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秦始皇 | 上頁 下頁
二〇


  §第六章 君臨天下

  各國俯首稱臣,並未滿足秦王政的野心。他的目的在於統一天下,創建帝業。

  燕國太子丹清楚秦王政的為人,在合縱抗秦被破之際,孤注一擲,派荊軻行刺秦王。太子丹派使者拜見秦王,表示願意獻出燕國的軍事地圖及秦國匿藏在燕國的逃將樊於期頭顱。目的有兩個:一是說明燕國真心稱臣,二是要求秦國不再攻打燕國。

  秦王政同意了,但給期限三個月。

  三個月期限到了,武藝高超、膽識過人的荊軻帶著樊於期的頭顱和藏有浸毒的匕首的軍事地圖來拜見秦王,準備在秦王察看地圖時用匕首刺死他。但由於外國使臣進見時不准攜帶兵器,而秦王政身佩長劍且武藝高強,荊軻功虧一簣,失敗被擒,秦王下令肢解荊軻後,將其屍體巡行示眾。

  秦王政這次險些兒被刺殺,惱羞成怒,派王翦、辛勝率兵進攻燕國。燕軍與自封代王的趙公子合力抗擊,在蜀水西邊與秦軍激戰。最後,秦軍攻佔了燕國薊城,摘取了燕太子丹的首級,燕王向東邊逃跑,聚集遼東兵力,在那裡稱王。

  秦王政二十二年春,秦將王賁率10萬大軍圍攻魏國的大樑城。大樑的堅固天下聞名,再加上城內糧食一直屯積充裕,尚有10萬精兵把守,曾有過圍城兩年不能攻克的記錄。

  王賁估計硬攻取勝的把握不大,仔細觀察了城外的地形後,決定用水攻。他下令用6萬名士兵挖掘大河的堤防,不到幾天功夫,河堤挖通,氾濫的河水像萬馬奔騰,三面湧向大樑,數百里範圍內的農村田園變成澤園,無數的生命和財產埋葬在水底。

  大樑城內水深逾丈,民眾都爬在屋頂上,而且水勢還不斷上漲,幾十萬居民無以為炊,這時候貧富不分,沒幾天全斷了糧。

  魏王含淚召開了會議,唯一能維持生存的地方,只有王宮了,地勢高,樓臺亭榭也高,但宮殿之間的連絡都要靠舟艇了。

  「臣不甘心,真的不甘心,城內有10萬精兵,囤有三年糧食,不發一箭,不折一兵,就這樣投降!」

  有位文官如此喊。

  「10萬精兵全站在屋頂上了,三年糧食也早喂了魚蝦,再過幾天,大人恐怕像今天這樣喊也喊不動了!」一位武將取笑他。

  眾人議論紛紛,有人差點兒要打起來,衣服濕了沒得換,開完會後無處休息,家人都在屋頂上餓肚子,大家再也不管什麼朝儀不朝儀!

  最後,還是魏王哽咽著下結論:

  「寡人不德,罪及臣民,如今只有出城投降一條路了!」

  於是,魏王出降,魏國正式滅亡,秦盡收魏地。

  在兼併魏國的同時,秦將李信及蒙恬率20萬大軍南進伐楚。

  李信收平輿、蒙恬攻寢城,大破楚軍。

  李信又攻郢城、鄂城,一路勢如破竹,便有了驕傲之意,他笑著對部下說:「王將軍曾言楚軍強悍,依我看並不怎麼樣,這幾個月來殺得都不過癮,蒙將軍仿佛也沒打過硬仗,等我和他會師城父,直搗楚都,才教楚人知道我李信的厲害。」

  「將軍不可太過輕敵,」一名部將說:「項燕所統率的楚軍主力尚未趕到,否則會有一場惡戰。」

  「楚軍早被我們殺得聞風喪膽,百里之內都沒有敵人影蹤了。」李信騎在馬上哈哈大笑。

  10萬大軍分作三路在崎嶇的山路上艱苦地行進,遠遠已看見城父的城牆。

  探騎回報,城父內的楚軍早已撤走,城內百姓聽說秦軍來到,紛紛準備勞軍。蒙恬部隊的探騎已抵達城父,主力尚在60裡以外。

  「看吧,事先我就說過,我會比蒙恬先到的!」

  李信得意地說。

  他和眾部將下馬,檢視在山區中的部隊。

  「將軍,部隊今晚進城還是在城外紮營?」裨將前來請示:「部分進城,部分在外紮營,警戒較容易些。」

  「今晚只派少數前站部隊進城,要民眾準備迎接事宜。行軍多日,軍容不整,楚國民眾見了有損軍譽,今晚在山區紮營,明日整頓好後,以入城式進城。」

  「那現在我就傳令各部,就地築壁宿營。」裨將說完就要走。

  可李信叫住他說:「目前見不到敵蹤,部隊行軍勞累,而且明天天一亮就要進城,築壁之事就免了吧。」

  按照秦軍律,軍隊休息宿營,哪怕是幾個小時,都要伐木築壁,設置障礙物,以防敵人偷襲。

  但是到了半夜,突然鑼鼓喧天,號角聲、喊殺聲漫山遍野,不知殺出了多少楚軍。秦軍從睡夢中驚醒,展開一場混戰,秦軍完全失去指揮聯絡,天亮後所剩的已不到3萬人,退據幾個山頭抵抗。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