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文天祥 | 上頁 下頁 |
二九 |
|
§第九章 零丁洋裡歎零丁 文天祥被押到了元軍主帥張弘范的大營前,押解文天祥的將官囑咐他說:「見到張主帥,必須下跪。」 文天祥驕傲地說:「當年我會見伯顏、阿術都不曾下跪,今天我也絕不會下跪的!」 元軍將官非常吃驚,大聲喝問道:「哪裡有不跪的道理?」 文天祥覺得不屑同他講道理,便爽快而乾脆答道:「寧死也不跪!」 元軍將官無計可施,只得去請示他們的元帥張弘范,並一再要求把文天祥殺了。張弘范曾在臨安皋亭山大營中見過文天祥,並領教過他那寧死不屈的英雄氣概,他知道自己無法使文天祥屈服,而自己又無權宰殺這位宋朝的宰相、樞密使,只得對手下說:「殺了他,反倒成全了他的忠義之名,不如以禮相待,以顯示我的寬宏大量。」 因此,張弘範讓人將文天祥帶到大帳中,並親自為他解下繩索,然後裝出一副彬彬有禮的樣子說:「文丞相請坐,請坐,咱們來談點正事。」 文天祥堅定地說:「要殺則殺,我跟你可沒有什麼話可說的。」張弘範並不氣惱,只是一個勁兒地盡挑好話來說:「不,不,文丞相,你誤會了,我並不想殺你」 「那你就是想圖得一個愛賢惜才的虛名吧!告訴你,辦不到!」文天祥不等張弘範說完,就一語道破了他的心機,並且嚴厲地說:「你不殺我,我就自殺,給我一把劍!」 「想死,哼!沒那麼容易!」張弘範急不擇語地說,顯然他有些不耐煩了。 「張弘範,你也是一個漢人,如今卻幫助元軍攻打大宋,如此叛臣逆賊,將來你有何面目去見你的列祖列宗!」文天祥滿腔怒火驟然爆發了出來,大罵這個蒙古漢軍都元帥。 張弘範氣憤已極,但又不好發火,只好先將文天祥關押起來,並從俘虜中找來文天祥以前的隨從,繼續服待他。張弘範想:別看現在文天祥強硬,應該慢慢會軟下來,過些日子攻打隋山,還得要讓文天祥出面勸降張世傑呢!於是張弘范對文天祥嚴加防範,將他關押在一艘四周都佈滿了元軍的海船裡,而不敢把他囚在潮陽。張弘范一手作進攻隋山之準備,一手厚待文天祥,以圖到時候讓文天祥出面去勸降張世傑。 祥興二年(1279年)正月初六,張弘范指揮水軍從潮陽進發,取道海上,準備攻打隋山。關押著文天祥的海船一同前往。 十二日,海船經過珠江口外的零丁洋,文天祥聽到這個地名,眼望著無邊無際的大海,想起了祖國山河的支離破碎,自己的孤單無奈,思潮澎湃,百感交集,他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於是提筆揮灑,寫下了下面的這首著名的七律《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飄搖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歎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寫完這首詩,他面對大海,一面反復吟誦,慨歎大宋河山的淪亡以及自己的孤單身世;一面想快到隋山了,元人還將會耍出各種新的花招,但自己抱定一個信念,寧死也不屈服,決不變節投降。 第二天,張弘範率軍到了隋山,他知道張世傑領導的南宋水軍實力較為強大。雙方交戰,元軍取勝不是很有把握,因而就想不戰而得隋山。於是張弘范大力推行勸降張世傑的活動。得知軍中有一位軍官是張世傑的外甥後,就派他連續三次去張世傑大營那兒勸降,可是張世傑也和文天祥一樣是南宋的忠臣,他怎麼又會降元呢! 張弘範並不死心,又想叫文天祥寫信勸張世傑降元,自己想直接去找文天祥,又恐怕遭到拒絕,面子上過不去,就派了一個姓李的元帥去見文天祥。 得知李元帥的來意後,文天祥氣憤之極,反問道:「我不能保衛自己的父母,卻教唆別人也背叛父母,你說這可能嗎?」 李元帥被反問得啞口無言,不知說什麼好,可又不好回去向張弘范元帥交待,就死磨硬泡地叫文天祥寫點什麼,以便自己帶回去交差。 文天祥揮筆錄下昨天寫的《過零丁洋》一詩,交給李元帥,讓他帶給張弘範,並且堅定地說:「轉告你們的張弘范元帥,這就是我的正式答覆,也就是我的態度!」 李元帥無奈,只好拿著詩灰溜溜地向張弘範交差。 張弘範一看,發出了由衷地讚歎:「好人,好詩!好人,好詩!」 進攻隋山的戰鬥終於打響了。戰鬥從正月十三日起,一直到二月初六,兩軍對壘長達22天,戰雲彌漫,殺聲震天,這是中國歷史上空前的大海戰。文天祥目睹了整個戰鬥經過,焦慮與悲痛時時籠罩著心頭。 張世傑的艦隊有船一千多艘,而且多是大型海船,官民將士共有20余萬人,許多將領身經百戰,士兵們背水一戰,士氣極高。而元軍大小船隻一共才500艘,其中還有200艘一開始就迷了路,沒有趕到。 元兵又不習慣海上作戰,困難重重,說起來宋軍獲勝的希望是很大的。 然而,由於張世傑指揮失誤,坐失戰機,元軍的艦隻趁著漲潮的時候,突然向張世傑的海軍攻擊,雖然宋朝海軍英勇頑強,但還是抵抗不住元軍有組織的猛烈進攻,軍民傷亡極大,眼看敗局難以挽回,張世傑便決定派人把皇帝接到自己的艦船上來,準備突圍,保存實力,以圖東山再起。 皇帝座船較大,又緊緊和別的船隻結連在一起,突圍不出去。不能眼看著靖康故事的重演,也不能使皇帝落得和先皇一樣的命運,陸秀夫決定和皇帝一起殉難。他首先叫妻子兒女跳海自盡,又回頭對皇帝說:「國事至此,陛下應當殉國。德皇帝被俘,受辱已甚,陛下不能再受辱了。」說罷即背負9歲的皇帝蹈海壯烈犧牲。 楊太后知道皇帝殉國,萬分悲慟,也跳海自盡了。 不少大臣、宮女也都紛紛跳入海中。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