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武則天 | 上頁 下頁
三四


  第二年,長安三年四月,吐蕃派使節團來長安,進貢良駒千匹與黃金二千兩,要求大周宗室的公主下嫁。

  這時候,茂州都督陳大慈與吐蕃軍之戰大獲全勝,殺敵數千人。

  另一方面,突厥的默啜可汗也採取和平政策,于六月派遣使節到長安,想把女兒嫁給大周的皇太孫。

  因怕吐蕃要求公主下嫁,武則天遂讓未婚的公主都盡速結婚。

  七月,則天皇帝將京州都督唐休璟提升為宰相之一。

  此時,突厥施與西突厥各部族間發生糾紛,進入戰鬥狀態,安西道路中斷。

  終於如唐休璟所預測,安西各州決議對抗突厥,則天皇帝非常佩服,同時也想到,如果早起用這樣的人才,充分發揮他的才能,就不必像今天這般,屢次受到蠻夷的攻擊。則天皇帝的心中有無限感慨。

  推薦賢才,是宰相的重要任務之一,無奈宰相們並沒盡到責任,他們的怠慢使武則天氣憤。則天皇帝以很誠懇的語氣對唐休璟說:「啟用卿太遲,不勝遺憾!」

  其他大臣聽到皇帝的話,都很理虧。

  則天皇帝接納張昌宗的請求,想提拔他的么弟岐州刺史張昌期為雍州長史,於是立刻把張昌期召回洛陽。

  但這一次,皇帝沒有立刻下達墨敕,事先詢問宰相的意見。

  終於提到張昌期。

  「陛下的人選非常和適。」宰相們異口同聲回答。

  惟有魏元忠一個人提出異議:「張昌期還不足以勝任此職。」

  「張昌期年紀太輕,不堪負此重任,而且在他任期內,岐州有很多逃亡的百姓。」

  「雍州是陪都,政務繁冗,責任也更重大。」

  他的主張,則天皇帝沒有回答,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二張在當時勉強忍耐,心裡卻很氣。一有機會,魏元忠就對張氏兄弟發出攻擊,皇帝年歲又大,到了那一天,他們一定會受到魏元忠的撕咬。

  為了擺脫這個恐懼,他們只得消滅魏元忠,二張在情急之中,決定將司禮丞高戩也一起告。

  高戩是太平公主當時的情夫。

  張昌宗感覺到,太平公主射向他的眼光總是很兇狠的。這樣,他就可報復太平公主。

  於是,他就告訴皇帝:「他們秘密商議:『聖上春秋已高,需擁護太子即位,才是國家長治久安之道。』」

  皇帝聽到後大怒,沒有比這件事更讓她氣憤的了。

  於是,魏元忠與高戩立即被下獄。

  很多朝臣反駁:「這是明顯的誣告。」張昌宗沒有足夠的信心和朝臣辯論,就安排了一個「密謀」證人。

  他找來了張說,以「事成後,保證晉升」為誘餌。

  張說,是編《三教珠英》中的一人,他對張昌宗所造成的頹廢氣氛,不敢苟同。

  張說聽到張昌宗要他作證,他心裡的確很恐懼。

  最後他不得不接受張的要求。

  張說心裡很難受,他和魏元忠並沒有什麼恩怨,如果皇帝萬一他也得跟著張昌宗摔倒。

  一夜過去,終於到了決定命運的這一天。皇帝召來顯、旦、張易之、宰相若干人,命張昌宗與魏元忠對質。

  當時魏元忠已六十七八歲,無論在任何權勢面前,他都是一名不屈不撓的硬漢,自他太學生時代開始,就立過許多戰功。

  所以爭論一直沒有結果。

  張昌宗只好帶上證人張說。

  第二天,張說心情很沉重,他默默走向內殿。

  途中一人拉住他說:「請你為了正義,盡力一戰,後世必贊你的忠誠。」這人是他的同事宋璟。

  雖然是瞬間的事,張說終於拿定了主意。

  他們來到內殿,魏元忠也從牢裡帶了出來。

  當時的氣氛特別緊張。

  果然張說沒有做偽證,卻激怒了張氏兄弟。

  終於對魏元忠作了判決,時間是九月九日。

  魏元忠被左遷至嶺南的高要縣,高戩與張說也同樣流放到嶺南。

  如今朝廷更顯得空虛了。

  太子僕崔貞慎共八人,臨別依依,送魏元忠到長安城外。

  張易之獲得這個情報後,遂命令心腹告他們同謀。

  皇帝命令監察禦史馬懷素擔任審問工作。

  魏元忠走後,意想不到的孤獨,使皇帝的心中很不安。很想快點結束這件事,忘掉這一切。

  可是,不論馬懷素如何審問,也找不到崔貞慎同謀的證據。於是,他上奏要求與柴明對質。

  皇帝馬上召見馬懷素,認為這是明顯的事,為何還要把告密者找來。

  可是,馬懷素還是秉公執法,他實在找不出崔貞慎有犯罪的證據。

  崔貞慎不久就恢復了自由之身。

  結果,在所謂「正義忠臣」的領袖魏元忠被趕下宰相的寶座,另外產生了兩名流放者之後,這件事情總算告一段落。

  張易之等人計劃算是成功了,只是魏元忠沒有被殺,只遭到左遷,使他們不滿。不知為什麼,心裡老充滿著莫明的不安。

  由於他倆的誣告,失去情夫的太平公主,始終像塑像似的不發一語。

  對瞭解太平公主性格的人而言,這的確是可怕的沉默。

  武氏一族及朝臣對二張的態度,比以前更殷勤。

  在這樣的潮流中,惟有宋璟一人,昂然抬頭挺胸。

  自然,宋璟也就成了二張的眼中釘,往後經常在則天皇帝面前中傷宋璟。可是皇帝也看得出來這是誣告,所以宋璟也沒有發生什麼問題。

  十月八日,聖駕從長安出發,二十七日到達洛陽。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