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成吉思汗 | 上頁 下頁
八五


  §第六十六章 席捲阿富汗的風暴

  攻取了巴裡黑和塔裡寒以後,成吉思汗來到巴克特裡亞納山區避暑(公元1221年夏)。避暑結束後,他又率領大軍越過一道大山屏障,向南挺進。這道大山屏障從東向酉,從興都庫什山脈到帕羅帕米蘇斯山脈,連綿不斷,是前往巴克特裡亞納地區與阿富汗中部地區的分界線。在這道屏障的中心點,即帕羅帕米蘇斯山脈與興都庫什山脈相接處(北面)和興都庫什山脈與科赫伊巴巴山相接處(南面),有一個名叫巴米安的城市。這是一個具有首要戰略地位的城市。這也是一個充滿歷史古跡的地方:首先是那佈滿古代佛教石窟的峭壁,6個多世紀以來,石窟中一尊尊巨大的塑像(高達35米到53米)一直若有所思地凝視著巴米安河谷,凝視著河谷裡的流水、莊稼、楊樹和柳樹叢。在這面鑿有佛教石窟的峭壁的對面是建於公元13世紀的穆斯林城堡,這座城堡好似一個孤獨的瞭望哨屹立在查裡戈爾戈拉高地之上。

  在西征以來所攻破的城池中,巴米安城使成吉思汗付出的代價最大。他的一個名叫蔑忒幹的孫子被該城守軍飛來一箭射殺了。蔑忒幹乃察合台之子,成吉思汗十分疼愛這個孫子,視之為掌上明珠。他為孫子報仇心切,即日下令攻城。據後來的一部編年史記載,當時他「光著頭」,親負矢石,參加戰鬥。在他這股怒氣的感染下,將士紛紛攀登雲梯,奮勇沖入城內。成吉思汗命令:屠盡所有有生命者,不管是人還是動物;不取任何俘虜,殺死所有的人,包括殺死母腹中的胎兒;不取任何戰利品,一切都在摧毀之列;今後不許其他任何人居住這個「該死的城市」。蒙古軍隊嚴格地執行了他的這些命令。

  查理戈爾戈拉高地至今仍是荒無人煙,這種荒涼的景象是當年成吉思汗痛苦和憤怒的明證。多洛特先生曾記載道:自從發生那起悲劇性的事件以後至今,在這個荒涼的死氣沉沉的山上,一切仍是原樣,破敗的景象沒有任何改觀。我順著一條小道艱難地攀登著,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上山頂。舉目四望,所見無非疲墟。在這一片廢墟中,城堡主塔還立在那裡,算是這個城堡的最高遺跡。這個地區氣候十分惡劣,但7個世紀以來,惡劣的氣候變化,剝蝕一切的淒風苦而,都沒有損壞這幾堵普通的泥牆。狼藉的破磚碎瓦,簡陋的陶器碎片,當年建築用的卵石和彩釉陶瓷碎片彼此混雜在一起。在這片陰森可怖的混亂中,只有那彩釉陶瓷碎片還在閃爍著光彩,顯示著當年波斯陶瓷的裝飾圖案和顏色。

  進攻巴米安的戰役結束時有這樣一個插曲,人們從這一插曲可以如實地瞭解到成吉思汗對在殘酷的戰爭中喪失親人的遭遇所持的態度。年輕的蔑忒幹被巴米安守軍射殺時,他的父親察合台沒有在場。在巴米安被攻陷並摧毀時,察合台來了。成吉思汗命令部下不准向他透露蔑忒幹已戰死的消息。一連好幾天,成吉思汗等人總是編造一些謊話來瞞察合台,說蔑忒幹另有任務。幾天後,成吉思汗同三個兒子(察合台、窩闊台和拖雷)同桌進餐。席間,成吉思汗假裝對這三個兒子發脾氣,說他們現在都不聽他的話了。他一邊責備一邊用目光盯著察合台。察合台頓時誠惶誠恐,當即撲通一聲跪下,發誓說他死也不會違抗父汗之命。成吉思汗又向他重複了幾遍上述斥責之詞,最後他問察合台道:「此話當真?汝果能踐所言麼?」

  「如若食言,」察合台大聲說,「甘願受死!」

  「好,」成吉思汗說,「蔑忒幹已被敵人射殺。汝不得哭泣悲傷。」

  對察合台來說,這簡直是一聲晴天霹靂。但他渴力忍住了淚水。但是,飯後,他找藉口跑出營帳,躲在一處痛哭了一場,借淚水安撫他那顆破碎的心。

  花刺子模帝國王位繼承人紮蘭了王子逃到了位於巴米安東南約150公里處的哥疾甯城。這個城市建於突角形的山崖上,孤零零地處於吉爾寨地區的高山草原之中。吉爾寨北面是一派新的山巒,山巒綿延而去,至遠方與科赫巴巴相鄰。在哥疾甯,紮蘭丁組織了一支龐大的騎兵門萬人)。這支騎兵中部分是突厥雇傭軍,部分是阿富汗土著兵。一支蒙古軍隊前來圍攻哥疾甯附近山區的一個要塞,竟被紮蘭丁的軍隊擊潰,損失了1000人。

  成吉思汗聽說紮蘭了又出現了,遂派「義弟」失乞忽禿忽率領一支軍隊(約3 萬到4.5萬人)前去作偵察性進攻。失乞忽禿忽的軍隊同紮蘭丁的人馬相遇于八魯灣城。這個八魯灣城很可能不是位於喀布爾以北噴赤哈爾河谷中的那個八魯灣市,而可能是位於喀布爾以南盧加爾可源處的那個也叫八魯灣的城市。兩軍相遇,激烈廝殺了一整天,不分勝負。天黑以後,雙方鳴金收兵,各自退回本營。夜間,失乞忽禿忽心生一計:命令每個騎兵縛一氈像人於從馬上,以使敵人誤認為他又有了援軍(這一計策差點兒獲得成功)。第二天一早,紮蘭丁手下的將領看見蒙古軍排成兩列,果然以為其他的蒙古騎兵已趕來增援失乞忽禿忽,便提議撒退。但是,紮蘭了卻堅持要廝殺,不許後退。他命令所有的騎兵下馬,各人將馬韁繩系於腰帶上,沉著地站在那裡等待蒙古人進攻。

  戰鬥又開始了。蒙古騎兵猛衝過來。但是,紮蘭了軍隊一齊張弓攢射,矢如雨集。蒙古軍被迫後退,準備重新組織衝鋒。失乞忽禿忽揮軍第二次沖過來,眼看就要衝到敵人的陣地。就在這時,紮蘭了突然響號角,他手下的將士一聽,迅疾飛身上馬,向蒙古軍反撲過來,喊殺聲震天。紮蘭了軍隊仗著在數量上佔優勢,便拉開戰線,企圖將蒙古軍團團圍住。失乞忽禿忽命令部下視其禿黑(他的軍旗)所向,衝突敵陣。但這時,蒙古軍隊見自已行將被包圍,遂大潰,各自策馬奔逃。這個戰場上溪澗沖溝紛錯,蒙古騎兵奔至溝邊,來不及收韁,馬匹紛紛顛落。而紮蘭丁的騎兵卻穩騎馬上,揮刀大肆劈殺。就這樣,這支蒙古軍隊大部被消滅了。紮蘭丁的軍隊素以殘酷著稱,比人們常常責備的蒙古軍殘酷得多。例如,他們把鐵釘釘進蒙古俘虜的耳朵,以此取樂。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