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鄭成功 | 上頁 下頁 |
二二 |
|
§3、「平海五策」 素達、李率泰被鄭成功打敗以後,清政府看到鄭成功仍得到東南沿海人民的擁護,東南沿海一時難以平定,感到非常棘手。 在這種情況下,清政府採納了原是鄭成功部屬、熟知福建情況的降將黃梧提出的「平海五策」,想把閩、浙沿海一帶的老百姓與鄭成功隔離開來,切斷鄭成功與老百姓的一切聯繫。 黃梧熟知鄭軍及東南沿海的情況,他給清政府呈上的所謂「平海五策」具體內容是:一、金門、廈門以小小的彈丸之地,之所以能夠抗守至今而不潰敗,是因為沿海百姓為了獲利不怕走險,供應給鄭軍糧餉油鐵桅船等物資。如果將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沿海居民全部遷往內地,並設立邊界,派兵把守,不許百姓到沿海生活,防止百姓與鄭軍接觸,那麼就切斷了鄭軍的物資來源,鄭成功就不攻自滅了。 二、將沿海的船隻全部燒毀,不許寸板下海。所有入海的河流處都禁止木材運送。如果有違反的,立刻殺死。如此一來,鄭軍雖然人多船眾,但船隻日久無法修復,自然腐爛。而糧草也無法接濟,只有瓦解的結果了。這一條主要是斷絕鄭軍的海上交通工具的來源。 三、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居住在北京,鄭成功常通過南北往來的商販探聽清政府的消息。應立刻追查通送情報的人,並嚴加懲治。貨物政府沒收。這一條是要斷絕商人同鄭軍的聯繫,主要是切斷鄭成功的情報來源。 四、鄭成功家的墳墓,現分佈在各處。叛臣賊子,應該誅殺其九族,他的祖墳也不能放過,應該將其全部毀掉,使其命脈斷絕。清政府也同意此條策,除有迷信的念頭在內,也是想給鄭成功以精神上的打擊。 五、東南沿海投誠清軍的官員,散居在各府州縣,倘若從中搗鬼,又會給地方造成禍亂。可將投誠的官員遷往各省,進行分墾荒田,不但可以解散他們內在的不良聯繫,還可以開拓疆土之內的地方,富足國庫的收入。 清政府採納了黃梧的「平海五策」,派遣兵部尚書蘇納海到福建監督執行,強令沿海地區百姓放棄自己的家園和田地房產,內遷30裡。並嚴令沿海地區軍民人等,寸板不得下海,違者處斬。清朝在福建、廣州的各級政府官吏和衙役,有許多原本就是鄭成功派出的密探,有的早已被鄭成功買通,替鄭軍收集情報。黃梧掌握這些情況,把這些人全部處死。 「平海五策」斷絕了鄭軍沿海百姓的聯繫,也斷絕了商人與海外的聯繫,結果反而使鄭軍後來得到了全部的對外貿易之利。然而在「平海五策」剛剛出籠的時候,確實給鄭軍造成了不小的困難:由於情報來源被切斷,使鄭軍不能瞭解清軍的動向和情況。 鄭軍龐大的商業網,過去從內地購買生絲和絲綢等土特產,船運到日本、巴達維亞等地,換回白銀、胡椒等中國缺乏的物資,獲利達幾十倍甚至上百倍,而「平海五策」斷了鄭家財路,僅靠孤懸海上的廈門、銅山、南澳幾個海島,很難供養龐大的軍隊,支持局面。 這時候,清政府又將靖南王耿繼茂調往福建,與鄭成功對峙。 此時其他抗清力量已基本瓦解,只剩下鄭成功孤軍奮戰,形勢異常險惡。 要想保住鄭軍,把抗清鬥爭堅持下去,必須打開新的局面,僅限於東南海上這點地方,是無法恢復大業的,甚至想避免再次遭到清軍的打擊也是困難的。 這一切都促使鄭成功決心收復臺灣,趕跑荷蘭侵略者,光復祖業,為恢復大明江山創立新的根據地。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