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道光皇帝 | 上頁 下頁
六七


  七月二十一日,傳諭富俊、祿成火速率兵前往新疆哈密與楊遇春會合。

  七月二十一日,寧夏將軍格布舍也挑選精兵二千名開向哈密。

  七月二十一日,又調派御前大臣賽沖阿、侍衛大臣吉論泰率三旗侍衛、前鋒參領、護軍參領、護軍校一百人奔向哈密軍營。

  七月二十一日,命欽差大臣楊遇春統領陝甘官兵由三千人增至六千人分批發向哈密。

  武英殿內,軍機大臣、大學士曹振鏞將自七月十三日到二十一日發出諭旨情況寫成摺子送到皇上面前:「聖上,這材料臣已處理完畢,請皇上過目。」

  道光匆匆測覽一下,滿意地點點頭。

  「曹學士,目前發兵有多少?」

  「回皇上,至今天已發兵一萬八千人。」

  「嗯,還有哪些省的兵尚可再發?」

  「回皇上,山東、直隸、蒙古、安徽、河南等地兵力尚可再發。」

  「根據目前局勢,你分析一下朕的總體軍事部署可有不妥之處?儘管直說。」

  「臣認為皇上的總體戰略是這樣的。」

  「怎樣,但說無妨!」道光對他微笑一下。

  「皇上想讓伊犁將軍長齡鎮守北疆,相機調度行事,可進可退,鞏固後方。」

  「對,朕有此意,還有呢?」

  「陝甘總督楊遇春到回疆指揮平叛,皇上看重楊總督指揮穩妥、為人厚重、做事細心,並在軍中有較高威望的優點。」

  「是這樣。」

  「皇上瞭解到西回四城相繼陷落、道路被叛軍所阻,無法暢通,難以互應,而命各路援兵回集新疆東部的哈密,等待各部大兵聚集時再入疆平叛。」

  「曹學士與朕分析相同,你以為朕的這種戰略部署有何不妥嗎?」

  「聖上英明,沒有不妥。」

  「不要給我戴高帽,也可以說反對意見,朕的為人,曹學士也不是不知,直說無妨。」

  「不妥之處倒沒有,只是臣以為皇上做事是穩中求妥,小心謹慎,這是優點,當然,從另一面看也是缺點。」

  「好,朕就希望聽缺點,你說給朕聽。」

  「皇上做事還不夠大膽,發兵哈密有有利一面,也有不利一面。有利一面就是臣剛才說的皇上穩中求妥的優點。缺點是有點保守,大軍還可再向西移到阿克蘇等地,不知皇上有何想法?」

  「阿克蘇等地?嗯,有點道理,但是否有點太冒險,重兵屯于一處,萬一叛軍包圍於其中,這豈不有害而無益?」

  「皇上考慮事情果然周全,寧可穩一點,也不願冒險。」

  「哈哈,這是保守嘛,朕也會冒險的,還沒到時候,等一等再說吧。」

  道光與曹振鏞相視一笑。

  伊犁將軍府。

  伊犁將軍長齡和欽差大臣楊遇春正在飲茶敘話。

  「楊大人,你對聖上的平叛戰略部署有何看法?」

  「哦,我以為聖上做事小心謹慎,步步為營,考慮問題也較周全,只是有點太保守,顧慮較多。」

  「就是嘛,各路調兵雲集東部哈密,距離前線戰場有六千多裡,仗一旦打起來,從哈密再向前線調兵,那將是遠水難解近渴,鞭長莫及也。」

  「長將軍,你認為屯兵何處較為合理?」

  「在下以為屯兵阿克蘇較好,這樣,平叛機構的大本營由新疆極東西移到新疆中部,這就西移了四千餘裡,我們佔據了有利戰機。如果匯兵哈密,豈不等於將整個新疆拱手讓給叛軍,叛軍如魚得水,擴大地盤,也增加了兵源。那時,平叛將更加困難,耗費也更大。」

  「就是,回疆西四城已無法挽回,但我們佔領阿克蘇就等於扼住叛軍前進的咽喉,切斷叛軍勢力進一步向東發展。相反,阿克蘇被叛軍佔領,可能導致回疆東四城烏什、庫東、喀喇沙爾等城相繼失守,新疆大部分地區都將落入敵手。而我們只能憑據哈密、吐魯番、烏魯木齊、伊犁這一東部狹長地帶同敵人抗衡,錯失進擊的縱深空間。」

  「唉,也不知聖上是如何想的?」長嶺歎口氣。

  「聖上身在京都,怎知前線的軍情嚴重啊!」

  「失去進擊的地帶,勢必在整個新疆北部全面設防,處處防,處處防,防,防!」長嶺望著深沉的夜空長歎。

  「防,防不勝防啊!整個平叛戰爭將陷於被動。」楊遇春也十分感慨。

  「楊將軍,你看這地圖,西四城北有天山阻隔,南為西藏,西與浩罕接壤,東邊卻是一望無際的塔里木沙漠,唯有東北這一條通道。」長嶺用手指點這條通道說。

  楊遇春的目光隨長齡的手移動著。「阿克蘇正是這通道的樞紐,我們屯兵於此,就等於扼住西四城的咽喉。」楊遇春作一個扼的動作說。

  「這場平叛戰就可關門打狗!」長齡興奮起來。

  「但聖上已作出決定怎麼辦?」楊遇春有點犯難。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長齡緩緩地說。

  「雖說如此,打勝仗還好,萬一打敗,那可是欺君之罪與誤國之罪啊!」楊遇春顧慮重重。

  「那我們再上書一封,闡明我等觀點,請皇上定奪,然後再相機行事,如何?」

  「最好這樣吧!」楊遇春點點頭。

  「楊將軍根據各地軍情估計叛軍有多少人馬?」

  楊遇春沉思良久,慢慢抬起頭,「至少也有四萬多人。」

  「四萬多叛軍,形勢再惡化,響應與被迫從軍的回眾可能增達十萬人,此外,還有浩罕國的兵力。而聖上僅發兵押二萬人!」長齡盤算說。

  「二萬人是不夠用,真正用到戰場上的也許只有一萬二千人,其他護送、防禦等也要有機動兵力。」

  「我們提出要兵四萬,望聖上多調遣些兵馬,以防萬一。四萬人乍一聽較多,而真正用在戰場上的也只有二萬五千人左右。」

  楊遇春犯難地說:「四萬兵馬可不是一個小數目,聖上一時能否調來?」

  「可讓聖上分批雲集,從內地調派。」長齡退一步說。

  「聖上是否會罵我等膽小怕事?」楊遇春又擔心起來。

  「罵,他就罵吧!軍情所需是來不得半點含糊,打完仗再懇奏聖上原諒吧!」長齡說完將杯中的茶一飲而盡。

  楊遇春給長齡斟上一杯,又給自己斟上一杯,試探著問:「長將軍,你我二人指揮能否顧及全域?」

  長齡略一沉思,「你我二人指揮也還能顧全大局,能再派一二人來更好,你我這把老骨頭不經折磨呀!」

  說罷,兩人哈哈大笑。

  軍機大臣、兵部尚書玉麟急匆匆來到養心殿,由太監傳報入殿拜見道光皇帝。禮畢,呈上一份伊犁送來的緊急文書。

  道光接過文書,拆開細看,只見上面寫著:「查喀什噶爾·葉爾羌為當時回部首領波羅尼都·霍集占據守之巢穴。此等人皆是張格爾之同黨,賊勢頗旺,猖獗異常。西四城皆陷,叛匪向東蔓延,斷非二千兵馬可克復,惟有據實懇奏,速發兵四萬,經費數百萬,另派統領大員二三,巴圖魯侍衛數十人,由哈密、吐魯番前進,會集阿克蘇。至兵行糧運,長途運經賊壘,非多兵護送,勢有不可。除分起絡繹運糧,並留護糧台,約兵一萬五千名,戰兵僅二萬五千人。所有辦理糧餉大員及押運軍火、糧餉地方官兵亦須由內地委派。如此通盤籌辦,進兵巢賊,宜於十月完備。」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