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成吉思汗 | 上頁 下頁
二八


  §第十五章 鼎烹戰俘

  紮木合對鐵木真之成為成吉思汗採取了有禮貌的態度。這種態度表明,他二人雖然已經分手,卻仍然彼此相安。但是,他倆之間的衝突是不可避免的。不久,兩個無關緊要的人物的出現便引發了這種衝突。這兩個無關緊要的人物一是紮木合之弟給察兒,二是成吉思汗的附庸之一劄刺亦兒部之拙赤答兒馬刺。

  當時,給察兒住在斡列該河上游劄刺麻山麓,拙赤答兒馬刺則營於「驢背草原」撤阿裡之野。給察兒前往撤阿裡之野劫走了拙赤答兒馬刺的馬群。由於部下膽小怕事,不敢往追,拙赤答兒馬刺只好獨自前去追尋馬群。這是草原上的兩個劫掠者之間的爭奪。拙赤答兒馬刺半夜飛身上馬,伏身飛快奔馳的馬背上,四處搜尋。終於,他尋到了敵人營地附近,仔細觀察,發現了劫馬者。他立即彎弓搭箭,一箭射去,給察兒應聲倒地,腰脊被箭穿了個透。拙赤答兒馬刺遂驅馬群返回自己的牧場。

  於是,戰爭爆發了。

  紮木合決心要為自己的弟弟報仇,便集合本部(劄只刺惕部,又名紮答闌部)人馬和部落聯盟中其他部落的人馬,合為3 萬騎,翻越阿刺帆惕士兒合兀惕山,奔襲成吉思汗。

  是時,成吉思汗紮營在桑沽兒溪上游古連勒古山山區。在那裡,他也有3萬人馬,以車輛和蒙古包結成30座營盤。對成吉思汗來說,幸運的是,亦乞列思部的兩個蒙古人木勒克脫塔黑和孛羅刺歹及時來向他報告了敵人來襲的消息。

  成吉思汗即整頓人馬迎戰,兩軍戰于答蘭巴勒主惕之野(又稱「七十沼澤地」,在斡難河上游附近)。成吉思汗敗陣,營盤被紮木合軍隊所衝動。他只好且戰且走,向斡難河流域之哲列捏峽退去。紮木合不敢深人暫列捏峽,遂停止追擊。他把仇恨發洩到被他抓獲的成吉思汗的支持者們身上。他還抓住了捏兀歹部(又名赤那思部)的幾個頭目。在班師回營之前,他叫人找來70口大鍋,煮死了俘虜。這是採用中國古代戰國時期的酷刑「湯鑊」。捏兀歹部頭目察合安兀阿在那天晚上鐵木真同紮木合分手時拋棄紮木合追隨鐵木真而來,激起了紮木合的怨懾,因此這次也被處死了。劄木合砍下察合安兀阿的頭,系之馬尾,拖著這種可怕的戰利品班師回營。

  後來,波斯的傳說根據關於這種恐怖行為的模糊記憶,顛倒事實,張冠李戴。波斯的傳說記載說,在「七十沼澤」戰役中,成吉思汗取得了勝利,用七十口大鍋煮死了俘虜。實際上,這種過分殘酷的舉動乃是紮木合所為,因為事實證明,這種殘酷之舉使紮木合大失人心,另一方面則使戰敗的成吉思汗得到了許多新的支持者(這對成吉思汗來說比贏得一次戰役更珍貴)。例如,兩個很有勢力的蒙古人,即兀魯兒惕部首領主兒扯歹和忙忽惕部首領忽亦勒答兒在戰後不久就率眾離開紮木合投奔了成吉思汗。

  讀者可以從本書後文看到,後來在成吉思汗處於危機時刻,這兩個人對成吉思汗本人和他的事業表現了令人敬佩的忠誠。因此,這兩個人的率部投奔,可以說使成吉思汗得到了兩支珍貴的力量。與他倆同時投奔成吉思汗的還有成吉思汗的父親的老朋友蒙力克。蒙力克之重新回到成吉思汗身邊是意味深長的,雖然這中間也夾雜著具有諷刺意味的秘密。讀者一定還記得,蒙力克是也速該把阿禿兒生前的心腹人物。正是他在也速該臨終的床前接受其托孤重任,親自前去把未來的成吉思汗領回了家。

  但是,儘管也速該把阿禿兒生前如此信任他,後來他還是辜負了這種信任,忘記了自己作為鐵木真保護人的責任,終於一度拋棄了訶額侖母子。前不久,鐵木真同紮木合傍晚分手時,他竟捨棄鐵木真去投紮木合了。現在,他又回到了成吉思汗身邊,而且帶來了他的7個兒子。蒙力克是一個非常謹慎的人,他之重新歸附成吉思汗,充分表明成吉思汗無疑已開始時來運轉了。只要是政治形勢需要,成吉思汗是很善於不計前嫌的。對於所有投奔他的帳下的人,他都一概歡迎。他特地在斡難河附近密林中為所有投奔他的人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宴會,就像對待他的忠心擁護者那樣熱情。

  投奔成吉思汗的人在與日俱增著。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形勢,其原因就是成吉思汗以自己的行動表明,他已是一位強有力的人物。對於這樣一位強有力的人物,一些人當然更願意投奔他,把他視為自己的保護者,而不想與他為敵。人們爭相投奔他的另一個原因(儘管事實表明這一點有點叫人不可理解)是,他所建立的政權的特點是井然有序,頗有章法,穩重溫和,刑罰有度,合乎道德(甚至是慈悲人道)。這些特點正是與他作對的其他政權所不具備的。當一些游離於他和其他首領之間的處於饑餓之中的氏族要求他允許他們參加大型圍獵時(牧民的生活常常是饑一頓飽一頓,時而暴飲暴食、大吃大喝,時而饑腸轆轆),他總是慷慨善意地表示歡迎,分給他們的獵物總是遠遠超過他們應得的數量。

  這很可能是一種政治策略性的慷慨,其目的只能是收買人心,爭取得到各部落的好評,從而擴大他的附庸隊伍。在這方面,他的慷慨也的確取得了成效。一時間,成吉思汗的英名不脛而走,傳遍各個部落。人們紛紛議論著這位年輕的新汗如何光明正大,如何慷慨仁慈,對王權的看法又如何既嚴格又寬容;而其他部落的首領又如何奴役部眾,如何反復無常和殘忍無道。人們就這樣議論著,比較著。晚上,這些草原上的牧民在家裡談論說:「此鐵木真老爺能衣人以己衣,乘人以己馬,真乃善治國。善待下、善理家之主人也。」

  就這樣,人們忠心地擁護成吉思汗,在他的周圍形成了一股效忠於他的力量。後來,在成吉思汗遭受挫折時,人們的這種忠心不但沒有動搖,而且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