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秦始皇 | 上頁 下頁
二二


  丞相、御史大夫、廷尉等都說:「過去五帝管轄千里見方的地區,在這個地區之外的侯服、夷服,有的朝貢,有的不朝貢,天子不能控制。現在陛下調遣義軍,誅暴討賊,平定天下,四海之內,設置縣,統一法令,這是從上古以來所沒有過的,五帝也望塵莫及。我們認為:『古代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高貴。我們冒死獻上尊號,稱王『泰皇』。天子之命稱為『制』,天子之令稱為『詔』,天子自稱『朕』。」

  秦王政說:「去掉『泰』字,留下『皇』字,採用上古表示地位稱號的『帝』,叫作『皇帝』。其他可照上述意見。」然後下達命令說:「我聽說遠古帝王有稱號,我不採取這種做法。從此以後,我是始皇帝。子孫後人用數計算,從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襲無窮。」

  於是,秦王政改稱為秦始皇帝,簡稱為始皇。成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帝。

  吞併六國,統一天下,始皇建立了以咸陽為首都的幅員遼闊的國家。但建立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在大臣之中都有著不同的意見。秦王政從歷史中看到分封的弊病使得政權分散,造成割據,結果促成戰爭不息,認為立諸侯如同樹兵,所以同意李斯的意見,決定建立郡縣制的中央集權制國家。

  首先,樹立最高統治者的絕對權威,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是皇帝。

  第二,健全中央集權組織。皇帝之下設中央政權機構,由「三公」分管(三公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分為左右丞相,為百官之長,協助皇帝處理全國的政務;太尉,為武官之長,掌管全國的軍事。

  御史大夫,輔佐丞相,掌管圖籍、奏章,監察各級官吏。

  「三公」之下設有「九卿」,「九卿」是具體掌管各方面事務的官吏。

  三公九卿對皇帝直接負責,皇帝對重大事務做最後的裁決。這就確立了皇帝一人大權在握,突出了中央集權制的特點。

  第三,健全地方各級行政機構。健全、推行地方的郡、縣兩級制的政權機構。分全國為三十六郡。後來由於疆域的不斷擴大和開發,以及郡制的調整,又增加了一些郡。

  郡設郡守、郡尉、監尉史。

  郡守為一郡的最高長官,總管一郡的政務。

  郡尉:掌管一郡的軍隊。

  監尉史:負責督察一郡的官吏和百姓。

  郡下設縣,縣下設鄉、亭、裡。

  由中央到郡縣的政權機構中的官吏,均由皇帝任免,實行俸祿制。皇帝的權威可以直達地方,從上到下對全國進行統治。

  第四,加強軍隊建設。軍隊是國家政權的主要組成部分。軍隊分為步兵和水兵兩種。軍隊的調動,以虎符為憑據,虎符掌握在皇帝手中。

  第五,統一法律。制定了一系列的關於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方面的各種法律,用以維護等級制度和秩序。在刑罰方面,以重刑為主。

  第六,用「終始五德說」確立秦的正統地位和神化皇權。向臣民灌輸皇權神授的神秘觀念,為了神化其政權,秦始皇還登泰山舉行封禪大典,其目的是說明他的政權建立是得到了天神地後的幫助和承認。在泰山上設壇祭天,以報天助之功叫「封」,在泰山下小丘梁父進行祭祀以示報地之功,叫做「禪」,以此表明秦的政權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至此,秦始皇從軍事、政治、思想三方面真正徹底實行了統一天下,惟皇獨尊的局面,同時,也為他以後的專制、暴虐奠定了基礎。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