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李蓮英 | 上頁 下頁 |
一三七 |
|
李三順聽了,悻悻地退到了一邊。他也不想想,李蓮英是什麼人?這種關係到身家性命的大事他能不考慮周全嗎? 太監不許私自出宮,否則死罪論處,這是大清祖宗訂下的規矩。雖說慈禧太后恩准了,可還有慈安太后和恭親王他們,如果再來道密旨,那麼即便是一個小小的七品縣令,也可以把他李蓮英處死。這點李蓮英早就想到了,因此他還沒離京,就已派人向沿途的官吏遞了帖子,送了銀子。這會李三順在他正興奮的時候又提起安德海的事,掃他的興,他能不生氣嗎? 幾天後,一行人浩浩蕩蕩地來到了漕河,準備搭船返鄉。 遠遠望去,只見渡口上人頭攢動,李蓮英心裡不由得納悶,正想派人去看看發生了什麼事,一個人已急匆匆跑了過來。近前一看,原來是當地的知縣吳義。這吳義一接到李蓮英的帖子,就忙開了。李蓮英可是慈禧太后跟前的紅人,只要他一句話,便能隨意任免官吏,這吳義能不殷勤嗎?這可是個升官的好機會。 「卑職吳義給李總管請安,不知李總管一路上可好?」 「還可以。吳縣令,怎麼渡口擁了那麼多人?」 「回總管的話,這些人有些是想看看您老人家,有些是等著渡河。」 「即是渡河,為什麼不早走?我不是在信上給你說了不要過於排場嗎?」李蓮英聽了,有些不高興。雖說有慈禧太后給他撐腰,他還是不敢太過於招搖過市,在皇宮十多年的磨礪,樹大招風這點道理他還能不懂? 那吳縣令一看李蓮英不高興,急忙跪地回答:「小的已按您的吩咐辦了,只是適逢集會,人多船小,小的也沒有辦法。」 李蓮英聽了,這可是個沽名釣譽的好機會,便吩咐吳義將那船家喚來。船家一聽李蓮英喚他,心想我小小的撐船的,他找我幹啥?急忙過去。 「船家,這麼多人渡河,你那船小,為什麼不修條大的?」 李蓮英問。 「不是小人不想,只是價錢太貴,小戶人家實在修不起。」 「那好吧,我給你一千兩銀子,你回去修條大船。」 那船家聽了,以為李蓮英是跟自己開玩笑,一句話不說,卻見有人已端來了白花花的一千兩紋銀,急忙連聲道謝。 「不用謝了,以後給我傳個名聲就是了。」 打發走了船家,李蓮英便帶著一幫人登上了早已備好的太平船。只見這太平船甚是寬敞,船兩邊用五彩繽紛的彩綢裝飾,船頭豎著一杆大旗,迎風招展。走進艙內,吃、喝、玩、樂一應俱全。這個吳義,倒真會辦事。於是喚過吳義,說: 「吳縣令,沒想到你辦事這麼周詳,回去後我一定在太后面前給你美言幾句,時候不早了,吩咐開船吧。」 能得到李總管如此的誇獎,可把個吳縣令樂壞了,客氣了幾句便急忙跪下了,領著一幫衙役們親自給李蓮英拉起了纖。看著知縣老爺那副奴顏卑膝的醜態,人們不由得哄堂大笑:沒想到平日裡騎在咱們頭上作威作富的縣老爺,竟是個如此沒脊樑骨的東西。有的人甚至大聲喊:「縣老爺,再加把勁。」那吳義此刻也顧不了那麼多,小不忍則亂大謀,只管撅著屁股使勁地拉纖,心裡想的只是討李蓮英的歡心,以便升官發財。李蓮英倒也沒忘了他,回宮後就向慈禧太后進言,給了他個知府的官兒。 船開了,李蓮英端坐在船頭的太師椅上,喜氣洋洋,自入宮後頭一次出這麼遠的門,頭一次享受作主子的榮光和樂趣,他能不高興嗎。一路上玩興大發,竟依照皇帝出遊的樣子,召來一批女樂,在船上品竹調弦、輕歌漫舞起來,好不愜意。一路上只見龍舟上旗幟招展,歌舞昇平,引來兩岸百姓紛紛前來觀看,岸邊擠滿了好奇的人們。看見百姓們那仰慕、好奇的目光,李蓮英心中不由升起一股飄飄然的感覺,他為自己大出風頭而陶醉了。 這一天,太平船駛到了大城縣南關十裡處,李蓮英吩咐拋錨。這裡離李賈村不過二、三裡路。李蓮英站在船頭,激動地遙望著遠處那一片片綠油油的田野,吮吸著那濃郁的泥土氣息,尋覓著兒時的李賈村…… 當李三順回家報信時,「李英泰衣錦還鄉」的消息就象天外奇聞一樣,傳遍了整個大城縣。這日裡聞聽李蓮英的官船已到了渡口,人們忍不住紛紛跑到河邊,想看看這個當年的小混混今日到底是何等模樣。 子牙河兩岸擠滿了好奇的人們。他們中,有的歡呼雀躍,喜笑顏開;有的交頭接耳,竊竊私語;有的雙眼流露出羡慕的目光;有的則顯出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 「看,快看,那個瘦高個兒,戴蘭頂子,穿著蟒袍的,就是皮硝李。」 「對,就是他,沒想到十幾年沒見,他還真混出了點名堂出來。」 「那當然了,聽說他現在已經是慈禧皇太后跟前的紅人了,連那些王公大臣們見了他都要讓三分。」 「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有什麼了不起,不就是個太監嗎?騙驢一個。整日價跟在太后屁股後面,沒出息!」 正陶醉在喜悅之中的李蓮英聞聽此言,臉色不由得陰沉下來。李三順見了,就想帶人去動手抓人,忽聽李蓮英說: 「這不是在宮廷大內,這是在我的家鄉,鄉里鄉親的,低頭不見抬頭見,就算了吧,放著別人給他個膽子他還不敢呢!」李三順聽了,只好作罷。 李老夫人聽到自己的兒子今天回來,早早的就來到了岸邊。春風得意,滿面笑容走上岸來的李蓮英一眼就在人群中看到了自己的母親。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十多年沒見,母親怎的就變成這樣,頭髮斑白,連背也駝了。記得當年母親可不是這樣呀,內心不由得一陣酸楚的感覺,急忙摘下那蘭頂官帽,交與三順,跪倒在地,哽咽著說: 「娘!兒回來了,不孝兒英泰回來看您老人家了。」 看到闊別十多年的兒子,李老夫人也禁不住淚流滿面,一時間母子抱頭痛哭起來。過了一陣,還是李老夫人先開了口: 「好了,泰兒,你現在已經是大官了,怎麼還能象小孩子一樣,趕緊起來,咱回家去。」 李家的宅院早已是今非昔比了,原先那破敗不堪的小茅屋已被高牆瓦房所取代,整個宅邸方圓四十多畝,正門是九級臺階的高大門樓,門前左右兩側各有一隻朝天吼的石獅子。 一副燙金楹聯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光,上聯是:春風春月春光好;下聯是:仁德仁心仁壽長;橫批:三陽開泰。在橫批的上方,懸掛著金字鏤花的「李府」匾額,這可是慈禧太后親筆所題。黑漆漆的大門,亮閃閃的鉚釘,站在門前的李蓮英看了,真可以說是感慨萬千,忍不住開口吟道: 昔日天橋問子平,半生窮來半生富。 今日蟒袍佩玉帶,萬里鵬程喜還鄉。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