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袁崇煥 | 上頁 下頁 |
一七 |
|
§六、誅毛文龍 天啟七年(1627年)八月二十二日,明熹宗朱由校駕崩,其弟朱由檢即帝位。 朝臣乘機,對作惡多端的魏忠賢及其黨羽群起而攻。崇禎這位主觀上很想有所作為的明朝末代皇帝,十一月誅殺了惡貫滿盈的閹党罪魁魏忠賢及其主要黨羽。同時,「廷臣爭召袁崇煥。其年十一月,擢右都禦史,視兵部,添注左侍郎事」。崇禎元年(1628年)三月,罷王之臣。四月,崇禎任命袁崇煥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禦史督師薊遼,兼管河北、山東的軍事防務。袁崇煥連疏請辭,未被批准。 七月,袁崇煥進京受命,向思宗面陳方略。他周密地估量了敵我態勢的發展,曾向思宗說:「臣受陛下特眷,願假以便宜,計五年全遼可複。」提出了複遼的宏偉計劃。為此,以以往弊政為鑒,進一步奏明實現複遼大事,須以通力合作為前提,恐怕政府部門不能和他密切配合,甚至從中阻撓破壞,所以特別提出要求:「五年之內,戶部轉軍餉,工部給器械,吏部用人,兵部調兵選將,須中外事事相應,方克有濟。」鑒於「熊廷弼、孫承宗,皆為人排拘,不得其志」的歷史教訓,袁崇煥精密地預計了前途可畏,面對皇帝,力陳衷言:「以臣之力,制全遼有餘,調眾口不足。一出國門,便成萬里;忌能妒功,夫豈無人?!即不以權力掣臣肘,亦能以意見亂臣謀。」思宗聽了,感動地站了起來,安慰說:「卿無疑慮,朕自有主持。」並且通知四部主管官員,要求他們保證袁崇煥的要求能夠實現,接著,「收還(王)之臣、(滿)桂尚方劍,以賜崇煥,假之便宜」,給了他先斬後奏的大權。 心懷知遇之恩的袁崇煥,為慎重起見,又進一步明確提出了自己的主張,請求皇帝正式批准,以便取得合法地位,能夠順利地按照計劃執行,毫無疑慮地把遼事方略和可能出現的危難、苦衷,無疑地陳於明君:「恢復疆土大計,不外乎我過去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守為正著,戰為奇著,和為旁著的說法。法在漸不在驟,在實不在虛。這些,我與手下眾將士是可以做到的。至於用人之人與為人用之人,都至尊司其個人職責範圍,何以任而勿二、信而不疑?駕馭邊臣與朝臣不同:軍隊中可驚可疑的事情很多;只應當談成敗的大局,不應當摘一言、一行之微瑕!事任既重,為怨實多,諸有利於封疆者,皆不利於此身者也。況圖敵之急,敵亦從而間之。是以為邊臣,甚難!!!陛下愛臣、知臣,臣何必過疑!但,中有所危,不敢不告。」崇禎聽了這位臨行前的名將一席忠心、深沉、悲切、辛酸的由衷之言,當即「優詔答之,賜蟒、玉、銀幣。(崇煥)疏辭蟒、玉不受」奔赴遼東而去。重讀300多年前的這番充滿哲理和預見,「字字血,語語淚」的話語,結合行將撲來的際遇,在令人肅然起敬的同時,自然地付予無限的心酸。 在天啟六年,袁崇煥已經上過奏疏,要求朝廷信任他。這一次又在剛即位的思宗面前再次提出重要的戰略思想和相關問題: 1.恢復失土,只能漸進,不能速取。 2.用遼人守遼土,用遼土養遼人,解決兵餉兩缺的問題,減輕國家財政負擔,以利持久作戰。 3.貫徹「守為正著,戰為奇著,和為旁著」的基本戰略方針。所謂「守為正著,戰為奇著」,就是一般的採取守勢,有隙可乘時採取攻勢。也就是在不利的情況下採取守勢,等到敵我力量發生變化,或敵人有了弱點,再進行戰略或戰術上的進攻。所謂「和為旁著」,就是利用和平談判作為軍事行動的輔助,目的還是為了恢復全遼。 4.在國君與邊帥的關係上,希望國君只管成敗的大局,不在細微末節上苛求,以建立國君與邊帥的正常關係。 5.信任邊帥,防止敵人用間。袁崇煥之所以如是思量,當然是為了在戰略問題上和朝廷統一認識,從而得到思宗與朝臣的瞭解和信任、配合與支持。因為幾年來的事實告訴他,由於政治混亂,黨爭激烈,已經犧牲了熊廷弼,擠走了孫承宗,貽誤了邊疆防務,給敵人造成了有利的機會,自己在前些時候,也同樣受到排擠。現在閹黨雖然失敗,但殘餘的閹黨還沒有肅清,他們還在等待機會進行活動。自己在被召回以後,一方面要同金人鬥爭,一方面還要同閹黨的殘餘勢力作鬥爭,而且越是勇猛克敵,越是受到敵人的仇視;越是奮迅立功,越是遭到反對的人的妒忌。如果邊外的敵人利用朝臣的不團結,來進行離間,朝中的反對者又乘機進行攻擊,那末自己的處境是極其危險的,很可能像熊廷弼那樣無辜被殺。這一點,他是看得很清楚的。他後來果然死於敵人的反間和朝廷內部的黨爭,當時他幾乎已經預料到了。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他政治上的敏感性與預見性。 袁崇煥在取得中央支持後,於八月初抵達關外。 當他聽說了寧遠饑兵嘩變的事情以後,親自飛馳至廣寧,決定借此以整肅軍隊。他「斬知謀中軍吳國琦」 及「宥首惡楊正朝、張思順,令搏十五人戮於市」;嚴厲斥責負有責任的參將彭簪右、都司左良玉等四人,獎勵惟獨「不從變」的都司程大樂及其所部。從而,化亂為治,化險為夷,「一方乃靖」。隨即他又派兵加強了遼河沿線的守衛。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