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慈禧 | 上頁 下頁 |
一四 |
|
皇帝登基之初,自然是兢兢業業,國家政事不敢稍有疏誤。慈禧也移居養心殿后殿的西耳房平安室「頤養天年」。然而每逢國家要事,都不忘派密探刺探同治的舉動,一旦同治處理的意見與她相左,她總要將同治召去訓斥一番,責令同治按她的意思辦事。性格倔強的同治哪裡肯依,於是免不了一番爭執。慈禧便把皇后叫來,希望通過她來軟化同治。皇后雖然柔順,在她面前唯唯諾諾,但內心聰穎的她與同治的想法總是一致,她哪裡會規勸同治。兩人耳鬢廝磨之際,皇后便將慈禧對她所講的話一五一十告訴同治,同治自此更是我行我素,凡事不讓慈禧插手。 這天,慈禧又將皇后叫到她的寢宮,訓了一通話後讓她回去。皇后卻直接朝同治所住的朝清宮而去,見到同治,便將慈禧告誡她的話如實說與同治。不想,慈禧早已偷偷尾隨其後,進了皇帝寢宮養心殿,遏令左右不得聲張,隨後脫了鞋赤腳走到同治寢室門外。 門內兩人的對話,全部落入她的耳中。她聽得怒火中燒,一把推開門,照直走了進去,抓住皇后的頭髮,大罵:「你這狐媚子,竟敢蠱惑皇上,看我不打死你!」 皇后被揪得直掉眼淚,一旁的同治急忙將慈禧拉開,慈禧又轉身指著同治,大聲呵斥:「作為一國之君,聽這狐媚子在耳邊胡言亂語,都是你縱慣了她,以後休要寵倖於她,你可記緊了!」說罷揚長而去。 夫妻二人相對無語,呆坐了半晌,同治雖對慈禧不滿,但又懼怕慈禧,思來想去,索性搬到乾清宮過了近一年的獨居生活。 宮中的清規戒律,慈禧的種種壓制,使同治倍感壓抑。他本來生性貪玩,怎麼能受得了這種清教徒式的生活?於是他把興趣移到宮外,經常潛出皇宮,流連于青樓戲園之中,在紅粉綠裾中尋找快樂,一日又一日,便逐漸把國事忘記得一乾二淨,慈禧藉此便理所當然的接理政務。 2.同治駕崩 正當同治忘情於聲色犬馬之中時,東南沿海卻風雲突起。東瀛一艘漁船經過臺灣屬島琉球時被大風刮翻,船上漁民全部遇難,早已對臺灣有窺探之心的日本,立即藉此機會製造風波,發起挑釁,以琉球居民打死日本漁民為由,出兵臺灣。 慈禧聽說日本發兵臺灣,立時慌了神。她對英法俄等國的厲害早有體會,如今一衣帶水的日本也咄咄逼人,會不會也同西洋人一般厲害,她心裡吃不准。 於是下旨對日宣稱琉球並非中國屬島,漁民遇事與清廷無關。本以為這麼一來就會平安無事。誰料日本哪肯罷休,不依不饒馬上佔領臺灣。 朝廷中早已亂作一團,有的極力主張議和,有的主張堅決抵抗,兩派爭論不休,各不相讓。慈禧自然支持議和,從前和洋人簽訂了一些和約,雖然免不了割點地賠些款,但總算換來個朝廷平安無事。於是她派李鴻章前往議和。李鴻章不負議和派的期望,很快完成任務,中日雙方達成協議——中國賠銀30萬兩,割讓琉球,日軍則退出臺灣。慈禧得知後,一顆心著了地,自覺得計。 沉溺于青樓花巷中的同治哪裡知道這些,倒是有一件使他擔憂的,便是他終日縱情於聲色使他的身體一天天衰敗下來,終於有一天垮下來染病不起。他明白自己無望康復,想到這一生受制於慈禧,自己又無後嗣,倘若死後,又是幼主即位,慈禧又會故伎重施,豈不大權旁落。想到這一點,他心裡如重石壓住,不能舒展。一日,他召師傅李鴻藻進見,將自己欲「長君即位」的意思說與李鴻藻得知,命其擬令孚郡王奕訁惠之子貝勒載澍為繼承者的遺詔。李鴻藻擬好詔書捧到同治面前,同治看罷後交與李鴻藻叫他好好保管只等自己一死即可拿出宣示與眾臣。李鴻藻帶著詔書叩辭而去,同治望著他的背影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一時間覺得輕鬆了許多。 可他哪裡想到李鴻藻一出乾清宮便直奔慈禧寢宮,將墨蹟才幹的詔書呈與慈禧。慈禧看過詔書,哪裡容忍!一把將它撕碎,咬著牙說道:「他一輩子跟他親額娘要作對到底,我看我到死也不能指望他孝順我了。」 一口惡氣憋在心裡,惱怒之余連李鴻藻也趕出宮去,這個諂媚的小人哪裡會料到這個結局,灰溜溜地離開了養心殿。 只可憐同治一番苦心孤詣竟隨片片碎紙化為烏有。 慈禧此時對他業已怒不可遏,她下令斷了同治醫膳。不久,同治駕崩。 3.扶植光緒 同治一死,皇位繼承人的問題便提到了議事日程。 慈禧自是對此絞盡了腦汁。她深知按照清朝祖制,皇帝若無後嗣,那麼皇帝晚輩中血緣最近者最有資格繼承皇位。如果按照這個規矩的話,恭親王奕訢的孫子最有資格繼承。然而,她一想到奕訢,不由得便皺起眉頭。這是一個有著極強的權力欲的人,從熱河的合作到她垂簾聽政時的長期接觸中她是早有領受,雖然奕訢也領教過她的厲害,已有所收斂,可是這些到底不能說明他奕訢絕沒有野心。一旦他的孫子繼承大任,能保他不使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伎倆?想來想去,奕訢真是自己的一塊心病了。 這一日,慈禧召集眾位王公大臣商議立皇嗣之事,也是一場好戲的開幕。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