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文天祥 | 上頁 下頁


  這篇禦試策還有一段精彩的議論。題目中指出對策用詞要「勿激勿泛」,也就是說,既不要措詞激烈,危言聳聽;也不要泛泛而談,言之無物。文天祥對這幾句話非常反感。他寫道:「臣等嘗恨無由以至天子之庭,以吐其素所蓄積,幸見錄於有司,得以借玉階方寸之地,以正臣等披露肺肝之日也。方將明目張膽,謇謇諤諤,言天下事,陛下乃戒之以勿激勿泛,夫泛固不切矣,若夫激者,忠之所發也,陛下胡並與激者之言而厭之邪?厭激者之言,則是將胥臣等而為容容唯唯之歸邪?」這說明文天祥主張議論要尖銳潑辣,擊中要害,認為這是臣下忠心的表現,實際上是要求皇帝採納逆耳的忠言,重視社會的公論,不要厭惡大臣的犯顏直諫。他還說:「然則臣將為激者歟?將為泛者歟?抑將遷就陛下之說,而姑為不激不泛者歟?」

  這幾句與其說是對皇帝的反問,無寧說是提出了抗議,在廷試中居然敢於詰問皇帝,反映了文天祥的剛直性格和對國家的耿耿忠心。這些事實也反映了文天祥參加進士考試,獵取功名不是唯一的目的,他所切望的是皇帝能採納他的主張,使政治清明、社會安定、國家強盛。

  文天祥的這篇《禦試策一道》的確是一篇優秀論文,體現了他在哲學和政治方面的思想觀點。文章直言論政,從自強不息、改革不息的觀點出發,向朝廷提出了不少建議,對朝廷的缺點和錯誤也提出了善意的規勸。文章有理有據,切中時弊,提出了對策,顯示了文天祥的滿腔熱情,非凡的膽量和出眾的才華。

  考完之後,考官開始閱卷,試卷上的姓名是密封的,看完後排好名次。幾天後,被錄取的試卷送到理宗手裡。

  宋理宗一份一份地閱讀著,按照當時的規矩,被錄取試卷的順序,是以成績高低排列的,文天祥的卷子被列在第七。

  當宋理宗讀到文天祥的策論時,他連連拍案叫道:「妙,妙,寫得好,切中要害,國事的確是被一些糊塗官吏給弄糟了。」

  理宗本是個不學無術的昏君,國家形勢的每況愈下,他有直接責任。但這次從出禦試策題目,到選取進士,他偏偏耍了個花招,想要掩人耳目,讓大家認為皇帝是英明的,而國家不景氣都是昏官太多所致,所以如今要選些有膽識的人來做官。文天祥的文章,之所以被理宗看中,原因就在這裡。而主考官王應麟則是南宋的著名學者,他仔細讀了文天祥的文章後,也讚歎不已,對理宗皇帝說:「這篇策論文格調高古醇厚,猶如歷史的明鏡,作者的忠肝義膽猶如堅硬的鋼鐵磐石,我為皇上獲得這樣的奇才而恭賀。」理宗急切地問:「他是何方人氏?這篇策論理應排第一,怎麼排在第七呢?」

  王應麟一聽,正中下懷,因為在評卷時,他提出此卷應為首卷,卻遭到其他人的反對,現在天子提出點為頭名,他為何不樂!忙說:「我等有眼無珠,不識金玉,罪該萬死。」

  王應麟於是打開密封條,「文天祥」三個字躍入眼簾。

  理宗覺得十分吉利,笑道:「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於是,他拿起御筆,在文天祥的卷子上寫上四個字:「頭名狀元」。

  公佈進士名單的日子終於來到了。這天,集英殿裡熱鬧非凡,大小官員及考生都等候著皇上駕到宣佈結果。理宗來了,登上大殿,親自唱名:「頭名狀元——文天祥,第二名」

  待二名榜眼、三名探花這三鼎甲的名字唱完,理宗皇帝又親自賜給這三人袍笏,再賜禦饌。然後,讓他們披紅戴花,騎上高頭大馬,在眾人的簇擁下,走到繁華的街道上。路旁擠滿了黑壓壓的人群。從人們的眼神中,文天祥看出了百姓對他的期待。此時,他除了榮耀和激動的感覺外,更多的感想是:今後要為國家、為百姓轟轟烈烈地幹一番事業!

  文天祥在這次考中的569名進士裡名列第一,真是件不容易的事,儘管弟弟這次沒有考取,父親也無比興奮。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正當他準備為國施展才華的時候,陪同他前來考試的父親不幸患急病在臨安去世。這是多麼沉重的精神打擊啊,文天祥失去了父親,更失去了一位嚴師,他傷心得幾乎要昏厥。按照封建社會的陳規,父母亡故,兒子需守孝三年,文天祥當然不能例外。在一個陰雨天,他和沒有考中進士的弟弟文璧護著父親的靈柩回鄉去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