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王陽明 | 上頁 下頁
一七


   §第二節 文武雙全 詩才超凡

  正如王陽明十五歲所言:「武舉之役,僅得騎射搏擊之士,而不可以收韜略統馭之才。」這句話是為了批駁現實中的武官只有「騎射搏擊」的才能,而不注重「韜略統馭」智的培養。所以,王陽明一直提醒自己要雙方並重。在上一節裡,王陽明的雄才韜略表現得淋漓盡致。其實王陽明打仗時也是勇猛異常,常衝鋒陷陣在最前方,特別是陽明射箭,百發百中,讓眾人讚歎不已。在生擒甯王朱宸濠的戰役中,就曾一箭射掉甯王的大刀,讓欲自刎的甯王也暗暗佩服王陽明的箭術高超。

  王陽明不僅有統帥千軍萬馬的才能,更善於將所情所感溢於文筆之間,寫成詩文。他十一歲時替祖父作的兩首詩,就使眾人驚歎,表現出超凡脫俗的詩才。

  二十一歲時,又與文人魏瀚等同結詩社,潛心研究詩文的辭章,語句,後來又與當時文壇「四傑」——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同學習古詩文。有時討論得正激烈,王陽明詩興大發,隨口吟來,語言,平仄都恰到好處,往往贏得眾人的一致好評。王陽明一生著作盛豐,詩文多仿古體詩文而著,包括賦騷多首,也有仿唐詩絕句。

  難怪王陽明的摯友湛若水,曾總結了王陽明的五大愛好,稱之為「五溺」:

  「初溺于任俠之習,再溺於騎射之習,三溺于辭章之習,四溺于神仙之習,五溺於佛民之習,正德元年(1506),始歸正于聖賢之學。」

  湛若水的「五溺」把王陽明一生的追求都寫了出來。王陽明正是在詩、武、學這幾方面不斷努力,且頗有造詣。

  下面,將針對王陽明的幾首佳作具體分析,讓讀者能真正感受到他詩文的誘人魅力。

  在講詩文之前,先向讀者朋友澄清一些知識。既然王陽明擅長詩文中的賦、騷、絕句,那麼什麼是賦、騷、絕句呢?為了便於讀者理解詩文,這裡只作簡單介紹。

  賦,正如古人所雲「賦者鋪也,賦者敷衍。」

  「非詩非文,亦詩亦文。」也就是說,賦多作為一種單獨的文體,採用鋪陳的手法,通過直接敘述描寫而達到詠物抒情的目的。根據發展階段的不同,賦又分為騷體賦,散體大賦,詠物小賦。歷史上荀子是第一個寫賦的,楚國的宋玉為賦體文化奠定了深厚的基礎,而以賈誼的《吊屈原賦》為代表的漢賦是歷史上最有名氣的,取得的成就也最大。

  騷體,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在《離騷》中表現出來並淵遠流長。它通過比興的手法,採用大量神話、傳說為素材,和現實世界組成一個雄偉壯麗的幻想世界,來反映現實,揭示詩人的內心世界,充滿了積極的浪漫主義色彩。後人常常用「風騷」(《詩經》中的《國風》,屈原的《離騷》,分別代表現實主義,浪漫主義風格)來總稱文學。

  絕句,是唐代格律詩(律詩,絕句)之一。格律詩在篇幅上講究「字有字定,篇有定句」,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每句五言或七言。在聲律方面講究「一句之中,平仄相間;一聯之中,平仄相對。」律詩分為首聯,頷聯,頸聯,尾聯,絕句中無對仗者,似截律詩首尾兩聯;若全部對仗,似截首尾兩聯。在韻律方面,格律詩講求「偶句押韻,一韻到底。」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便是七言絕句中的佳作。「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下面,讓我們具體看看王陽明詩句的魅力所在:

  1.《歸越詩三十五首》之一

  十年塵海勞魂夢,
  此日重來眼倍清;
  好景恨無蘇老筆,
  乞歸徒有賀公情。

  解析:這首詩是王陽明初入仕途,中得了個閒職,終日無所事事,內心沉鬱難舒,來到錢塘西湖散心,心胸豁然開朗,不由想起白居易,蘇東坡等人不計個人得失,更不自暴自棄的形象,再度燃燒起對人生的理想與熱情。表達了對前途雖然風雲不測,但卻非常自信的情感。

  2.《芙蓉閣》

  青山意不盡,
  近向月中看。
  明月歸城市,
  風塵又馬鞍。
  岩下雲萬重,
  洞口桃千樹。
  終歲無人來,
  惟許山僧住。

  解析:這首詩是一首五言律詩。其中前四句中看,鞍相押韻,後四句中「樹」,住相押韻,朗朗上口,既易讀來又易體會。又用「青山」、「近向「;「明月」、「風塵」等鮮明對比,刻畫出詩的意境。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