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韓信 | 上頁 下頁 |
一〇 |
|
§數舉不用 終生去意 韓信棄楚投漢的主意一打定,就尋找了一個機會來到了漢營,並隨著劉邦進入了漢中。可是,來到了漢營的韓信並不比在楚營的韓信更運氣多少,他初到漢營,同樣也因為沒有過什麼業績,沒有地位,隻身投漢也沒有自己的勢力,只是因為自己在楚營裡就是一個執戟郎中了,在漢營中才給了他一個「連敖」的小吏職務,其實也並不比郎中高。始終沒有找到表現自己的機會的韓信又一次陷入了懷才不遇的苦悶之中。 由於沒有把韓信放在適合他的位置之上,同時韓信也不滿於目前的處境,結果他不僅工作上沒有什麼成績,甚至還違反了一項軍法。這一天,他和其他違法的人一同被繩索捆綁,押到了刑場要被砍頭。眼看著排在前面的13人一個個的被砍掉腦袋倒了下去馬上就要輪到韓信了。韓信在絕望中又悲又憤,他想到了母親含辛茹苦地養大他,供他讀書,對他的期望;他想到自己餓著肚子鑽研兵書想幹一番大事業;他想到自己從那個惡少胯下鑽過時周圍人們的哄笑;他想到了亭長妻子的鄙夷的目光;他更想到了善良的老漂母的斥責,充滿了愛意的斥責;他想到了他不能再想了。監斬官已從花名冊上唱到了他的名字。 難道,自己這蓋世的才能,自己建功立業的抱負就這樣被斷送嗎?!自己是多麼年輕呀!實在不能甘心如此的結果!他終於忍不住悲憤的激情,高高地昂起了頭,憤怒地瞪圓了雙眼,提高了嗓門,對監斬官夏侯嬰大聲喊到:「漢王不是要想成就天下的大業嗎,為什麼還要這樣白白地殺掉壯士呢?」 這一聲喊,把他從死亡的邊緣解救了回來。他的話把夏侯嬰震驚了。夏侯嬰沒有想到一個即將處死的青年能一語道破漢王劉邦的全部政治企圖。劉邦的這一野心可是一直高度保密的。他夏侯嬰能知道還是因為他是劉邦自幼要好的親信人物,他不僅十分忠實于劉邦,對劉邦的事業十分關注,而且以劉邦的事業為己任。夏侯嬰開始仔細打量起這個身材高大,英姿雄武的青年,他越看越覺得此人氣度不凡,實非等閒之輩。於是他當機立斷釋放了韓信。接著又專門找韓信交談了一番。在交談中,他進一步發現,韓信的確雄才大略不下於己,是值得委以重任的人物。於是,夏侯嬰立即就跑去向劉邦舉薦韓信。 而這時的劉邦呢,正為沒有當上關中王生氣呢,他不甘心就這樣可憐巴巴地當這個漢中王,可現在又找不到改變處境的辦法。所以他心情也就很不愉快。 當夏侯嬰高興地向他介紹起韓信這個奇才時,他並沒有因此而受到感染,只是輕描淡寫地對夏侯嬰說: 「滕公,既然你這麼看重他,就升他為治粟都尉吧,將來有了什麼功勞再說。」 於是,韓信就由一個違法當斬的「連敖」一躍而成了管理糧草的治粟都尉。從表面上看,他應該滿足於這樣的「平步青雲」了。可是,韓信畢竟是韓信,他怎能夠為當一個治粟都尉而滿足呢?他沒有想到劉邦在聽了夏侯嬰的薦舉後會不找他談一次話,如果他能和劉邦談上一次話的話,他相信,劉邦一定會拜他為將的。換句話說:他本應當將軍的,現在才給他一個治粟都尉當,他豈會滿足? 但在劉邦看來,能給他一個治粟都尉的官當,已經是對夏侯嬰的十足尊重了,也是對這個年輕人的十分抬舉。他根本就不相信這個毛頭小子會有什麼了不起的能耐,劉邦這個人,也是只認為自己才是英雄。 在他的骨子裡,是看不起別人的。 劉邦,後來的漢高祖,公元前256年生於一個地主家庭。年輕的時候是一個浪蕩公子,在外也有不少江湖朋友,加上出手大方,善於和他人籠絡感情,在社會上很吃得開。後來當了泗水亭長,之後也時常幹一些欺善淩弱的勾當,又好酒又好色,在他身上有著很重的流氓習氣。他不僅自己讀書不多,還看不大起讀書人,自然,他也就談不上有什麼文才武略了,不僅治國不行,帶兵打仗也是個常敗將軍。不過此人別有一項好處:玩弄政治權謀有著過人的高明之處;他自己幹不了的事不硬充能人,只等著別人去幹好了再去把果實竊取過來;又會耍心計,又會見風使舵,更把許多精力放在如何控制住比自己有能力的下屬上。 於是,他手下也確有不少的人願意服他。他雖然一向不太看得起人,但在事關緊要的時候又能放下面子,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的「禮賢下士」。結果別人還認為他是一個知錯能改的善用能人的豪傑。所以,最後他終於成就了帝王之業。而實際上在整個楚漢鬥爭中,重要的成績都是別人幹出來的,他最大的功績莫過於把所有別人的成果集中到了自己身上。 可是,韓信這時並不是很瞭解這個「寬仁長者」劉邦的實際個性。他只是一心一意地要為劉邦的天下大業盡心盡力。這時他所考慮的是如何進一步地讓劉邦重用自己,趕快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 韓信開始向蕭何發起攻勢。他利用治粟都尉的身份和丞相蕭何經常地接觸,一有機會就向蕭何吐露自己的胸中大志,讓蕭何認識到自己的蓋世才華。 蕭何是漢王朝最早的也是最有名的丞相之一。他有著很強的治國撫民的才能,他和韓信、張良在後來並稱漢初三傑,一直是劉邦的得力助手。在劉邦還是一般百姓時,蕭何就利用他小吏的身份多次維護過劉邦,後來劉邦當了亭長,蕭何更是對他呵護有加。他對劉邦十分忠實,也是以劉邦的事業為己任。蕭何在歷史上有賢相的美譽,但實際上他的是非觀念並不強,更多的則是明哲保身,在晚年,由於怕劉邦對他不放心,故意置田買地欺壓百姓以表示他沒有造反的志向。 同時,他也多次幫助劉邦剷除異己和異姓王,後來韓信就是冤死在他和呂後的手裡。所以有了這樣一句話: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指的就是韓信由蕭何慧眼識英雄才得以成就功業,也因為蕭何為呂後設下圈套失去了年輕的生命。 沒有幾個回合的接觸蕭何就徹底地被韓信這個青年的才華征服了。在蕭何的眼裡韓信比漢營中其他所有的大將都要重要了,他認識到,漢王劉邦要想繼續成就天下帝業,就非要有韓信這位軍事家的輔佐不可。 於是,蕭何主動地去向劉邦進一步舉薦韓信。然而,劉邦卻很不以為然。按理說,在蕭何的多次請求下他至少應該親自找韓信談談才是。可是,他並沒有這樣做,他甚至認為韓信能夠讓夏侯嬰為自己說好話後又能使蕭何為自己說好話肯定是一個隻會拍馬屁結果,蕭何的數次努力沒有什麼結果,而韓信心裡開始著急了。按理說,韓信能在項羽手下等兩年多,現在在漢營中應可以再耐心地等一下的,可是,這時外面的局勢不容許他這樣耗下去。確切地說是不允許劉邦這樣耗下去。因為,殺出漢中東征天下的有利時機將轉瞬即逝,外面的情形不會永遠都對劉邦有利的。 項羽一定會採取一些措施進一步限制劉邦以穩定自己的政權。更為嚴重的是因為劉邦一直沒有任何舉動使得漢軍士氣大降,軍心不穩。劉邦的士兵多是來自劉邦的老家,現在跟著劉邦來到漢中,生活不習慣不說,對家中親人更是倍加想念,他們希望劉邦能帶著他們打回關東老家去,可好幾個月過去了,劉邦並沒有什麼實際行動,於是很多士兵就失去了耐心,開起了小差,紛紛三五結伴當了逃兵。何止士兵,連一些頗有地位的將領也逃了好幾十個。再這樣下去,劉邦就只能被困鎖而老死漢中了。自然,韓信是不會甘心跟著劉邦也這樣老死漢中的。 終於,在一天黃昏,劉邦也尋找了一個機會像其他人一樣開了小差。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