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王昭君 | 上頁 下頁 |
六五 |
|
那些第一次出塞的漢地學士匠人登上狼居胥山放眼望去,不禁由衷讚歎:多美的土地呀!肥厚的黑土上覆蓋著綠絨絨的草毯,滾滾流淌的盧朐河散發著原始的氣息,向南望,茂密的大山林莽莽蕩蕩,連綿起伏,無數紅松、落葉松、白松拔地而起,沖向天穹,一陣悠遠的虎嘯聲衝破林莽,劃過天際,響雷一般滾踏而來,一位學子忍不住高聲吟誦起司馬相如的《上林賦》: "……崇山矗矗,龍從崔巍,深林巨木,嶄岩參差……其南則隆冬生長,湧水躍波……其北則盛夏含凍裂地,涉冰揭河……緣陵流澤,雲布雨施,生貔豹,搏豺狼,手熊羆,足野羊,蒙 蘇,絝白虎,被斑紋,跨野馬……流離輕禽,蹴履狡獸,轉白鹿,捷狡兔,逸赤電,遺光耀,追怪物,出宇宙……" 他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覺得心中不斷升騰著磅礴的氣勢,奔湧著一股股奇思妙想。 "我們要在這裡建一座前所未有的都城,它應該有著無與倫比的丰姿和造型,不同於天下任何一座城市……" 與此同時,另一些隨王子出塞的有識之士凝視這無邊無沿的黑土地,極力倡導匈奴單于應"勸民農桑,在水之邊,就耕良田,廣為農業"。他們說,既然單于決意建造城池,與民安居,便一定要大興稼穡,給民以耕牛,計口授田。 伊屠知牙師則與韓昌將軍並幾位淵博智慧的漢地學子們根據匈奴的國情,著手完善各種典章制度,比如立官制、協音律、制禮儀、定律令、改天象等等,這是最為艱難複雜的,王子不贊成全套照搬大漢的模式,"匈奴要有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制度。"伊屠知牙師認為中原漢朝那禮儀煩瑣呆板的制度實在不值得匈奴模仿,遊牧民族要保留自己那簡單明快極具活力的風格。比如,遊牧部族的君臣關係單純得多,臣見了君王不必行三叩九拜大禮,以及那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禮法,約束得人難以喘息,不,匈奴要保持自己的活力和朝氣,我們建立典章禮法不是束住自己的手腳。 於是,漢人們不懂小王子究竟要做什麼,他到底要將匈奴人引領向何處? 有一點,漢人與王子取得了共識,那就是廢除匈奴的奴隸制。當時,王庭以及左右地的大小部落裡都充滿了在以往戰爭中俘獲的人,他們淪為匈奴貴族的奴僕,一旦為奴,便世代不得翻身,子子孫孫依然是奴隸,他們幹著繁重的活計,在草場上放牧牛馬,貴族們可以任意買賣他們和處以各種嚴酷的刑罰,甚至鞭打至死。匈奴的法令有"故意傷人者和砍人傷口達一尺長者,處死"。但奴隸不能算人。法令也明確規定諸王高官們不得欺辱和強奪看中的部落女子,可女奴們仍然受男主人的侮辱或在他們醉酒後將其隨意轉送給他人,匈奴的法令不保護女奴們。在如今的和平富饒的匈奴帝國裡,唯有那些可憐的奴僕們依舊過著朝不保夕的悲慘生活。 小王子認為,這些奴隸們,他們中有東胡人、烏孫人、月氏人、漢人、大宛人等,這些人世世代代在匈奴生活,講著匈奴的語言,在匈奴的土地上生兒育女,連長相也與匈奴人一般無二了,我們為何不能還他們自由呢?我們有廣闊的草場和肥沃的土地,為何不能讓他們擁有自己的牛羊馬匹,在自己的土地上種稼穡,收穫富足和希望呢?在今天的匈奴國裡,還常常發生奴隸逃亡和某個憤怒的奴僕殺死主人後,自己也被吊起來抽打得體無完膚的悲劇。"只要還存在著奴隸制,匈奴就永遠不會獲得真正的和平!"伊屠知牙師慷慨激昂地說。 小王子帶回了這樣多的新玩意兒,令匈奴諸王目不暇接,當他們從最初的驚愕裡清醒過來,開始逐一地細想他的新觀點新措施。他們驚詫地張大嘴巴,天父呵!他要把匈奴引向何處啊?!以且莫車、囊、且麋胥等王子為首的一群諸王高官們在議事堂上七嘴八舌地對單于說: "他要匈奴人修築漂亮城市,耕田種桑,想想吧,求取宮室房屋的高大華美,必定耗盡民力;在田間勞作,必定使人疲累不堪,長此下去,匈奴人就會荒廢騎術和投射的本領,在強敵來襲時,如何保衛自己呢?" "建造一座大城將自己圍起來,這就是漢人所說的作繭自縛,戰爭襲來時,我們只能拼死守護自己的家園,而不忍在潰敗時棄城而逃,匈奴人是不以逃跑為恥辱的,祖先們傳下的習性就是廣闊的草原到處是家,遊牧人用不著為一小塊土地斤斤計較。可我們如果有了城市,有了田地,一切就不同了,我們這顆遊牧人的心就要變得跟中原漢人一模一樣,土壤和城市成了身上的肉,身內的血,半點兒也割捨不得。" "想想吧,那些漢地的東西有什麼可令匈奴人羡慕的?漢朝贈的繒絮做成的衣服,穿上在草棘叢中騎馬奔跑,不到兩個來回,就已破損成碎片,它們完全不如我們的皮衣裘襖堅固耐磨;漢人吃的谷米稷飯,進到口中軟綿綿的,哪有乳酪畜肉嚼起來有滋味?重要的是那東西吃下去根本不長力氣,若我們以此作為種族的食物,匈奴的男兒將不再身軀長八尺有餘,腰大六七圍;女人也不再豐滿健碩,生育出一茬又一茬黑松林般健壯的兒子。看吧,男人全成了漢地的瘦弱細面的書生,而女人則變做只會嚶嚶啼哭、風一吹就倒的漢地嬌小姐。" "他讓匈奴人也學會那煩瑣的方塊漢字,然後去讀一摞摞的竹簡,那些漢人造的教義和詩文對我們有什麼用呢?那些玩意兒生澀難懂,比騎馬射箭複雜得多,難道要我們放棄喜愛的射獵生活而整日搖頭擺腦地念念讀讀嗎?" "他還想把奴僕們全都從我們的帳幕裡放出去,給他們自由!" 這是匈奴貴族們頂頂不能接受的,他們用更高的聲調對大單于嚷著: "天父在上,奴隸們是匈奴在歷次戰爭中付出了多少精壯武士的生命後才獲得的,他們理應世代做匈奴人的牛馬!" "就算我們在長久的和平里忘記了傷痛,還奴隸自由,誰來給我們放牧馬群呢?還有那數不清的牛羊,難道要右賢王你親自去執牧鞭嗎?要左谷蠡王你趕著牛群在烈日下走行嗎?要大單于你自己去放養那數百匹駿馬嗎?要美麗的甯胡閼氏天不亮就走出穹廬去擠羊奶、熬煮奶食嗎?四方鄰國都會嘲笑匈奴的,'瞧呵,匈奴王庭衰敗成什麼樣子,單于和貴族們竟幹起這等粗重的活計,他們完了!'然後,這些小國,這些我們平日根本不放在眼裡的鮮卑、堅昆、丁零、呼揭、烏桓全都像分食的鷲鳥一樣來侵襲匈奴。" "給奴隸自由意味著喪失大單于和匈奴貴族的尊嚴!" 大單于陷入了沉思,諸王的話並無道理,可伊屠知牙師似乎也很對。複株累單于失去了判斷力,他內心承認自己作為一個君王,遠沒有他父王呼韓邪單于的睿智和洞察力,但是,此時,匈奴是他的,他必須迅速地判明誰是誰非。 回到穹廬,甯胡閼氏正在翻看小王子帶回的那些竹簡,看到走來的大單于,她露出恬靜溫暖的笑容。 "閼氏,這上面的詩書文章對匈奴人來說,都是很有用的嗎?" 聽到單于如此發問,甯胡閼氏的臉上展現出驚訝的神色,"大單于,古人雲:書中自有黃金屋,這些竹簡上既有聖人的教義,也有古時賢明帝王的治國之道,還記載了那些暴虐的君王是怎樣因為德政敗壞而最終亡國。您看,這摞竹簡就是大漢武帝時的太史官司馬遷著寫的《史記》,這是一部關於華夏族發展的歷史,敘述了黃帝到大漢武帝數千年間發生的所有事情,共一百三十篇文章,寫歷朝歷代的興衰,還寫了很多王、侯、將、相,給他們立傳,記述了他們的功與過,讀這些難道對匈奴人和單于您沒有用嗎?" "閼氏……"大單于無言以對。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