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努爾哈赤 | 上頁 下頁
一九九


  想到這些,努爾哈赤感到非常興奮:但是,甯遠一戰,兵敗負傷,他一直懷恨在心。總想有朝一日,再率領八旗子弟,揮刀躍馬,去叩關攻明。

  可是,如今一病不起,背瘡疼痛難忍,恐將不久于人世,真是心有餘而力不濟了!

  努爾哈赤感到唯一遺憾的,是立儲之事的不順利。想到這裡,他睜開雙眼,問道:「阿敏!代善和大妃還未來麼?……」

  一直守候在他身邊的阿敏,只得說道:「快了,估計他們快要來了。」

  努爾哈赤不由得長歎一聲:「唉!悔不該到清河……」

  話還未說完,只覺背瘡如火燒一樣疼痛,禁不住大叫一聲:「病死俺了!」

  接著,努爾哈赤便昏迷過去。過了一會,才蘇醒過來,喘息著說:「不知代善、大……大妃何時來到?只怕俺……俺等不到他們了!可以先立……詔書吧!」

  阿敏聽了,急忙拿來筆墨,努爾哈赤對他呶一下嘴,意思是讓他記下詔書。

  努爾哈赤說道:「俺死後,傳位於十四王子多爾袞,讓次子代善輔政。」

  阿敏記完,又送到努爾哈赤跟前,他看了一眼道:「好,好……」

  阿敏又從努爾哈赤枕邊拿過王璽,蓋上璽印,將它折迭好,放在努爾哈赤的枕下。

  此時,只見努爾哈赤氣息微弱,兩眼暗然無光,漸漸昏迷過去。

  八月十一日淩時,當他們的船走到瀋陽東四十裡的靉雞堡時,努爾哈赤終因背疽發作,與世長辭,終年六十八歲。

  船到瀋陽,大妃烏拉納喇氏,見努爾哈赤死去,她悲痛欲絕,泣不成聲。

  代善帶著眾兄弟,跪泣於渾河岸上,迎接努爾哈赤的屍骸。

  皇太極與阿敏、莽古爾泰經過一番密議之後,三人去找代善,提出汗位繼承問題。

  莽古爾泰首先說道:「這不需要推選了,父王已留下遺詔。」

  代善聽了,雖然心中有些猜疑,也不好明說。只得說道:「父王既有遺詔,就可以召集眾兄弟宣讀,遵照遺詔辦就行了。」

  於是,在努爾哈赤眾子侄面前,阿敏向大家宣讀了「遺詔」內容:「……傳位於八王子皇太極,並讓大妃烏拉納喇氏、小妃泰恩察、金泰三人生殉。」

  阿敏剛讀完,殿內頓時一片騷動。德格類、阿濟格幾乎同時喊道:「這遺詔可是真的?」

  阿敏拉著臉,看著大家說:「這白紙黑字,玉璽分明,哪裡能是假的!」

  此時,三王子阿拜忽然喊道:「這遺詔既是真的,應該有時間、地點,由什麼人執筆,在場有誰作證?」

  皇太極扭頭一看,見是阿拜。只聽阿敏說:「先汗王昨天夜裡讓俺代寫,有侍衛昂賽克作證,誰若不信,去問他吧!」

  德格類又大聲說道:「往日父王從未提到過皇太極儲位之事,這詔書實屬意外,怎麼能讓人接受!」

  十二王子阿濟格更是慷慨陳詞:「這詔書有詐,怎能服眾!」

  阿敏聽了,不禁大怒,說道:「俺受先汗王重托,你們竟敢褻讀遺詔,蔑視先汗王,是違逆犯上,該當何罪!來人,將阿濟格推出斬首!」

  兩旁近侍剛想上前,德格類突然站立起來,拔出腰刀,大喝一聲:「看誰敢來綁他!」

  阿濟格冷笑道:「假若詔書無詐,阿敏又何必大發雷霆之怒?」

  德格類又手揮寶劍,厲聲說道:「俺早聽說,父王在清河曾兩次派人要大妃和大阿哥前往清河,是誰把父王的命令壓下了?這又該當何罪?請阿敏向大家說清楚!」

  阿濟格又接著說道:「俺聽說阿敏昨天深夜與兩個人在密室裡計議了好長時間。請問:你們商議了一些什麼事情?能不能在這裡公開呀?」

  阿敏氣得臉上驟然變色,既不好發作,又不能解釋,何況內心也有些理虧。正當他左右為難,十分尷尬之時,皇太極卻站起來了,說:「父王在世之日,沒有立俺為儲,這是事實。但是,也沒有說過不立俺為儲的話。如今既有遺詔,蒙父王隆恩,傳位於俺,俺內心深覺愧疚!眼下,父王屍骨未寒,難道因為這汗位之爭,咱兄弟之間能骨肉相殘麼?果真那樣,父王能在九泉下心安麼?有鑑於此,請眾兄弟們還當以大金國社稷為重!」

  此時,莽古爾泰在旁,早已忍耐不住,拔出劍來,厲聲喝道:「誰再敢違抗遺詔,刀劍無情!」

  皇太極立即對莽古爾泰說道:「聖殿之上,不得無禮!」

  正說之間,那屋樑上竟然竄出兩隻肥碩的老鼠,在追逐著奔跑,發出「吱吱」的叫聲。在粗大的橫樑上,兩個傢伙竟交配起來。

  大家不由得愣神地看著,皇太極雙眉一皺,不耐煩地說道:「兩個畜牲,竟膽敢擾俺聖殿!」

  說罷,從長簡靴勒靴子裡拔出短劍一把,對著那兩隻正在交配的老鼠,將手一揚,忽聽慘叫兩聲,那短劍一下子穿透兩隻老鼠的肚子,牢牢地釘在梁木上。

  眾王于和大臣們見了,不由愕然。皇太極這個「殺雞儆猴」之法,嚇得眾人鴉雀無聲,他又假裝關懷地說道:「大家連日辛勞,暫且回去休息去罷!」

  當晚,皇太極將大貝勒代善請到府裡,又請來阿敏、莽古爾泰,四大貝勒兄弟在酒桌上談妥了皇太極登基典禮事宜。

  莽古爾泰說道:「遺詔上關於大妃與兩個小妃生殉事,什麼時間進行。」

  代善處在這時候,也不好反對,只得任憑皇太極他們決定了。

  次日,四大貝勒與四小貝勒會議,召來大妃烏拉納喇氏、小妃泰恩察、金泰。

  三個女人一聽說要她們生殉時,都不由得痛哭失聲,並對生殉流露出不滿情緒。

  皇太極對她們說:「這是先汗王的遺命,即使不答應,也是不可以的。有什麼要求,儘管提出來,一定滿足你們的願望。」

  大妃烏拉納喇氏,哭著對貝勒們說道:「俺自十二歲來到先汗王身邊,二十六年來,錦衣玉食,榮華富貴都已經歷。如今,俺也不忍離開先汗王,只得相從於黃泉之下。唯所顧慮的,是俺的三個兒子,阿濟格、多爾袞、多鐸,特別是兩個小的年紀尚幼,請諸位王子善待他們,勿使俺揪心於地下。」

  說罷,大妃烏拉納喇氏遂淒淒慘慘地自盡身亡,當時,年僅三十七歲。

  之後,兩個小妃泰恩察、金泰也相繼自盡。

  且說皇太極繼承了後金國汗王位,使後金進入一個新的大發展的時期。

  崇禎九年(1636年,崇德元年),皇太極去汗王稱號,改稱皇帝,改國號大金為大清,改族名女真為滿洲。崇禎十七年(1644年,順治元年)四月,清軍入山海關;十月,在北京建立了封建中央政權——大清王朝。

  皇太極即位後,一直在尋找安葬努爾哈赤的「吉壤」。

  崇禎二年(1629年,天聰三年),終於選定瀋陽城東二十裡,渾河北岸,「川縈山拱、佳氣鬱蔥」的石嘴頭山,即現在的東陵,作為努爾哈赤的葬地,尊稱「福陵」。

  努爾哈赤後來被尊為清太祖高皇帝。

  大清王朝的這位開國皇帝——努爾哈赤,是中國十六世紀末。十七世紀初,出現的一位傑出人物。

  在明王朝日益衰落腐敗的形勢下,努爾哈赤在遼闊的東北大地,躍馬揚刀,率領八旗子弟兵,縱橫馳騁,創建了驚人的業績,成為清王朝的開創者和奠基人。

  努爾哈赤是滿族的民族英雄。他在明朝萬曆十一年(1583年)起兵,在四十餘年的時間裡,先近後遠,先內後外,相繼統一了地處東北的女真族各部。使這個古老的民族——女真族,重新煥發了活力,朝氣蓬勃地再次崛起于祖國的東北。

  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各部,促進和加速了女真社會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發展。

  所以,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的過程,也就是滿族形成的過程。

  從此,滿族登上了歷史舞臺,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她為祖國的歷史文化發展,譜寫了輝煌的新篇章。努爾哈赤對本民族所做的巨大貢獻,也就是對中華民族的巨大貢獻。

  努爾哈赤是傑出的政治家。他有遠大的政治理想和抱負。

  他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創立了一套與女真社會生產力發展相適應的政治、經濟制度。

  他組織的八旗制度是個創造,把整個社會的成員組織成一個整體,集軍事、生產與政治於一個組織之內,並且凝聚成一股強大的精神和物質力量。

  努爾哈赤在創建後金的過程中,用改革的精神,不斷提出新方針、新措施,表現出政治家的氣魄和才幹。

  努爾哈赤是傑出的軍事家、戰略家。他的一生基本上是在馬上度過的。因此,軍事實踐,是他一生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活動。

  從起兵到去世,他參與和經歷的大小戰鬥不下百餘次;親自指揮的戰鬥,也有數十次。他領導的八旗兵,以狂飆之勢,席捲東北大地,曾幾度使明王朝的軍隊敗北。

  努爾哈赤一生所經歷的戰鬥,勝利居多,失敗極少,是當之無愧的「常勝將軍」。

  在努爾哈赤所從事的軍事活動中,雖然始終處在戰略的劣勢,但是,他總是能以弱勝強,以少勝多。他用兵大膽,善於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速戰速決,誘敵深入。他喜歡設伏圍殲,偵察用間。這都表明,他具有非凡的軍事才能和氣魄與膽略。

  但是,努爾哈赤畢竟是個歷史人物。在他身上,不可避免地存在著歷史的局限性。

  在戰爭中,努爾哈赤放任和提倡軍隊去掠奪財產、屠殺百姓。進入遼沈地區以後,努爾哈赤推行民族壓迫政策,強令漢民剃髮等,給遼東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

  但是,這些局限並不妨礙歷史給予他的肯定和讚揚。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