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袁崇煥 | 上頁 下頁


  §一、胸懷大志

  五載離家別路悠,送君寒浸寶刀頭。
  欲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問去留。
  策杖只因圖雪恥,橫戈原為不封侯。
  故園親侶如相問,愧我邊塵尚未收。

  這是袁崇煥寫就的《邊中送別》一詩。從他的這首詩中,就可以想見他那光明磊落、肝膽照人、慷慨激昂、以身許國的英雄形象。

  袁崇煥是我國歷史上封建統治階級中的優秀人物,是明末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愛國將領,同時也是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他在明末抵抗後金的戰爭中,成為當時叱吒一時的名將,曾先後取得了甯遠大捷(1626)、甯錦大捷(1627)、保衛京師(北京)大捷(1629),使後金的兩位英雄人物——後金汗努爾哈赤、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敗於其麾下。後來,不幸死于金人的反間計和朝廷的黨爭,使其複疆雪恥之報國壯志未能實現,又橫遭不白之冤。

  直至清人篡修《明史》,參校《清太宗實錄》,發現設間的事實,真相得以大白,袁崇煥之千古奇冤才得以昭雪。幾百年來,眾多仁人志士深深為他的愛國深情所鼓舞,作為一名傑出的愛國將領和卓越的軍事才幹受到後人的崇敬和愛戴。

  袁崇煥(1584—1630),字元素,號自如,明末萬曆十二年(1584年)四月二十八日(6月6日)生於廣東省東莞縣水南鄉。少年時生活在廣西藤縣的白馬圩(蓮塘村)。祖父袁世祥,父親袁子鵬,兩個弟弟分別叫崇燦、崇煜。另外,和他們一起生活的還有一個堂兄崇茂,是由他父親撫養成人的。他在《三乞給假疏》中曾說:「我父親沒有豐厚的家財,年年都是拮据度日。」可見,袁崇煥的家庭經濟並不寬裕。他的堂兄崇茂是一位秀才,堂叔玉佩曾做過平樂府推官,親戚林翔鳳做過薊鎮督糧推官,從以上情況可以看出,袁崇煥的家庭是一個產業不多的讀書之家,除讀書求仕之外,別無他業從事,大抵相當於中小地主一類。

  袁崇煥生活在國家多事、邊患嚴重的時代,這對他的一生都產生了深刻巨大的影響。他出生之年,時值戚繼光、俞大猷在福建廣東邊境剿滅倭寇不久,倭寇在東南沿海大肆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的時期剛剛過去;離蒙古族首領俺答汗接受明朝封號、停止在北方的騷擾也才二三十年時間。此時生活在東北的女真族又日益強盛起來。

  明朝時候,在我國東北地區居住著的女真族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東海女真(即野人女真)三大部。勤勞而勇敢的女真人,生活在從長白山到黑龍江的廣大地區,那裡有豐富的物產,他們經常在松林裡捕獵貂鼠等野獸,到山上挖人參,在牡丹江裡采珠子,還牧養著大群的牲畜。他們常常用馬匹、人參和貂皮等跟明朝官府和漢族商人貿易,交換糧食、布匹和鐵制家具等手工業產品。女真族同漢族間的貿易和交往,促進了兩族的經濟文化的交流,促進了女真族社會經濟的發展。明朝中葉以後,女真族逐漸從漁獵遊牧生活向農業的定居生活過渡。

  歷史告訴我們,剝削階級統治集團的反動政策,總是經常破壞各民族之間的友好關係而造成不和與衝突。明王朝封建統治者對女真族採取的是分而治之的政策,在女真族地區設立了100多個衛;其中在建州部女真設建州衛、建州左衛、建州右衛,合稱建州三衛。女真族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統一本族內部的要求日益增長,反抗明王朝統治的行動連續發生。

  到明朝末期,建州女真的首領乘明朝國力逐漸衰弱,開始進攻明朝遼東地區。

  萬曆二年(1574年),建州右衛首領王杲帶兵進攻遼東,被明遼東總兵李成梁打敗;王杲逃到海西女真地區,被當地女真首領縛送至李成梁處,李成梁將其處死。萬曆十年(1582年),王杲之子阿台進攻瀋陽,反被明軍所圍。建州左衛首領叫場和他的兒子塔失與明朝的關係比較好,他們又與阿台有姻親關係,就勸說阿台停止抵抗,但阿台拒不肯接受。

  後阿台戰敗被殺,李成梁的軍隊在對戰敗者的一場殺戮中,叫場與塔失亦被殺死,此事後來就成為清王朝創建者努爾哈赤發動對明戰爭的藉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