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李蓮英 | 上頁 下頁 |
三四九 |
|
在他剛出宮時,就讓李成武在他的臥房的壁櫥之中設了佛龕。每天早晚,都焚香一爐,一則求神保佑,二則消磨時光。到了被人刺殺之後,他便每天無數次地參拜,手裡總是拿著一串檀香木的念珠,念完了經,便一顆顆,一粒粒地數那念珠,念完了經,便一顆顆,一粒粒地數那念珠,看那念珠。因為,這串念珠是老佛爺在最後一次生日時賜給他的。本來,他可以學著老佛爺的樣子,悠閒地遊玩參禪,就是因為那些仇家,他才沒有自由,生活失去了光彩,只有老佛爺賜他的念珠陪伴著他。 李蓮英一生之中,結下的冤家那可真是數也數不清,如果每個仇家都來尋仇,就是有一萬個李蓮英也被殺光了。但是,有一點小矛盾、小過節的總犯不上來要他的命,所以,能來尋仇的,必定是有深仇大恨的。那麼誰又能和李蓮英有深仇大恨呢? 要說想殺李蓮英的,第一個當數清朝最未一代的大阿哥,也就是清政府最後一位太子,清廢「大阿哥」愛新覺羅·溥儁。在別人看來,李蓮英曾從北京保著大阿哥,當然主要是保慈禧太后于西安,又在西安與大阿哥相處一年,彼此之間畢竟是有些感情的。至於大阿哥被廢,那主要是因為他的父親端郡王載漪是義和團的首領,本來是該殺的,念其是皇親,才免死流放新疆的,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因為其父,才有其子被廢,怎麼都把這筆帳記在李蓮英頭上呢? 原來,當初在西安,八國聯軍要求清政府斬殺拳首,否則不退兵,由於慈禧太后在戰爭開始後即向洋人宣戰,如即不令斬殺拳首就等於自己摑自己耳光,猶豫不決。慈禧太后看到老佛爺不高興,便力勸太后斬殺拳首,取悅洋人。當時在商量此事時,誰也沒有想到在身邊亂竄的大阿哥能記在心上。大阿哥也是偶然間聽到自己父親的名字,起初還以為太后要嘉獎父親,自己還在西安行宮舞槍弄棍學著扮義和團,結果被慈禧太后訓斥了一頓,才知道眼前可能是禍而不是福。 於是,他便經常偷聽李蓮英和慈禧太后的談話,才知道了慈禧太后的許多政策都出自李蓮英。於是暗暗地發誓,如果自己當了皇帝,第一個殺的就是李蓮英。待到大事已定,他的父親被發配新疆。這就更加深了他對李蓮英的仇恨。 回鑾途中,到達開封,本來就可以自向北行,回到京師了,卻又有一批大臣要求廢掉大阿哥,原因是因為其父是拳首。結果,他被廢了,被送去找他的父親,而不再是皇帝的接班人了。不用偷聽,他都知道李蓮英只會在太后面前說他壞話,而不會替他說好話,牆倒眾人推嘛。於是當他離開回鑾隊伍的那一刻,他已發過誓,一定殺了李蓮英。 所以,到後來,端郡王沒有去新疆而是北逃到蒙古,溥儁也跟到了蒙古。在蒙古,他漠南一趟,漠北一趟,四處拜師學藝,為復仇做準備,而端郡王受的打擊過大,心灰意冷,整天罵兒子,不爭氣,沒出息,卻又不讓他出去亂闖。 有一次,溥儁出家門一個月,沒有音信。這可急壞了端王夫婦,但四出尋找,還是沒有蹤影。一月以後,溥儁風塵僕僕地趕回家來,本來想讓父母看看自己這兩個月來所學的本領,卻不期回家來便是一頓毒打,打得他皮開肉綻,再也不能出門。 一月以後,溥儁才能從床上爬起來,再靜養了一段時間,傷口痊癒。溥儁覺得在父母身邊,父母一直把自己當孩子看,而且覺得父母只知道疼愛,也不知道兒子心中的事,這樣下去何時才能報仇呀?要報仇就得有真本事,能闖深宮才行,照這樣怎麼行?於是心一橫,趁父母沒有留意,在桌上留個紙條,說明自己的行蹤,便離開了家,騎上馬,一直向西,去尋師了。端王夫婦不見了兒子,卻發現了桌上的紙條,知道兒子決心已定,只得隨他去吧! 再說溥儁西行,在沙漠和草原交接的地方遇到了狼群,餓狼圍著他和馬匹死死不放,但他勢單力薄,只能坐以待斃。正在此時,前面兩騎飛來,一男一女,手持鋼鞭,左右開弓,抽散了狼群,救下了溥儁。 那馬上少男問溥儁道:「這大漠深處,你怎能一人獨行,如非我二人經過此處,你焉能活命?」 「多謝二位英雄相救,我是出來求師學藝的,不想遇到了狼群……」 「你從何方來的,求什麼師,要學什麼藝?」那馬上少女說話了,聲音是那麼的清脆。 「哎,說來話長……」溥儁提起了傷心事不禁淚流滿面。 那少年說:「看來你也是個苦命人呀!在沙漠裡跑了不知多遠,一定人困馬乏了。」又轉過臉對那少女說:「姐姐,看這位大哥那麼可憐,我們還是帶他回去,不然他迷在這裡,一輩子也別想出去。」 那少女看了看溥儁,臉上微微泛出紅暈,說了聲:「好吧!」 於是溥儁就跟著這少年姐弟來到了一處莊園。這莊園的莊主便是紅花會首領趙半山的後代,自從趙半山死後,他的後代就再也沒有出過疆,在回疆繁衍生息。趙半山那「千年如來」的武功,也在這裡繁衍。溥儁出得家門,一直往西,沿河西走廓,直走到了新疆,竟讓他遇上了紅花會的後代。救他的那一男一女,便是莊主的兒女,奉父之命出外訪友,不期遇到溥儁。 後來,溥儁就拜莊主作師傅。五年之後,也就是光緒三十四年,他已是滿身功夫,已經是一個鐵骨錚錚的漢子了。他的師傅又作了他的岳父,救他的那個女子便是他的妻子。由於出門數年,現已功德圓滿,溥儁便想到了回家,便向師傅說明意圖,他要走,妻子必然相隨。莊主真不捨得自己的愛女離去,便命兒子和他夫妻一同出來,先見父母,後到京師報仇。 三人奉命來到蒙古,五年前的蒙古包已不知下落,留給他們的只是一片綠草。溥儁三人,找遍了整個漠北漠南,也沒有找到父母。於是決定先到京師復仇,然後回來再找。於是三人在宣統元年年底趕到京師。此時,慈禧太后和光緒帝早已死去,李蓮英已早賜居南花園了。溥儁便和妻子、妻弟商量復仇的計策,得知有振遠鏢局的六大鏢師護衛,他們覺得要硬闖,一定要壞事,便想到了伺機而動。於是,就在李家的當街,收買了兩個人,給他們探聽消息。於是,就發生了李蓮英視察他的陵墓的歸途中,在家門口險些被殺得場面。 一次未成,溥儁便再找機會,準備再次行動。 要殺李蓮英,除了溥儁,便是趙舒翹,庚子之亂時的軍機大臣的後代了。趙舒翹博學多識,位居軍機,本來是深得慈禧太后賞識的,但庚子之亂,他和載漪、剛毅、毓賢等都主張以義和團擊洋人,結果洋人占了北京後,給清政府列了個名單,要求將名單中之人全部殺死,方才同意和清政府談判,這名單中便有趙舒翹。慈禧太后先是把趙舒翹監禁起來,並沒有想殺他,但洋人逼得很緊,沒有辦法,只能下令賜死。 趙舒翹本人也知慈禧太后厚愛,決不會讓他去死,所以,當執刑的官員讓他自決時,他只服了少量毒藥,由於他身體好,少量毒藥終不能奏效,就在此時,慈禧太后派李蓮英來看他是否已死,李蓮英見他安好,便把執刑官叫到一旁訓斥,並教他快點下手。那執行官沒有辦法,只得用浸過酒的紙塞其喉,致趙舒翹於死地。這一切趙舒翹的夫人都看在眼裡,銘記在心。事後不久,趙夫人病倒在床,臨終交代後事,留言其子為父報仇。 母親的遺命,兒子豈能不遵?況且是殺父之仇。但趙家後代沒有習武的,於是便四處打聽,後來在武當派門下找了三位武師,在李蓮英居住南花園後不久,來到北京,準備替父報仇。武當派的人一向做事正大光明,這也是張三豐的遺風,在刺殺之前給李蓮英下了個帖子。這就是李蓮英在遊西山歸途中得到的那張紙條。 發了帖子後,武當派三位高手曾多次夜探南花園,但此時的南花園已被鏢局的鏢師們保護起來了。而且夜裡輪流值夜,都無機可乘。有兩三次,還與值夜的動上了手,但李府人多勢眾,刺殺當然沒有成功。 由於刺客屢犯,雖然沒有能夠得手,但李蓮英卻過得越來越擔驚受怕,他在心裡思量:「這活得哪像人呀?整天提心吊膽的!不如偷偷地換個地方。」於是,他就想到了再退避。 想了半天,也想不出哪個好地方,最後想到了老家。於是,就叫來了李成武商量,他說:「成武呀,你看這樣過日子,多難受呀!我可是受不了了!」 「爹,這事情已經到了這種地步,你說說還有別的什麼法子。我看,也只有這樣了。」 「孩子,常言說得好,打不起躲得起,你看……」 「你說的是到外面避一避,可是外面不知道哪兒都有刺客,往哪裡去呀?」李成武有些不耐煩。 「回老家!就是回到老家,死了,也值了。」李蓮英接著說:「不過要保密!」 「這……」 「落葉歸根,回鄉也是理兒。不過千萬保密。這次回去,什麼也不帶,你只準備一輛轎車就行了,找一個鏢師給我趕車,其他的要他們遠遠地跟著,別護那麼緊,太顯眼。」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