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老子傳 | 上頁 下頁
一〇五


  這裡有一片方圓二裡之大的碧茵茵的平地。平地周遭是一圈低低矮矮的小白土嶺,嶺上,盡是茂盛的綠柳。圈內的平地上有個村莊,名叫安莊。這安莊柳暗花明,樹木蔥蘢茂密。村前有個南盈北缺的月牙形的大坑塘。坑一圈是白楊綠柳和碧玉般的蘆葦。坑水清亮幽深,肥大的藕葉綠得幾乎能夠滴下水來。有幾個藕葉上都蹲著帶有黑花的綠蛤蟆。那粉紅的和雪白的荷花幽靜地開著。上面還落著幾隻淡紫色和粉藍色的蜻蜓。水皮上銀魚跳躍。有幾處地方還在輕迅悠然地劃動著黑色的水拖車(水上小蟲)呢。

  老聃先生一行三人走進土嶺圈裡,來到月牙大坑北邊的村莊之內。因入稀境,耳目一新,致使老聃先生倏然感到輕鬆愉快起來。

  庚桑楚到一家人家前去聯絡,請求他們給找個地方住下。

  這家主人名叫安沱,是個圓臉、笑眼、鬚髮已經開始花白的、年近七十的老人。這安沱樂善好幫,聽說有師徒三人前來求助,一臉悅色,毫不遲疑地對庚桑楚說:「我家東院是個柴禾院,那裡有兩間東屋是個閒房,裡頭有一張桌子、兩張床,你們就住那吧。」

  「行啊老伯,那太好了。」庚桑楚感激地說。

  「叫他們來吧,走,我給你們開門。」老人說著,就和庚桑楚一起走出門去。

  當庚桑楚招呼老聃先生和徐甲牽青牛來到安沱家東院大門口的時候,安沱已經將那門開開。雙方互相打過招呼之後,安沱領老聃師徒三人走進東屋。這裡確實只有一張木桌,兩張木床。

  老聃先生他們把牛拴在柴禾垛旁的一棵樹上,將行李在屋裡床上放好,開始坐下來休息。

  那名喚安沱的老者不願離去似地站在門口,上一眼下一眼地打量老聃。大概是由於不好意思,看了幾眼之後只好走了。但是,當他將要走出院子的時候,又直截了當地拐回來,走到老聃面前說:「這位老人,我看著咋象有點面熟呢。」

  「我,我,我叫……我是從苦縣來。」老聃先生不想說出自己的姓名,一時不知說啥才好,就說個「我是從苦縣來。」

  「您是不是曲仁裡的老聃先生?」安沱張大著一雙笑眼看著他。

  「是啊,是啊!你,你咋知道……」老聃先生驚喜地往安沱走近一步,親近而恭敬地笑看著他的圓臉,「看著面熟,面熟,我,我一時叫不出……」

  「我叫安沱,燕縣正(指燕普)時期我在那裡當過賬房(錢糧師爺),您不認識我,我見過您。」

  「噢,噢,是哩,是哩。」

  「先生是燕縣正的朋友,德高望重,是我心目中最敬慕的人。」安沱說,「您年歲比我大得多,在我面前是我可敬的長輩。先生這樣的老長輩,我想請都請不到,今日在我家裡能和您不期而遇,俺實在深感榮幸。先生光臨敝宅,來,請您轉上,受安沱一拜。」說著欲行見面之禮。

  「不可,不可,這可不可。」老聃先生慌忙彎腰,伸雙手將他的雙手托架起來,「咱們同是燕縣正的朋友,不可,這樣不可。來,快坐下,坐下說話,坐下說話。」

  老聃先生的突然到來,使安沱異常高興。他急忙點上油燈。又是慌著喂牛,又是慌著整理床鋪。老聃先生安排他,先不要向外人說出他的姓名和身份。安沱點頭,表示理解。安沱讓兒子搬來桌椅,用陶壺陶碗沖上茶水,並讓他們快做飯吃。老聃先生不讓他們準備晚餐,說他們三人已經吃過。安沱不信,說吃過了也得做。

  飯菜端上來了,雖說不算豐盛。但在較窮苦的安莊來說已算是上等好飯。

  盛情難卻,老聃他們見無法推辭,就開始就座用餐。飯間,雙方互相談問了各自的一些往事。老聃先生向安沱說明,通過幾十年的努力,如今他已創立了一種天道學說,說明他要以不露身份的方式去秦講學的打算,並大概闡述了天道學說的內容。然後開始稱讚這安莊的幽美和安靜。他說,「怪不得這村子起名叫安莊,安寧啊,住在這裡安寧啊!」

  他不稱讚則已,這一稱讚,卻使安沱不好意思地苦笑起來了,「先生,您不知道,太不安寧了,住在這裡太不安寧了。」於是乎,他就開始把村上的情況向老聃先生如實地做了介紹。

  這村莊美其名曰「安莊」,事實上一點也不安寧。由於佔有欲所致,幾十戶人家,不是這家跟那家打,就是那家跟這家罵。誰也不跟誰論輩,誰也不跟誰說話。誰的捶頭硬實誰是爺字輩,誰的捶頭軟誰是孫字輩。全村十天裡頭平均要打三架到五架。你追我,我攆你,一個莊弄得亂哄哄的。村上有個叫安榔頭的,學名安寧一,他的捶頭最硬實,打架最過種,動不動就用碗砸,用磚頭楞,用香爐子投,用抓鉤照著人頭劈,是全村考第一的打架專家。近來陳國已亡,地已歸楚,村上的比長和舊時做過官的成了不光彩的人,村上更沒有了攬草腰兒。安榔頭單等楚人換掉舊官時他好擔任裡正,所以氣勢更盛。他是個紅臉人,每逢打架爭吵,臉紅得更很,恨不能從那裡浸出血來,鬢邊的血管往外一暴一暴的,叫人一看就先自三分生畏。大概是由於他血氣太盛才致使他如此。老聃先生聽他說到這裡,不禁深深為之感歎:「唉!人哪,太缺天道人德了。安莊呀,太不名符其實了。這一個個自然形成的村落,是周朝天下最基本的組成部分,一個個村落的不安,是天下不安的基因哪。」

  安沱請求老聃先生于晚飯之後在村上傳一傳他的學說。老聃先生因沒打算在近地傳道而不想答應他的請求。「講講吧,先生,講講吧,俺這裡太需要您的學說了,需要得真如久旱望雨呀。」安沱向他懇求說。「講講吧老師。」庚桑楚恐怕先生到遠處講學他不一定能聽得上,也來幫助勸說,「開門大吉,為了以後能使您學說傳播得順,您就在這先做一次試習吧。」「講講吧,您的傳道,就從俺莊開頭吧。」

  「好,那就試試。」禁不住幾個人的勸說,老聃先生答應了。「不過,」他又加上一句,「這講學,不宜聽眾很少,能不能想個法兒多叫來人,能不能也叫土嶺圈外村上的人們也來呢?」

  「是的,是的,讓我們計較一下。」安沱說。接下去,四個人一起尋起法子來。

  月亮升起來了,又大又圓,又潔又白,靜靜地,將柔美的銀輝灑在地上,灑在安沱家門前那棵枝葉濃茂的大柳樹上,將那枝影和葉影印得十分清晰,活生生地像是一幅加點彩味的水墨丹青畫。這活脫脫的如畫一般的夜色呀,使安莊甜甜地沉在神秘中。

  在大柳樹和月牙大坑之間,有一個不怎麼大的小廣場。安沱的兒子將一個三尺多高的粗木柱在場中心已經掘好的土窯之中立直埋好;將一盞燭炬(火炬)放在木柱頂端之上;將一個矮矮的小木幾在木柱後面放好;將一個蒲團放在木幾上,並將一捆黃絹包著的竹簡放在幾頭。徐甲牽著那頭青牛,和桑楚、安沱一起走到這裡來。徐甲一聲不響地和青牛並排兒站在地上。事情剛一開始準備,就引得不少的小孩來看稀奇。

  安沱的孫子掂來一面銅鑼遞給庚桑楚。桑楚舉錘擊鑼,咣——!咣——!咣——!咣——!震人心弦的悅耳聲音在夜空之中徹天徹地地響了起來。桑楚一邊敲鑼,安沱一邊配合聲音大聲喊叫:「都來看哪!表演牛術啦!都來看哪!表演牛術啦!」

  霎時間,全村的大人,小孩,男男女女,全都來光了。連土嶺圈外一些村莊上的人們也來了。

  「坐下,坐下,眾位都坐下!」安沱大聲組織會場說。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