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成吉思汗 | 上頁 下頁
一五


  §第二節 推行千戶制

  分封功臣

  蒙古政權的建立,標誌著成吉思汗已經成為漠北草原的主宰,這個新興政權要想得到鞏固與發展,不僅要肅清各種反對勢力,繼續進行征服戰爭,而且要建立比較完善的國家機構,創立一套適應歷史發展的政治、經濟、軍事制度。

  在以征服戰爭為職業的蒙古國,軍隊是國家政權的主要組成部分。因此,成吉思汗在統一蒙古草原以後,第一件大事就是大封功臣、宗室,在整個蒙古高原普遍推行千戶制,把蒙古國的軍隊和民眾,融成以軍事單位和行政單位為一體的組織形式——千戶制,統統置於大汗的嚴密控制之下。早在1204年,成吉思汗在他當時控制的部分地區已初步建立了千戶制,為其統治和征戰起了很大的作用。蒙古建國後,成吉思汗把在戰爭中已經實行的千戶制進一步發展完善和制度化。成吉思汗將全蒙古國的部眾劃分為95個千戶,分配給開國功臣88人擔任千戶長。根據論功行賞的原則。蒙力克、博爾術、木華黎首先受到封賞,名列前茅。蒙力克為第一千戶,並於大汗的帳隅特設一座,或一年,或一月,請蒙力克坐在那裡共議軍國大事。

  博爾術為第二千戶,居眾人之上,赦九罪而不罰。並封他為右手萬戶,管轄西面直至阿爾泰山一帶的百姓。木華黎為第三千戶,居於上位,直至子子孫孫,並為左手萬戶,管轄東面直至興安嶺的百姓。第二批受封的是豁兒赤和術赤台。成吉思汗實踐了他當年的諾言,任命豁兒赤為林中百姓的萬戶長。術赤台被封為第六千戶,統領4000無魯兀惕人,並將自己的妃子亦巴合別乞贈給術赤台。第三批受到封賞的是成吉思汗的「四狗」。忽必來被封為第八千戶,「如今但凡軍馬事務,忽必來為長者」。哲別、速不台、者勒蔑也被封為千戶,並允許他們組成千戶軍。月倫母親的4個養子,四俊」和「四傑」中的博爾忽也分別被封為千戶。

  對於有救命之恩的鎖兒罕失剌、巴歹、乞失裡黑,成吉思汗不僅封他為千戶,還賜予他們許多特權,忠於故主,為人忠誠的納牙阿被任命為中軍萬戶,統率怯薛軍。同時,成吉思汗把千戶長及其管轄的兵民,當作他「黃金家族」的私有財產,分配給自己的家屬。據《蒙古秘史》記載,成吉思汗的母親和幼弟翰惕赤斤共得1萬戶,二弟合撒兒得4000戶,三弟合赤溫之子阿勒赤歹得2000戶,異母弟別勒古台得1500戶,長子術赤8000戶,次子察合台8000戶,三子窩闊台、四子拖雷各5000戶。

  在千戶以下設百戶長,百戶長以下設十戶長。千戶的規模大小不一,因地制宜,多達4000戶,少則1000戶不一。這樣,通過萬戶長、千戶長、百戶長、十戶長,成吉思汗及其「黃金家庭」牢牢地控制了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等各項大權。

  千戶制的性質

  早在1204年,成吉思汗初步建立的千戶制就已證明,千戶制具有瓦解氏族部落結構,加速各氏族融合,防止舊氏族貴族復辟以及軍民兼融,平戰結合等優越性。千戶制的正式建立,標誌著許多部落和氏族的最後瓦解。成吉思汗所編制的95個千戶絕大多數打破了原來氏族的界限,消弱了各氏族、部落的力量。另外,對於戰爭中的被征服者,成吉思汗故意打破氏族界限,以投降或俘虜的人們重新編制,並對有功人員進行賞賜。這樣以血緣關係組成的原始氏族就變成了按地域編制的集政治、軍事、經濟三位一體的制度。

  首先,成吉思汗按十進位編制,把蒙古族的成年男子編入十戶、百戶、千戶中,有利於統一指揮和統一調動。而成吉思汗的諸弟、諸子侄及被分封的各級那顏即各級軍事長官,則處於絕對的支配地位,成吉思汗是這支軍隊的最高統帥。第二,這種千戶又是一種行政組織。人民按千戶、百戶來區分並分配給千戶長和百戶長,登入特置的薄冊子中。所轄的居民在指定的範圍內居住、生活,不准變動。千戶長是地方上的行政長官,同時,千戶又是一種經濟組織。成吉思汗按千戶分配駐牧的範圍,以千戶、百戶、十戶為單位進行養牧、狩獵,收納貢賦和征服徭役。這種千戶制全民皆兵,平戰結合,從15歲到70歲的男子既是生產的牧民,又是作戰的騎兵。平時屯聚牧養,戰時則自備馬匹和兵器,隨軍出征。這對於以征服戰爭為職業的遊牧民族來說,千戶制是一種具有多種效益的制度。為成吉思汗後來進行的大規模的擴張戰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