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謀聖張良 | 上頁 下頁
八七


  「陛下,辦法還是有的!」趙堯充滿自信心地說。

  沒想到一個嘴上無毛的初生牛犢,還能如此舉重若輕。

  劉邦雙目為之一亮,急忙問道:「愛卿有什麼萬全之策?」

  趙堯從容答道:「陛下可以為趙王任命一位丞相,這位丞相必須在朝中很有權威,剛正不阿,能夠令呂後、太子和群臣敬畏的人,這樣就可以保證今後趙王母子平安!」

  劉邦說:「不錯,我也是這樣想的,但是又不知該派誰的好?」

  「臣倒知道有一位好的人選!」

  「你以為誰堪當此任?」

  「臣以為周昌可以。」

  「說說你的理由!」

  「御史大夫周昌是個再恰當不過的人選,此人性格堅強,忠誠正直,敢說真話。日前在殿前敢據理力爭,呂後、太子當然對他感恩不盡,日後不敢不敬重他,所以臣以為只有周昌才是最恰當的人選。」

  劉邦高興地點頭稱是。

  周昌為御史大夫,趙堯只不過是他名下的副手而已。趙人方與公就曾私下對周昌評說過趙堯。他說:

  「你手下的的符璽禦史趙堯,別看他年紀輕輕,決非等閒之輩,你得留心著點,說不定他將來還可能取代你!」

  周昌不以為然地笑了笑說:「趙堯還嫩得很,不過會耍點小聰明罷了,一個刀筆吏而已,恐怕還不至於象你說的那樣吧!哈哈……」

  周昌耿直的言格和他處的重臣地位,畢竟沒有把趙堯這個乳臭未乾的小子放在心上。他做夢也未曾料到,這小子竟然繞過他,直踏丹墀,進逼君側,叩開皇上心扉,輕而易舉地提出一條為劉邦賞識的計策。既取得了帝王的賞識與青睞,又不露聲色地搬開了自己仕途上的攔路石。

  這種人太多了也不得了。

  皇上召見張良的消息,在他進宮之時就已經傳到呂後的耳中,她的頭腦裡嗡地一聲響了起來,心立刻象被一隻強有力的手緊緊抓住似的。她失海自己遲了一步,在剛得到皇上要廢立太子的消息時,她恐慌極了,束手無策。當時就有人對她說過:「留侯張良智勇雙全,最善於出謀劃策,再加上皇上又十分尊重和信任他,何不請他想想辦法!」後來聽張良推病,杜門謝客,不便打擾。如今皇上肯定是詢問有關廢立太子的事,請他去了,萬一張良支持皇上廢立的打算,那豈不就敗局已定了麼?於是呂後派出心腹之人前去探聽,最後也未曾聽到張良支持皇上廢立之事,才勉強放下心來。

  呂後並非弱者,她也並非坐以待斃的軟弱女子,要講魄力,要比心狠手辣,恐怕許多鬚眉男兒也自愧不如,遠非她的對手!於是,她靈機一動,急忙在她二哥建成侯呂澤的耳邊吩咐了幾句,只見呂澤立刻快步走了出去。

  張良辭別劉邦出宮,何肩已在宮外的車上等候他,於是他登車便往回趕。今天,他總算機智地表了個態,把皇上應付過去,不知劉邦領悟了沒有?從內心深處來說,他確實深深厭惡這種廢立之爭!快要出城時,馬車突然停下。何肩報告說:「建成侯攔路晉見留候!」

  張良一聽就滿肚皮的不高興,他真有點厭惡這幫皇親國戚,平日飛揚跋扈,仗勢欺人,一遇軍國大事,又束手無策,一事無成。呂澤平日鼻子翹到天上去了,擺出一副不可一世的國舅架子,今日攔車不問也知道是為什麼。於是,他對何肩說:

  「請回稟建成侯,就說張良病發,須即刻回家服藥,下次一定登門拜謝!」

  何肩下馬畢恭畢敬地把留侯的話轉告建成侯,可呂澤仍不肯讓道,死乞白賴地哀求說,有急迫之事請教留侯,無論如何也要留侯賞臉,下車到侯王府小息片刻,說著竟然跪了下來。

  前倨後恭是這類勢利小人共用的面具。

  何肩大驚,慌忙扶起。到了這個地步,大家都是侯王,平起平坐的人,何況人家還是國舅,自然高人一等,又屈身下跪,還要怎麼樣呢?能不見一面麼?

  張良不得已下車,同建成侯來到他的府中,摒退左右之後,呂澤直言不諱地說:「先生是陛下的謀臣,陛下對先生是言聽計從,可是如今陛下要廢立太子,這麼大的事,先生還能高枕而臥,不置一辭麼?」

  張良淡然一笑,一點也不著急地樣子,悠然自得地說:「當年在戎馬征戰之中,陛下多次在危急困難的時刻採納了我的計策,終於化險為夷,轉危為安……」

  呂譯說:「先生智勇,天下共知。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功蓋當世。如今廢立太子乃經國大事,望留侯善謀良策!」

  張良坦率地說:「今非昔比了,昔日是楚漢相爭,面臨強敵。而今天下安定,江山已屬劉氏,現在皇上要以他個人的情感好惡來廢立太子,那是陛下至親骨肉間的事,我們這些做臣子的,再多也幫不了忙。告辭!」

  張良站起身來,呂澤無論如何都不放他走,一定要他出一個良策。張良被他纏得沒有辦法,只好對他說:

  「這是一件很棘手的事,說實話,決不是憑一點嘴舌之功所能奏效的!」

  呂澤失望了,哭喪著臉哀求道:「留侯,我就以實相告吧,是呂後要我來求留侯,看在皇后和太子名下,請留侯一定想一個萬全之策!」

  張良默默地想了許久,給呂澤講了一個「商山四皓」的故事。

  劉邦得到天下以後,曾派人去請四位年高德劭的老人出來到朝廷做官。這四位老人是東園公、綺裡季、夏黃公和角裡先生,時稱「四皓」。東園公姓庚,字宣明,由於他在東園中居住,就因此以東園為號。夏黃公姓崔名廣,字少通,齊人,他一向隱居在夏裡修道,號曰夏黃公,另一位角裡先生是河內軹人,是太伯之後,姓周名術,字元道,京師號曰霸上先生,又稱為角裡先生。

  這四位老先生聽說劉邦要請他們上京都做官,就相約跑到商山隱居起來了,從此他們就被世人稱之為「商山四皓」。這四位老人為什麼要拒絕劉邦的邀請呢?因為劉邦少年時是個浪蕩子,沾染了許多流氓習氣。本來劉邦識才,善於用人,這是他比項羽強的地方。但是,在起事之初,他往往瞧不起讀書人,愛罵人,對儒生不恭敬,怠慢他們,甚至將他們的帽子取下來撒尿。

  這些惡作劇雖然後來已經不再發生,滿口髒話也逐漸減少,經過八年戎馬生涯和政治風雲的陶冶,劉邦已從沛公——漢王——皇上,登上了歷史的峰巔,畢竟不再是小流氓式的泗水亭長劉季了。但是他早期聲名不佳的劣跡,傳到儒生高士的耳朵裡。還是引起了對他的厭惡和反感,不屑與他為伍。雖然你貴為天子至高無上又怎麼樣呢?象商山四皓這些高士,仍然遠遠地躲開了他。他儘管可以逼得項羽這個「力拔山兮氣蓋世」英雄人物烏江自刎,但對「四皓」還是無可奈何。權力絕非無所不能的。

  於是,在商山傳唱著一隻《紫芝歌》,便是商山四皓高風亮節的心聲:

  莫莫高山,
  深谷逶迤。
  曄曄紫芝,
  可以療饑。
  唐虞世遠,
  吾將何歸。
  駟馬高蓋,
  甚憂甚大。
  富貴之畏人兮,
  不若貧賤之肆志。

  張良深知,四位老人藏匿深山,誓不為漢臣,也並非水火不進的花崗岩。其實,他們需要的是理解和尊重,他們對於知遇之恩仍是感恩不盡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