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曹操大傳 | 上頁 下頁
九八


  ◎第二十三章 躊躇滿志 橫槊賦詩

  建安十三年九月底,劉備在魯肅的建議下,將部隊由夏口順流而下二百多裡,改駐屯在樊口,以和東吳軍就近會合。根據情報,曹操的大軍已在江陵作好了出戰的準備,隨時會順流而下。但諸葛亮和魯肅卻仍毫無消息,劉備憂心如焚,希望寄託在諸葛亮的身上,倘能說服孫權出兵,局勢可以逆轉。如果情勢發展不是魯肅所預料的那樣,那就不敢想像了。劉備於是每天派前哨往江中下游探查東吳軍隊的調動。

  張飛說:「這個孔明,折騰我們夠了才出馬,我看他只有耍嘴皮子。」

  關羽說:「三弟不要妄下定論,先看孔明先生能不能說動孫權出兵。」

  劉備保持緘默,他的焦躁與不安極少表露,但他對諸葛亮充滿了極大的信心。

  大約過了兩天,哨兵傳報孫將軍已答應出兵,並派周公瑾率水軍逆流而上,即將到達樊口。

  劉備又是絕處逢生,多麼感激孫仲謀,為表示一點謝意,劉備派人去迎接和慰問周瑜的船隊。

  上行船很緩慢,象逆流而上游的大魚,行動比較遲緩,加之船隻很多,速度和距離都要基本保持同一步調。因此過了一兩天,劉備才盼來了周瑜的船隊。

  指揮船上,一人按劍立於船頭,這只船上掛一面很大的紅黃相間的旗幟,上有一個大大的「孫」字。岸上的劉備判斷按劍而立的人可能是周公瑾。

  「公瑾先生,公瑾先生!」劉備放開喉嚨。

  這日天氣晴朗,又處中午時分,江上雲霧已消失殆盡。周瑜把頭仰向岸邊,看那喊話的人,心想這人可能就是劉玄德了。一會兒,周瑜就將指揮船移到岸邊,看清這人長得方面大耳,面容和善,身旁立著兩個威風凜凜的人,一個人滿臉鬍鬚,體格魁偉健壯,兩眼圓睜,想這人就是天下人都知道其大名的張翼德了,另一個人身材高大,臉色紅潤,丹鳳眼,很是偉俊,心想這人大約就是那個身在曹營心在漢,過五關斬六將的關雲長了。

  「公瑾先生,請上岸休息休息。」劉備施禮道。

  周瑜說:「形勢緊迫,我們即將趕赴赤壁。將軍可到船上小敘。」

  劉備吩咐關羽和張飛負責陸上的軍務,自己登上了周瑜的指揮船。

  「孫將軍的抗曹力量準備得如何?」

  「一共有三萬多人。」周瑜坦然地回答。

  劉備顯出失望和不安的樣子。

  周瑜信心十足地說:「豫州不必擔憂,你就等著看我打敗曹軍吧。」

  「孔明和魯子敬二位先生呢,怎麼沒有隨你同來?」劉備問。

  「他倆在後面船隊上,大約三天后可以到達。」

  劉備越想越擔心,告別周瑜回到岸上的營中,立即暗中派出許多人馬,由關羽帶領,北上過漢水預作部署,以留撤退的後路。

  曹孟德遇到了一個嚴峻的問題。

  在部署問題上,他是十分謹慎的。首先,他命令曹仁和曹洪駐屯襄陽,負責陘陽到江陵間荊州降軍的監視工作,並保持前線軍團和後方間的聯繫路線暢通。樂進及滿寵則率領袁氏降軍也在這塊地方部署,一方面防止孫劉聯軍的可能的反攻行動,一方面也和荊州降軍作相互的制衡,並親自在江陵建立後勤指揮部,以掌握全盤軍情,隨時準備進行必要的反應策略。自己則率領程昱、曹純、張遼及徐晃的軍團,配合荊州蔡瑁和張允的七萬水軍,由長江乘船艦順流東下,準備在水上和孫劉會戰。

  為什麼曹孟德突然放棄自己一向擅長的野戰,而選擇他不熟悉的水戰呢?這個問題,就連許多曹軍將領也想不通。

  程昱曾問曹孟德:「我們的優勢在陸地,順流東下,萬一東吳在水上處處佈防,我們的水軍未經長期集訓,如何迎戰?」

  曹孟德回答:「前面有荊州水師開道,七萬水師夠東吳難受了!」

  「萬一蔡瑁和張允有變,我們如何應急?」程昱說。

  曹孟德回答:「劉琮在我們手中,蔡,張二人的親眷全在荊州,他們還巴不得早日踏平東吳返回荊州呢。」

  其實,曹孟德的心中早已裝下了這樣的譜子:如果以大軍團由長江北岸進攻東吳,孫權可以待長江天險來個相應不理,如果想強行渡江,自己對長江沿線的天候、地形都不熟悉,危險更大。倘若由荊州順長江而下,那麼,東吳占盡的長江天險的優勢不就自行消亡了嗎?此外,由水上進攻,可以在氣勢上給東吳致命的打擊,何況荊州水軍在數量上兩倍于東吳,只要在長江攻防戰中掌握優勢,劉備和孫權將會無計可施,不得不投降了。

  曹軍果然一路順風強佔了江陵。但是,曹軍和東吳的水上接觸尚未開始。

  嚴峻的問題出現了。曹軍艦隊中的士兵接二連三地出現嘔吐、瀉肚的現象,半日不到,就有兩萬兵士染上了疾病,曹孟德只好放棄了立刻南下的計劃,下令全軍原地休息。

  接著,死亡的陰影又籠罩著艦隊,平均每天大約有四五十人死亡,曹孟德下令將死亡士兵的屍體趁夜色秘密投入江中,以免動搖軍心。

  曹孟德命軍中醫官集中一切力量對付疾病,這些醫務人員在岸上買回或親自采回許多草藥,熬成藥湯,不分白天黑夜逐一送上每只戰船。

  這樣,時間一長,曹軍就慢慢適應了江南水土,疾病不再那麼嚴重了。

  攻心為上,攻城為下,不戰而屈人之兵——曹孟德一貫奉這條孫子兵法。破袁紹,占荊州,下江陵,這一法則的運用確實使曹孟德嘗到了不少甜頭。佔據江陵以後,他立刻派遣使者出使東吳,去勸孫權放下武器,但失敗了。他並不感到意外。對孫權這個新一代江東盟主,他還是有比較客觀公允的認識。東吳本來就有了一個治軍能手周公瑾,如今又添了一個諸葛亮。看來,要蕩平東吳也絕非輕而易舉之事。怎樣才能「不戰而屈人之兵」呢?想壓孫權象劉琮之輩那樣歸降,看來是沒有多大可能了。如今,必須讓東吳與劉備的力量不能使到一塊,讓周瑜去對付諸葛亮。

  「周公瑾一向為人氣量狹小,容不得他人比自己強,今諸葛亮與之合作,一山不能容二虎,我想可以借周公瑾的手來殺諸葛亮。」賈詡說。

  「那怎樣激起周公瑾對諸葛亮的仇視呢?」曹孟德問。

  「東吳那方,周公瑾和陸績一向很好,他們是同窗。諸葛亮在勸說孫權出兵之際,罵得陸績狗血淋頭,陸績必然懷恨在心,我們可以慫恿陸績鼓勵周公瑾找諸葛亮的茬子。」賈詡說。

  曹孟德就吩咐賈詡去辦理此事。

  忽然傳來情報,說孫劉聯軍已進駐三江口。

  曹孟德在攻心戰術完全無望的情況之下,準備下三江口迎戰。

  程昱說:「這場水戰應緩慢進行,我們對這一帶的水域很不熟悉。」

  曹孟德一改過去沉穩和善於納諫的作風,說:「趁他們來不及作周詳的部署,我們可以一下子打亂敵人的陣腳。如果時間拖長,他們佔有了地利,又得人和,我們就不好收拾了。驚弓之鳥,不用顧忌!」

  蔡瑁、張允也說:「荊州的水軍以前操練得太少,進入新的水域,應作一番實地操練,才能適應這裡的水戰。」

  對於兩位降將的建議。曹孟德更不以為然,說:「二位休得多言,我主意已定了。」

  張允說:「將士們剛剛受了一場瘟疫,身體尚未復原,從江陵下三江口,水勢洶湧,如此顛顛簸簸進入戰區,恐怕……」

  曹孟德說:「我不能再等到猴年馬月了,你們二人若是害怕的話可以守江陵, 我自率軍下三江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