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韓信 | 上頁 下頁
一四


  「他在分封諸侯時,又不遵守與義帝事先商定好的約定,作得很不公平,不是把富庶好地分封給功勞大的、有實力的人物,而是把富庶好地分封給自己的親信。這樣,他雖然把天下分封給了諸侯,可許多諸侯反而對他很不滿。使得人心向背、諸侯離心,這是他的又一大失策。此舉使他大失人和之利。

  「他強行把義帝從彭城趕到了江南,其他各諸侯見他如此,也跟著效仿,一回到自己的封地就紛紛地著手驅逐原來的國君,自己割據勢力自立為主,這使得諸侯國內也變得一片混亂,這種混亂實際上可以說是項羽自己給自己造成的一種不利於己的局勢,這是他的又一大失策,天下局勢對他不利,他也就失去了天時之利了。

  「另外,項羽一向殘暴,軍隊所過之處,燒殺搶掠,無所倖免,天下民眾對他多的是怨恨,老百姓沒有願意親近他歸附他的。現在老百姓是敢怒不敢言,只是被他的淫威所逼迫罷了。

  「所以,他的強大只是表面上的,實際上他已經失去民心了。民心向背,他的強大勢力就維持不了太久了,一定會有人起來反對他的。那時候,天下形勢就會對大王您更加有利了。」

  分析完項羽,韓信接著又向劉邦分析漢軍應該如何作為:「現在大王您如果能反其道而行之,不逞項羽那種匹夫之勇,而是能任用天下賢能,調動起更多人的力量,那麼,還會有什麼樣的敵人不被你消滅掉呢!

  「大王您不搞項羽的那一套婦人之仁,而是要用天下城邑來分封給有功之臣,又會有什麼樣的人會不願聽從大王您的指揮呢!

  「大王您不像項羽那樣兇狠殘暴,而是以紀律嚴明的軍隊,打著正義軍隊的旗號,率領著這些思念著家鄉,想殺回東邊老家去的英勇將士,又會有什麼樣的敵軍不被我們擊散、什麼樣的城池不被我們攻佔下來呢!」

  接下來韓信又為劉邦分析當前戰略形勢:「項羽固然強大,又是我們的最主要敵人,但他最終也是可以被我們打敗的,而且,我們立即就要面對的還不是強大的項羽,而是項羽安排在關中的三秦王章邯、司馬欣和董翳。而這三個人雖是大王東爭天下的第一塊絆腳石,但也是很好對付的人。他們三人都是秦王朝的降將,在秦王朝還沒有滅亡時就帶領了關中的子弟兵許多年了,在他們手底下被殺死戰亡的士兵已是不可勝數了,到後來,在他們的欺瞞之下,全部又都投降了項羽。可是,在新安,項羽把全部秦軍降兵二十多萬全部坑殺了,只留下了他們三個人。這麼多的關中子弟死於他們三人手中,關中老百姓對他們的怨恨早已是痛入骨髓。而項羽卻又偏偏要讓他們在關中當王,關中的老百姓會服從他們的統治嗎?

  「想當初大王您入關的時候,對老百姓是秋毫無犯,廢除了暴秦的苛政嚴法,還和關中人民約法三章,使他們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關中的百姓們沒有不希望您作他們的大王的。而且,依照當初義帝和各諸侯的約定:『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您本來就應該做關中王的,而這一點關中的老百姓也是知道的。後來,大王您卻被逼入了漢中,關中的老百姓更是為此怨恨項羽,為您報不平呀。現在,大王您要是舉兵向東去奪取關中,關中的地盤用不著武力,只需要一道文書就可以收服過來了呀。」

  韓信的這一席話,使長期看不清形勢,找不到出路的劉邦如醍醐灌頂一般,猛然地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在苦悶中找到了出路,他高興極了,不僅消除了從前對韓信的疑慮,對韓信更是感到相見恨晚,一面悔恨自己以前對韓信的忽視,一面又慶倖韓信讓蕭何給追了回來。

  其他的將士們更是深深地被韓信的灼見給折服了。

  他們從韓信的談話中感受到了韓信超人的才華和軍事上的力量。他們也從韓信的談話中看到了回家與親人團聚的希望,他們為有了這樣一個大將軍大為高興。

  韓信也終於第一次有了一個展現自己才華的機會。

  從此,韓信才算是真正地登上了歷史的舞臺,將在楚漢戰爭中盡展其才華能力,現在,韓信只是初露一點鋒芒而已。

  韓信同劉邦的這一番對話也被稱作「漢中對」。

  雖然「漢中對」比不上後來三國時期的諸葛亮的「隆中對」那麼有名,但在「漢中對」中,韓信對當前局勢的分析很透徹,在這一點上並不比諸藹亮的「隆中對」差。他不僅指出了漢軍的主要對手項羽的弱點,也指出了漢軍中爭奪天下應該主要採取的措施,還分析了漢軍最當前應該採取的行動。

  「漢中對」的歷史意義就更為重大了。「降中對」

  只使得劉備分得天下之三分之一,並沒有最終取得天下,而「漢中對」則使得劉邦只用了四年左右的時間就大敗項羽,統一中原,建立了漢王朝。

  「漢中對」是楚漢鬥爭的開端,也是漢軍在歷史進程中的一個轉折點。特別是對扭轉當時漢軍的局面有著重要意義,因為韓信在拜將壇上分析清了形勢,指出了出路,漢軍營就不再有逃兵逃將了,相反,士氣空前高漲。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