,適足貽害,但我知道陛下不會象歷史上的秦、胡二皇后,希望陛下到此為此,以後不能再加添男寵了。」武則天和顏悅色地說:「你講的是金玉良言,今後我一定會有所收斂的!」雖然朝堂之上,君臣竟以猥褻之言爭論男寵的事,可說是千古少見的妙事,武則天能夠做到這樣也算難能。

  清代著名史學家趙翼在《廿二史劄記》中說:「人主富有四海,妃嬪動千百,後既為女王,而所寵倖不過數人,固亦未足深怪,故後初不以為諱,而且不必諱也。」應該算是比較公正的評論。

  一個人權位越高就越難聽進別人的意見,武則天貴為皇帝,對她最敏感的問題,能以一種比較公平的態度來對待手下的意見,那麼她在別的方面的從諫如流就更加可以相見。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尤其在重大的問題上更容易犯這個錯誤,武則天卻能虛心聽取手下人意見加以改正,除了上面講的男寵問題,下面一件事也很能說明這個問題。

  武則天當上皇帝,誰來當她的接班人,武氏子弟營求不已,還是那個狄仁傑向武則天說道;「太宗皇帝櫛風沐雨,親冒鋒鏑,以定天下,應把皇位與天下傳給他的子孫。高宗皇帝把他的兩個兒子托附給陛下,陛下現在準備把這個基業移給別人。這不合乎天意啊?況且姑嫂關係與母子關係相比,哪個更親?陛下立兒子做接班人,那麼千秋萬世後,還能配食太廟,承繼無窮。立侄就沒有聽說過侄子為天子,而在太廟中還能祭祖姑媽的?」武則天於是在聖曆元年三月從房州召還廬陵王李哲,立為太子。

  對於武則天的用人納諫,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說;「雖濫以祿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稱職者,尋亦黜之,或加刑誅。挾刑賞之柄以駕禦天下,政由已出,明察善斷,故當世英賢亦竟為之用。」著名的宋璟揚言要打碎張昌宗的腦袋,她反叫張昌宗到來最那裡謝罪,宋璟拒絕不見,張昌宗進讒言她也不聽,由於有一批願為她效力的能臣,所以她成為成功的皇帝,她在位期間,唐朝社會經濟繼續發展,開元盛世的局面就是她打下的基礎。

  武則天一生尊奉佛法,佛教就是在她統治時期成為民間的一種廣為流傳的宗教,關於武則天信佛的原因,一種認為是說她覺得自己殺孽太重尊佛以積德;一種認為是說她為了寵愛薛懷義之流;還有一種較為正統,就是道教的創始人老子姓李名聃,李淵、李世民都把他奉為祖宗,武則天奪了李家的天下,崇奉佛教,藉以貶抑道教。

  就第一種武則天因殺孽太重而信奉佛教的說法中還引出另一個傳奇,就是武則天稱帝后一直長住洛陽,而不住長安,是因為她在長安皇宮中殺人太多,宮內常常鬧鬼,使她心驚肉跳。牡丹是洛陽的名花,歷史上就流傳著她貶殺牡丹花的事,至今槿樹難登大雅之堂,用來編籬作牆,就是武則天為它定下的身份和用途。

  這年,武則天八十一歲了,終於病倒。張柬之五位大臣,在玄武門發難,迎太子李哲斬關而入,刺死張易之、張昌宗兄弟,逼令武則天退位,把皇位傳給李哲,李哲就是唐中宗。

  武則天死了,她前後掌政四十六年,以皇后身份預政二十四年,以太后身份稱制七年,稱帝十五年。臨終遺命除去帝號,仍以高宗皇后的名義和高宗埋在一起,叫乾陵,但由於武則天的影響遠遠大於高宗,人們多稱之為武則天墓。整座墓是一座完整的山,山像一個躺著的女人,看她的墓室要從下腹部走起,經過乳溝,花兩個小時左右才能到。山勢雄偉、墓室巍巍,盛唐風貌,必竟不同,聽說她的墓是唯一沒有被盜的唐朝墓室。唐末黃巢起義時,她在此顯靈,保佑她的子孫。

  對於武則天後人評說不一,功過是非眾說紛壇。比較公平的論斷還是這樣的話:「然則區區帷薄不修,固其末節。而知人善任,權不下移。不可謂非女中英主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