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韓信 | 上頁 下頁
二五


  §尊賢用計 不戰降燕

  平定趙國之後,韓信就得考慮繼續東進的問題了,他的目的是要繞到項羽的彭城側後去打項羽,而不是平定了趙國就算完事了。

  韓信對廣武君李左車很是欣賞。於是,他就把李左車找來和他商量如何繼續北上攻燕,東進伐齊的問題。

  韓信謙虛而且誠懇地向李左車問道:「我現在打算向北面攻取燕國,再向東面攻取齊國,因此要向先生您請教一下,您認為這件事怎樣處理才最好呢?」

  李左車聽韓信這麼一說,也很謙虛地回答說:

  「我聽說『敗軍之將,不可以言勇;亡國之大夫,不可以圖存。』而我今天就是您手下敗亡之國的俘虜,我還有什麼資格和您討論什麼軍國大計呢?將軍您是太抬舉我了。」

  韓信連忙回答說:「先生您這是過謙了。我們都知道春秋時期的百里奚,他開始時是在虞國做官,結果後來虞國被晉國給滅了,他也成了晉國的奴隸。可是秦穆公卻用五張羊皮將他從晉國贖出到秦國,還拜他為大夫,結果他在秦國卻使秦國強大起來,幫助秦穆公實現了稱霸諸侯的雄圖大略。同樣的一個百里奚,並不是在虞國時就很愚蠢,到了秦國就一下子變得很有才能了,也不是他先不肯為虞國盡力,對秦國則更盡心一些,而是在於虞國國君不願聽從他的良計,而秦穆公卻採納了他的良策呀。就像先生您也是一樣,如果陳餘聽從了您的計策,我韓信就成為了你們的階下囚了。就因為他沒有用您的計策,他才敗給了我,我才有機會向您討教呀。」

  接著韓信又對李左車說:「我是真心實意向您請教,您就不要再推辭了。」

  李左車見韓信如此誠意,深為感動,他對韓信說:

  「俗話說得好,『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所以,古人又有一句話是:『狂夫之言,聖人擇焉。』我也就不必太擔心我的建議是否合適相信大將軍您一定會有正確的判斷,好您就採用,不好就不必理會。我也是對大將軍您相當敬重,願為您效點薄力盡點愚忠。

  「這次作戰,成安君陳餘本來是佔有了百戰百勝的有利條件的。可是他卻沒有把握好機會,結果一著不慎,兵敗身亡。可見,戰爭這個事情,一定要非常慎重,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現在,大將軍您帶領著大軍渡河,先後消滅了魏國,俘虜了魏王豹;生擒夏說,消滅代國;又一舉攻下井陘,只用一個早晨的時間就打敗趙國二十萬大軍,殺了成安君陳餘。這一系列的勝利使您名聞海內,威震天下。一些地方上的老百姓聽說了你的戰績後都變得憂心忡忡,那些諸侯們更是害怕您的軍隊了。這些可以算是您現在所具有的優勢。

  「可是,您的兵士畢竟是經歷了連連的戰鬥,現在難免有些疲憊不堪了,這樣的軍士,很難立即又叫他們去戰鬥。這些又是大將軍您的劣勢。

  「現在,如果大將軍您還要帶領這些疲憊之軍,跑到燕國去攻取他們有堅實防衛的城池,那就難以速戰速決,立即取勝;如果您不能一下子攻破燕國的城池,必然又會影響到您的聲威,反而長了敵人的威風,還會暴露出自己的弱點來。加上時間一長,糧草供應又會成為一個大問題,再想取得成功就更難了。

  「如果連這較弱的燕國您都不能夠迅速攻佔下來,比燕強大得多的齊國更不會對大將軍您服氣,他們一定會更加積極備戰,以與您抗衡。

  「如果您不能迅速地攻取燕齊兩國,則劉項兩家爭奪天下的形勢就會變得更加複雜,難見分曉了。

  「善用兵的人不會以己之短擊敵所長,而是以己所長擊敵之短,所以,對大將軍派兵去攻打燕、齊兩國的打算我是不敢贊同的。當然,這只是我的愚見,希望大將軍不必在意。」

  韓信聽完李左車所言,連連點頭,認為講得很有道理。只是李左車只擺出了問題,沒有講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於是,韓信又向李左車問道:「情況正如先生所言,只是,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李左車接著說:「如果讓我來替大將軍您作打算,我認為最好的辦法莫如按兵不動,先安撫趙國,尤其要撫恤陣亡趙兵的親人家屬,另外就是要犒勞三軍,養兵之精,蓄士之銳,然後才組織大軍向燕國開去,在燕趙邊境上停下兵來作出一付要攻打燕國的樣子,但並不真打他們。這時再派一個能言善辯之士,帶上大將軍您的書信前往燕國勸他們投降,我們派出的使者向燕國國君充分表達出我們的強大優勢,顯示出我們的實力和決心,燕國也就不敢不唯將軍之命是從。

  我們不戰而降燕國之後,再派使者以同樣的方式去勸降齊國,齊國看到燕國不戰而降,肯定會更加害怕大將軍您,即便他們不願投降,齊國中的能人也想不出別的好辦法。最後也必然是不得不投降。

  「這樣一來,齊國也最終被我們收服過來,打敗項羽奪取天下的事就不成問題了。這也就是兵書中所說的『先聲而後實』。對於我這一番淺見,不知大將軍認為怎麼樣?」

  韓信聽李左車這番話果然見地不同凡響,非常有道理,他連連稱善,對李左車說:「先生實在高見,我認為您的計策非常好!」於是,韓信採用了李左車的計策。

  韓信根據李左車的建議佈置好一切之後,立即派了一個使者前往燕國。燕國國君見到韓信派來的漢使者,很是恭敬,等到漢使者向他陳述了利害關係,他很快就被魏、代、趙的結局嚇得不知怎麼辦才好,又想到韓信的聲威和邊境上強大的漢軍,終於下定決心背楚降漢。

  韓信沒有費一兵一卒,也沒有動一槍一刀就迫降了燕國,這固然是李左車的計策高明,但我們也必然同時看出韓信不愧名將,有勇有謀,有膽有識,能慧眼識英雄,更能尊重賢能之士,辨別出計策的好壞,果決地採納別人的良謀妙策。韓信的這一優點顯然是項羽所沒有的;就算是漢王劉邦,相比之下也要遜色許多。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