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秋瑾-競雄女俠傳 | 上頁 下頁 |
一二 |
|
§啟蒙之師 通過報刊雜誌,秋瑾得知戊戌變法失敗的全部過程,嚴酷的現實給予秋瑾極大的打擊。她越發注意瀏覽《湘南新報》、《湘報》等報刊雜誌,還給在北京工部道路局供職的兄長譽章去信,希望哥哥隨時告訴她北京的情況及變法產生的影響。那個時期,秋瑾還認真閱讀了陳天華撰寫的《謹告湖南人書》等啟蒙文章,當時,在湖南長沙一帶秘密流傳著許多這樣的小冊子。陳天華字星台,號思皇。1875年出生在湖南新化縣一個貧窮的知識分子家庭,和秋瑾同年。幼年的陳天華聰明伶俐,曾在變法運動蓬勃發展的長沙時務學堂學習,梁啟超曾在這所學校擔任教員。 陳天華也參加了變法運動,但後來改變觀點,主張發動革命,徹底推翻清王朝。他和秋瑾差不多同期去日本留學,撰寫了宣傳革命的《猛回頭》、《警世鐘》等著作,在留學生中產生很大反響。再後來,他看到很多留學生不關心祖國的前途命運,留學的目的只是為了自己將來升官發財,這種現象令他絕望。加之日本政府實行《清國留學生取締規則》,這些深深刺激了陳天華,使他患上嚴重的神經衰弱症,最終留下《絕命書》,在東京近郊的大森海岸跳海自殺。年僅30歲。 在《謹告湖南人書》一文中,陳天華否定了變法派主張的在中國實行君主立憲制,主張將漢族人從異民族的統治下解放出來,即打倒滿清政府,實現民族獨立。 他指出,當外國列強在臺灣、膠州、旅順、威海、廣州等地肆虐橫行,為所欲為時,為何國人竟然那樣地束手無策、任人宰割?原本人民並不懼怕死亡,可為何人口和地域均少於自己的異民族卻能夠奴役人數眾多的漢民族! 「變革會引起死亡,因此懼怕死亡(變革)是中國走向滅亡的根本原因。」 陳天華猛烈抨擊那種安於現狀、逆來順受的思想,認為這種思想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包括社會制度、生活習慣、人們的意識等等,麻痹了人們的意志。 「當年,法國被英國打敗,全國臣服於英國。是一位女性振臂一呼,使法國重新振作了起來。」 毋庸置疑,這位女性是指聖女貞德。秋瑾懷著激動的心情反復閱讀著陳天華著作中暗喻貞德的那些文字,一種對同齡人的敬畏和親切之情油然而生。 「要驅逐列強,就必須發動革命,推翻清朝統治,使漢民族精神獲得獨立,那種擁戴清朝皇帝的改革只會使中國走向滅亡。」 秋瑾一直沉浸在百日維新失敗的悲痛中,在反復閱讀了陳天華激情洋溢又通俗易懂的文章後,心情豁然開朗。她懂得只要是在滿族統治下的君主制,不管是依靠「萬民公論」實行議會制,還是其他方式,只能是加強滿人統治,對漢族獨立沒有任何意義,要實現漢民族的獨立只有依靠革命。 陳以反對共和、主張分階段進行改革的論點為例,指出那些「社會進化的階段性」論點強調目前中國尚未達到實行共和制的階段,說在法國大革命中,眾多民眾流血犧牲,仍未建立起英國式的堅強的民權體制,就是因為法國沒有達到實行共和制的階段。陳天華抨擊這種論點是在信口胡說。他責問道,一個擁有幾千年歷史的民族,其社會進步遠遠落後於那些歷史很短的國家,在事實面前,還能說中國「沒有達到變革的階段」嗎?陳天華指出,日本沒有中國那樣悠久的歷史,在過去,兩個國家曾處在同等發展水平上,但「請看日本,40年前,還和我國處在相同的水平上,但經過40年的苦心經營,一躍而成為世界上一流的強國。我們中國土地和人口都十倍於日本,難道就沒有可能超過它嗎?」「歐美國家花費了數百年終於達到的目標,日本只用了40年時間就追趕上了,難道只有我們中國不能以同等的速度追趕上去嗎?」以日本為例,否定了分階段發展的理論,指出根本原因是因為兩國社會制度和發展戰略不同。 陳天華對於自己的設問,作了如下的回答: 其實我們所欠缺的,只是對於國家的發展沒有自己創新的戰略方針而已。如果我們具有和日本同等的教育制度、同樣水平的將官,那我國和日本軍隊的優劣,很容易就能分出高下來。 他認為,要實現上述目標,是無法向現行政府請求的。因現政府實施的是皇權至上的專橫殘暴的獨裁統治,處處只以個人的利益為中心。這一點如縱觀我國的歷史也能一目了然:歷史上至今還沒有任何一個王朝能自動清除積弊。況且現今的政府不是漢民族的政權,而是異民族的統治,他們的利益取向與人民大眾的希望正相反,所以他們所採取的方針政策只能與人民大眾相背,只為本民族以及個人謀取利益。 由此,陳天華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不去除滿清的統治,中國就不可能復興。我們不能抱有像日本一樣實行君主立憲制的願望,而必須主張實行民主立憲制,這是因中國的國情和形勢使然。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首先需倡導開明政治,提倡民權,改革民主制度,而為了達到這些,最初的手段就是革命。 秋瑾反復思考著陳天華的理論,她完全贊同陳的主張,暗下決心堅決走革命的道路。在秋瑾的心中,把陳天華當成了自己的啟蒙之師。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