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曹雪芹 | 上頁 下頁 |
三五 |
|
零殘的細節,更不計其數,她一力苦撐,作了一些力之所及的補綴工作,勉強弄出了一個八十回的本子,以求問世。 雪芹臨終的死不瞑目,正是這位奇才的深仇大恨。 敦誠挽詩的「鄴下才人應有恨」、「目豈瞑」,也正是指此而言。 雪芹歿後的十二年,乾隆三十九年甲午(1774) 的八月,脂硯在她自己收藏的一個抄本上的開頭處批道: 「(針對書中正文『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這首詩)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淚哭成此書。壬午除夕,書未成,芹為淚盡而逝。 余常哭芹,淚亦待盡。每意覓青埂峰再問石兄,奈不遇癩頭和尚何?悵悵! 今而後,惟願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書何幸! 餘二人亦大快遂心於九泉矣。甲午八月淚筆。」 這就是脂硯下世之前的最後所寫的一段沉痛的批語,即可作絕命詞來看了。她流著淚祈禱。她表明雪芹淚盡而亡,抱恨的就是「書未成」,而所謂「書未成」,並非是說書未作完——不敢直言全稿之後已遭破壞不全,只能說「未成」。也不敢說希望真本必須永存天地之間,不容陰謀破壞,而只能說「再出一芹一脂,是書何幸!」多麼令人悲憤的深冤至苦啊! 「一芹一脂」,就是「餘二人」,餘二人即是夫妻的聲口語氣。這一對苦命夫妻,為這部書,苦鬥了一生,最後留下了這幾行痛心無比,抱恨無窮的淚墨。 曹雪芹的一生,並不是一本傳記所能表達的。如果要為他鐫刻碑文,最好的文詞應該就是脂硯的淚筆寫下的這一段可歌可泣的銘記。 (注) 脂硯甲午年(乾隆三十九年,1744)淚筆批語中記雲「壬午除夕」是雪芹逝世之時,這是因十餘年後追記,誤寫了「干支」,實應作「癸未除夕」,這是經過嚴密考證而得的正確結論。歐洲法文譯本《紅樓夢》的介紹作者的文章中已採用「癸未除夕」(1764年2月1日)的論點了。脂硯誤寫的原因或系壬午年諸事予雪芹以打擊最巨,因以致疾,所以印象中總記得「壬午」。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