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康熙 | 上頁 下頁


  他見蘇克薩哈爵秩雖然低,班次竟居第二,僅次於索尼,一旦索尼歸天,蘇克薩哈有可能依次遞補,代替索尼總攬啟奏和批紅大權。鼇拜對此耿耿於懷。加之黃旗與白旗之間的歷史積怨較深,兩人遇事爭吵不休,積怨成仇。鼇拜便利用黃白旗之間的矛盾,在三旗內部挑起爭端,打擊蘇克薩哈。

  鼇拜把許多年前圈佔北京附近田地時,由於多爾袞利用權勢造成的黃白旗之間的矛盾重新挑起,要求重新圈換土地。這一計謀果然引起兩黃旗大臣的共鳴,造成八旗紛紛要求重新圈換土地的形勢,對太皇太后和年幼的皇帝施加壓力。當戶部一些白旗大臣從安定國計民生出發,反對圈換土地時,鼇拜便要將這些官員處死,強制推行圈換土地的政策。儘管康熙帝出面調解,不准鼇拜所奏,鼇拜還是捏造罪名,將一批反對圈換土地的官員處斬了。

  圈換土地事件造成的危害深遠。再次加深了黃白旗之間的矛盾,在四大臣中打擊了蘇克薩哈,使過去四輔政大臣協商一致的原則打破了,為鼇拜結黨營私、擅權亂政開了方便之門。此後,鼇拜便大肆地拉幫結夥,結黨營私。他把自己的兒子和親信安插在內大臣、大學士、六部尚書等重要位置上。國家大事多是先在家裡商量好了,再拿到朝堂上宣佈。康熙皇帝逐漸長大,也逐漸提高了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對鼇拜開始有所戒備,並多次進行抵制和鬥爭。但鼇拜決定了的事,若是康熙帝不同意,鼇拜就終日在朝廷上吵鬧,逼得康熙帝非點頭不可。哪個大臣敢提出異議,他就尋找藉口想方設法把他殺了。有一次,康熙皇帝想指定一個人當戶部尚書,鼇拜卻想安插他的一個親信,但對皇帝親自指定的人又不好駁回去,他就下命令讓這兩個人同時擔任戶部尚書。

  自從鼇拜挑起圈地事件,朝廷百官人心惶惶,要求皇帝親政的呼聲越來越高。在百官的推動下,輔臣索尼等於康熙六年(1667)三月,「奏請皇上親政」。六月,索尼去世。康熙見鼇拜更加驕橫,四大臣輔政體制已不能發揮它應有的作用,經祖母太皇太后同意,定於七月初七舉行親政大典。這天,康熙皇帝身著龍袍,頭戴皇冠,禦臨太和殿,躬親大政。

  康熙親政,昭示著輔政大臣的權力下降了。可是鼇拜擅權的野心卻進一步發展,想乘機越過蘇克薩哈、遏必隆,代替已故的索尼,攫取啟奏權和批理奏疏權,成為真正的宰相。他見自己的計謀不能實現時,又試圖拉蘇克薩哈一起干預朝政。蘇克薩哈誠心歸政于皇帝,不願與鼇拜同流合污,並堅決抵制鼇拜的卑劣行徑。當鼇拜的權力欲望得不到支持和滿足時,便轉而陷害蘇克薩哈。

  蘇克薩哈見鼇拜的權勢很大,自己無法與之抗爭,便產生了隱退的念頭。他于皇帝親政的第六天,以「身嬰重疾」為由,上書要求「往守先皇帝陵寢」。

  蘇克薩哈此舉的目的有兩個:一是表明由於鼇拜的專橫,自己不得不隱退;二是試圖以自己隱退的舉動迫使鼇拜、遏必隆也一併辭職交權。但康熙皇帝畢竟年輕,對蘇克薩哈的困難處境及其苦心並不十分瞭解。

  見他突然奏請守陵,「不解所謂」。鼇拜正要陷害蘇克薩哈,便借機大做文章。他於七月十七日排斥可能持不同意見的大學士,操縱議政王大臣會議,顛倒黑白,給蘇克薩哈編造了「不欲歸政」等大罪二十四款,議定之後向皇帝奏報,稱蘇克薩哈「存蓄異心,論如大逆,應與其長子內大臣查克旦皆磔死」,其餘子6人、孫1人、兄弟之子2人,無論已到年齡未到年齡,皆斬決籍沒。族人前鋒統領白爾赫圖等,皆斬決。康熙皇帝這時才知道,鼇拜等怨恨蘇克薩哈經常與其爭論,積怨成仇,要置蘇克薩哈於死地而後快。康熙「堅執不允所請」。但是鼇拜連日強奏,不達目的不肯罷休,最後康熙只把對蘇克薩哈從分解肢體的酷刑改為處絞,其他都按其原議行刑。鼇拜專權作惡到了令人無法容忍的地步。

  鼇拜冤殺蘇克薩哈之後,更加肆無忌憚。凡起坐班行,自動列於遏必隆之前。一切政事先在家裡議定,然後施行,並將部院啟奏官員私自帶往家中商量。他拉幫結夥公然抗旨,嚴重威脅皇帝的權威。這是康熙帝不能容忍的。他不動聲色地作剷除鼇拜的準備。

  康熙皇帝深知鼇拜長期掌握朝廷大權,樹大根深,很難對付,如稍不謹慎,走漏風聲,就會打草驚蛇。

  他為此動了一番腦筋。想了一個辦法:按清朝的規矩,下令選了一部分滿族權貴的子弟,在自己身邊供差遣和充當貼身侍衛。這些侍衛都是跟皇帝年齡差不多、體格健壯腿腳靈活的少年。康熙帝每天和他們做相撲遊戲,練習摔跤。鼇拜進宮辦事,康熙帝也裝著不在意,照樣玩得熱熱鬧鬧。鼇拜見了感到好笑,感到皇帝只知道打鬧玩耍,便沒有放在眼裡。

  有道是欲擒故縱。康熙帝也採取了這一戰略。他曾給鼇拜父子分別加過「一等公」、「二等公」的封號,以後又分別加了「太師」、「少師」封號,至此,鼇拜父子真的到了位極人臣的地步。康熙以此麻痹他們。

  內秘書院侍讀熊賜履疏言「天下治亂系宰相」,點明鼇拜的危害。康熙帝以為時機尚未成熟,便斥他「妄行冒奏,以沽虛名」,聲稱要給予處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