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秋瑾-競雄女俠傳 | 上頁 下頁 |
九八 |
|
§尾聲 貴福、李鐘嶽(李宗嶽)、貴福的幕僚某,還有李端年,這些在不同程度上參與了處死秋瑾的男人們,他們的心情是否和彼拉多祭司長把自稱為基督、偉大的受難者、神之子、猶太人的王的傢伙交給猶太人時的心情一樣呢?這是令我們這些局外者頗感興趣、又冥思苦想不得其解的問題,這個題目足可以構成一部小說題材。 這是武田泰淳在《秋風秋雨愁煞人》一書中,寫到秋瑾臨死前曾提出三個要求時的內心獨白。在這部小說中,武田說宣佈死刑的人是會稽縣知縣李端年,監獄坐落在山陰縣,秋瑾也是山陰縣人。秋宗章《六月六日與李鐘嶽》及其他許多資料已經清楚地表明是李宗岳向秋瑾宣佈的死刑命令 ,李端年只不過是個配角。 乍看起來,泰淳把耶穌受難和秋瑾的犧牲進行聯繫,對此似乎顯得有些突兀或貿然,其實不然。如果我們對照耶穌受難劇的場景重新審視一下當時人物的處境,就可以把秋瑾犧牲的情景看作是耶穌受難劇的翻版。但應提醒大家不要誤解,秋瑾和耶穌角色相同,飾演的都是「革命者」,而不是「神之子」。 極力欲置秋瑾於死地的貴福適合扮演一心要把耶穌釘上十字架的猶太教大祭司該亞法。李宗嶽始終有負罪感,他的言行大體上和羅馬帝國的猶太總督——彼拉多相同,彼拉多承認耶穌無罪,但最終還是屈服於該亞法等猶太聖職人員的要求和脅迫。 「聽了耶穌的話,彼拉多想要釋放耶穌,無奈,猶太人喊著說『你若釋放這個人,就不是愷撒的忠臣,凡以自己為王的,就是背叛愷撒了。』」(約翰福音書19章) 彼拉多害怕被皇帝懷疑,鞭打耶穌後,把他交給了猶太王希律,使耶穌最終被釘上十字架,傳說他被遣返回羅馬後自殺。 在秋瑾陷入絕境時,蔣繼雲依然糾纏不休,逼迫秋瑾給他錢,他適合的角色是背叛耶穌的使徒加略人猶大。胡道南自始至終都是清朝政府的人,他和秋瑾之間還有個人恩怨,告發秋瑾自然也是他的職責,不能稱其為叛徒。 徐錫麟不顧蔡元培會長的反對,介紹秋瑾加入光復會,為她開闢了一條成為革命者的道路。他本人也因發動安慶起義受刑致死。因此,他最適合飾演給耶穌洗禮的施洗者約翰的角色。 徐錫麟就像在王爾德的戲劇和裡夏德·施特勞斯的名歌劇《莎樂美》中,按照莎樂美的懇求,被希律王的士兵在監獄中斬首的喬卡南(即施洗者約翰)。 徐自華和吳芝瑛雖不如耶穌的信徒,但她們忠實地傳播了秋瑾的思想。光復會最高首領陶成章把這些充滿鮮血、眼淚和彌漫著硝煙的革命歷史編纂成《浙案紀略》流傳後世,福音書的作者路迦的角色應屬他。 耶穌已經看到自己將被釘上十字架,在被逮捕之前,來到橄欖山麓,在這裡他品嘗到作為人類的耶穌和作為神之子耶穌相克的苦悶,路迦福音中這樣說:「耶穌極其傷痛,禱告更加懇切。此時他的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 秋瑾接到安慶起義失敗和徐錫麟遇難,還有浙江各地光復軍接二連三遭受挫折,幹部們紛紛被捕,接著被拷打致死的消息後,一個人坐在學堂的辦公室裡悲歎、絕望地哭泣,這個情景恰恰和耶穌在橄欖山獨自一人承受者巨大的悲痛沒有任何人可以分擔時的情景一樣。而且,她也同樣選擇了走向十字架的道路。 完全是假設。耶穌未被釘上十字架,一直生活到老,最後靜靜地安息在沙羅雙樹下。秋瑾也生活到古稀之年,在一個陽光充裕的地方,安穩地度過餘生。這些想像根本不能存在,因為改革者不可能有這樣安逸的生活。據說,耶穌只活了30餘歲,秋瑾31歲時就義,這就是歷史賦予這些救世主或曰改革者的生命週期。但不論他們在世間生活的時間長與短,歷史已經證明,他們的精神永存 ,他們的未竟事業被後人繼承、發展。 1987年6月19日,美國華盛頓郵報中文版刊登了出生在紹興的女詩人阿格尼絲(Agnes Nasmith Jhonston)讚美自己故鄉的英雄秋瑾的詩,標題是:「秋瑾英烈(Legend of Chiu Jin)」。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