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老子傳 | 上頁 下頁
一一八


  接下去,徐甲學著老聃先生以往的樣子,把天道學說的內容大概地作了介紹;把道體的無狀之狀作了描述;把天道落實到人生層面、政治層面時所產生的人德、政德作了講解;把天道創生萬物以及它帶著自己特性往物界落實時所表現出的規律作了闡明。在場的聽眾無不感到此種學說新鮮,獨到,上合天理,下合人情;無不感到徐甲是個新出現的能說能講的人材。

  店主人劉老頭高興地站起來說:「好!徐傳士已將五千言的道德學說講解完畢;現在請十七畫先生向聽眾進行講演!」

  話音剛落,幾個店員半是攙著半是護擁地陪同老聃先生走進屋來。

  看到一個手持拐杖,半掂半拄的白胡大仙一般的老人走來,場上的聽眾一下子轟動了。「咦,我的娘哎,我說十七畫先生是個啥樣的人哩,這不是個風度不凡的老爺爺嗎?」大家張大眼睛夠著頭看。後邊看不清的,乾脆從蒲團子上站了起來。有的還從後頭跑到前邊去了哩。

  「坐下!坐下!請各位坐好,好讓十七畫先生給咱們演講!」

  劉老頭笑著,朗聲地喊著,用雙手往底下按著手勢說。

  聽眾重新坐好。徐甲離開麻紮,給先生謄出座位,自己在書幾北邊的蒲團之上坐下。

  老聃先生在書幾後面麻紮之上穩穩坐下。他,親切,祥藹,逸然,大懷,清雅之中透出一點風趣。這居於平凡而不平凡的風度一下子使在場的所有聽眾悅然起敬起來了。

  「感謝諸位光臨。感謝諸位歡迎我傳道。」老聃先生開始說,「既然劉君(指劉老頭)邀我給諸位講道,我就講講,哦。」說到這,吸溜一下嘴。他牙齒已經全部脫落,說話不如早期那樣伶牙俐齒,但是仍然清楚,明白,字音真切。正因牙齒全部脫落而不是部分脫落,正因脫落之後牙床齊截,排氣仍然勻稱,所以說話和原來大致一樣。不同之處就是如今在說話停頓,一時沒有想起下句是什麼的時候,好加上個閑字「哦」,並且吸溜一下嘴。然而當他的話說到熟口時或是激情上來的時候,那個「哦」字就和吸溜嘴一起不見了。

  「關於道德著文已有徐甲作了講述,我不打算再去重複。」老聃先生接著說,「下面,我想按照這五千多字的著文中所涉及的德政,說說以德治國和以智以苛治國的問題。以德取天下、治天下,人心悅服,天下長治久安;以苛取天下;治天下,狂風不能終朝,暴雨不能終日,兔子尾巴是長不了的。哦。」說到這裡又「哦」了一下,但是沒有吸溜嘴。「以德治國的中心問題是個『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的問題。」他又接著說,「真正的聖人,真正英明的君主是沒有一顆固定不動的心的,是沒有常心的。他沒有常心,那他的心到底是啥哩?以百姓的心為他的心,百姓怎樣想,他就怎樣想嘛。真正的明君是不跟百姓的心對立著過日子的呀。以智治國也是不好的。我說的以智治國是不以誠信治國,是以狡治國,以詐治國,以欺騙治國。玩手段治國是不行的。『天下』這物件是很奇怪的,『天下』二字是神聖的,是玩弄不得的,玩弄者是要掉窯裡的,即使一會兒半會兒不掉窯裡,最終也要掉窯裡的。以德治國,國之福音,以狡詐治國,民也狡詐,統治者誠信不足是不行的。」說到此,他眼珠一轉不轉地看著那個身穿綿衣綿服的中年男人。從心裡,他把這男人擬設成了秦悼公。那「秦悼公」微微點頭,同意地笑笑,好象說「是的,是的,你說的是的。」

  「統治者的誠信,是以德治國中不可沒有的。因為這裡有個誠可換誠,詐只換詐,你尖我比你還尖,你賴我比你還賴的問題。」見人們一聲不響的在靜聽,他又接著發話了。他習慣地摸了一下白胡,風趣地笑笑,沒說「哦」,光吸溜一下嘴。

  「講到這,我想起個笑話,也算是一個小故事。這個故事說了個兩人比尖比賴的問題。說是從前有兩個親家。兩親家一個住在尖莊,一個住在賴莊。住在尖莊的這個,名叫老尖;住在賴莊的這個,名叫老賴。有一天,老賴到老尖家去走親戚,吃飯的時候,老尖端來兩碗清湯,兩黑窩窩。老尖端起湯碗遞給老賴說:『來吧親家,咱喝湯。」老賴接過湯碗,往那一放,伸手去拿窩窩,說:『我不好喝湯,好吃饃。』老尖伸把把他手裡窩窩奪過來,笑著說:『親家,別吃饃了,你喝湯吧。喝湯饃好放。這倆饃給我放著,叫我明兒個吃吧。』第二天,老尖去老賴家走親戚,一進門,老賴就說了:『親家你來了?走吧,上地吧。』『上地弄啥?』『幹活吔,從這會兒到吃飯的時候你還能給我家幹好大一會活哩。我知道親家是個勤快人,不好閑著。』老尖幹半晌午活,肚子餓得吸多深。吃飯的時候,老賴端來兩個盤子,一盤子裡頭是個雞蛋,一盤子裡頭是把豆秸。老賴說,『我的招待可比你強吧。看,一盤小雞,一盤豆芽。除了小雞嫩了點兒,豆芽老了點。』老尖想去叨『小雞』,老賴伸把把雞蛋抓過來說:『親家,你叨豆芽吧,你牙口得勁,你看著,遍牙口。』『咋?』老尖瞪著眼說:『那小嫩雞叫誰吃吔?』老賴說:『我吃吔,老豆秸我嚼不動,你看我的牙老得都沒齲啦。』」講到這裡,老聃先生摸著白胡,咧開沒牙的嘴。

  「哈哈哈哈!」在場的人們全笑了。

  「以上說的所謂的故事,只是個笑話,沒影子的事兒。」老聃先生接著說,「然而它能說明一個問題,『投我一木桃,報之一瓊瑤,』『投我一缺德,報之一豆秸』,一個國家的政治,缺了道德是不行的。有人說,國家是通過戰爭奪來的,戰爭是不要道德的;我說,不,戰爭也要道德的。請讓我根據五千言道德著文的二十九、三十、三十五、三十六、四十八、五十七、六十一、六十二、六十六、六十九等章的意思,說一說以道治兵、以道治國的道理。請記著我送的兩段話語吧。

  「我送的第一段話是:天下有道,把運載的戰馬還給農夫用來耕種;天下無道,連懷胎的母馬也要用來作戰。善作將帥的,不逞勇武;善於作戰的,不輕易激怒。禍莫大於輕敵。善於戰勝敵人的,不一定非得直接對鬥。將要收斂的,必先擴張;將要削弱的、必先強勝;將要廢棄的,必先興舉;將要取去的,必先給與。兩軍相當的時候,慈悲的一方可獲得勝利。柔弱勝過剛強。以道輔助君主的人,不靠兵力逞強於天下。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善用兵的只求達到救濟危難就是了,不敢用兵力來逞強。達到目的卻不誇耀,達到目的卻不驕傲,達到目的卻出於不得已,達到目的卻不逞強。凡是氣勢壯盛的就會趨於衰敗,因為這是不合於道的,不合於道,得了天下也難保長。大國要象居於江河的下流,處在天下雌柔的位置,是天下交匯的地方。正因為它能雌柔,可以交匯,小國才佩服它。大國對小國謙下,小國對大國謙下,特別是大國更應該謙下。

  「我送的第二段話是:治理天下,用強力去做,是達不到目的的。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因此聖人要去除極端的,奢侈的,過度的措失。政治寬厚,人民就淳樸;政治嚴苛,人民就狡狤。以德治國,國之福也;以智(詐)治國,國之賊也。大海之所以成為許多河流匯往的地方,是因為它善於處下。聖人要做人民的領導,必須心口一致地對他們謙下;作他們的表率,而把利益放在他們之後。他居於上位,而不使人民感到負累;居於前面,而不使人民感到受害。所以天下人樂於推戴他,而不厭棄他。以道治國,天下都來歸往,歸往而不互相傷害,大家都能和平安泰。道是神聖的寶貝,治理國家決不能沒有它。立位天子,設置三公,送上千車金銀碧玉,也不如用道作為獻禮。上士聽了道,努力實行;中士聽了道,半信半疑;下士聽了道,哈哈嘲笑。——不被嘲笑,就不足以為道。我的話完了,謝謝諸位。」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