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曹操大傳 | 上頁 下頁
三五


  隨著朝廷國家權力的轉弱,局勢日益混亂,青州的黃巾黨人於是再度活躍起來,並且越來越強大,繼續跟官府作戰。當地的農民因為受不了官府的壓迫,差不多都當了黃巾兵。青州刺史臧洪以強硬態度全力圍剿,黃巾黨人乃渡河企圖和冀州的黑山党人會合,卻被佔領冀州北部的公孫瓚軍團撞上,公孫瓚下令軍隊展開屠殺,黃巾黨人只好越界殺入兗州。

  青州的黃巾黨人軍團號稱百萬,浩浩蕩蕩朝兗州而來。任城相鄭遂出城抵抗。然而黃巾軍鬥志高昂,這支官兵哪裡是對手,很快敗退。鄭遂在逃亡間,被黃巾兵追殺。士氣大振的黃巾軍乘勝打到東平,兗州刺史劉岱就準備出去對敵。劉岱自從殺了東郡太守橋瑁,接收了橋瑁的軍隊以後,自覺得力量很大,早想消滅在他地界裡的黃巾軍,以圖一方平安。正好這會兒黃巾軍送上門來,他怎麼也不肯放過他們。

  濟北相鮑信聞知,攔住劉岱,勸道:「黃巾軍隊有百萬之眾,兗州百姓人心紛亂,軍隊無心作戰,不可以正面和他們敵對。否則,我們准會吃虧。依我看正因為黃巾軍人多勢眾,才感到糧草供應困難,我方不如採取堅守戰術,養精蓄銳,等待機會。到時候讓黃巾軍想戰不得,想攻不成,時間一長,供給不上,沒多久必作鳥獸散。屆時我們再選精銳之兵,攻其要害,便可給以致命一擊。這樣,才可徹底消滅他們。」

  而劉岱卻十分藐視黃巾軍,認為這些裝備簡陋、缺乏訓練的農民軍無論如何敵不過他的正規部隊。所以他根本不聽鮑信的話,覺得鮑信是過分小心。劉岱親率大軍,仍採取和黃巾軍正面對抗的辦法。但是剛一交戰,劉岱就發現這批農民軍的鬥志確實高,大有銳不可當之勢。可是,這時已經遲了,黃巾軍直沖劉岱主力軍團。劉岱軍抵擋不住,往後潰退。黃巾軍沖入軍團內部,將劉岱軍完全沖散。劉岱也在戰亂中身受數傷而倒下,最後被亂馬踏死,成了一堆肉泥。

  劉岱一死,黃巾軍氣焰更盛,兗州陷入危急存亡之秋。

  但是,這一路黃巾軍人數雖多,可缺乏出色的領袖,雖然打了勝仗,卻不知道怎樣去管理城邑。大部分義軍是老實巴交的農民,打完仗就想回家種地,真正像當初張角等人那樣有政治謀略和遠見的人卻還數不出來。因此,青州的黃巾軍殺了任城相和兗州刺史後,並不思謀如何去統治,而是率軍繼續往前推進。

  黃巾軍一路殺來,首當其衝的便是屯軍東郡的曹操了。

  東郡太守曹操正在東郡治下的濮陽操練兵馬。他剛聽到兗州刺史劉岱被殺的消息,心中就謀劃開了。為了重建兗州防務,曹操立刻邀請附近郡縣首長,召集緊急軍事會議。曹操有個助手,正是當地東郡人,叫陳宮,字公台。他是曹操手下部將,又是個謀士。他向曹操獻計說:「兗州刺史劉岱陣亡,如今朝廷又無法立刻委任首長。我打算去跟州裡面的一些頭面人物聯絡,儘量說服刺史府的僚屬,替明府大人你爭取代理州牧職務。如果能爭取到這塊地盤,便能以此為爭霸天下的基礎了。」

  陳宮一番話頗使曹操動心,他很感激陳宮,當即同意陳宮的意見,並請他辛苦一趟。陳宮便立刻去了。

  兗州刺史府正為劉岱戰死、黃巾黨人的攻擊迫在眉睫而惶恐不安。陳宮乘機遊說道:「如今全國處於分裂中,本州又沒有領導人物,很容易被人併吞,大家便會失去統領州民的職位,不如迎接東郡太守曹大人,有他來領導,不但可以對抗騷動中的黃巾黨人,並可以保護本州百姓有安居樂業的生活。」

  濟北相鮑信一向很看得起曹操,並對曹操寄予很大希望,他也曾勸過曹操回到黃河南邊等待時機。這會兒他也在旁聽了陳宮之言,表示完全贊同,並以此鼓動在場的官吏。鮑信又幫著陳宮再去跟別的官吏接頭。那些做官的正擔心黃巾黨人跟他們過不去,現在能有人出來領頭撐持局面,既可保護生命財產,又可繼續做官,何樂而不為?於是都很同意讓曹操接著劉岱任兗州刺史。

  於是,在鮑信鼓動下,這些州吏便渡過黃河,到東武陽迎接曹操暫攝州事。並立刻整編州郡防衛軍,準備和氣勢正盛的黃巾黨人周旋到底。

  但是,黃巾兵畢竟人數眾多,作戰能力也很強,又剛打了勝仗,聲勢十分浩大。曹操兵馬少,力量薄弱,怎麼能抵擋得了這麼強的黃巾軍呢?兩軍一接觸,曹操便立刻感到懸殊太大,難以取勝。果然第一仗便敗了,曹操果斷收兵退回堅守。

  雖一戰即敗,曹操仍然顯得信心十足。他認真分析了黃巾黨人,認為黃巾黨人缺乏馬匹,機動性不高,且組織鬆懈。目前雖人數眾多,但恃勝而驕,警覺性相對下降。因此,他不打算和黃巾軍再作正面會戰,決定改以奇襲戰術,來消磨對方氣勢。只要對方氣勢喪頹,便不難剿滅了。

  曹操經過反復思考之後,準備將奇襲的戰場設在壽張城,即今山東省東平縣西南。壽張城在濟水和汶水中間,有個頗為開闊的平原,最適合於騎兵的突擊。而騎兵一項,卻正是曹軍之長。曹操曾數度出任騎兵校尉,除了本身騎術高明外,更善於指揮騎兵戰。

  黃巾軍集結在無鹽城與壽張城之間,離曹操的大軍很近。但曹操仍想到對方陣地去觀察一下。於是曹操大膽地偕同鮑信,率領一支一千人組成的步騎混合部隊,親自到前線勘察地形。以一千人部隊,跑到數十萬人的跟前去搜集情報,曹操有時的確大膽得近乎魯莽。

  曹操心思細膩,長於創造性策劃,而且一向勇於行動,經常喜歡自己跑到最前線,因此,後世詩人蘇東坡稱讚他為中國史上最善於用兵的軍事家。但曹操一生的戰史中,卻經常出現狼狽的危險狀況,主要原因就在於他過分的大膽行為。

  曹操對壽張之役的計劃周密很感驕傲,因此在會戰前夕,帶著鮑信到前線去視察,口沫橫飛地向鮑信說明他的作戰謀略。或許是興奮過度,曹操和鮑信的騎兵部隊超出了步兵部隊前面一段很長的距離,正好來到汶水邊。突然間,眼前出現一支數千名的敵人部隊,曹操只有以數百名的騎兵倉促應戰。但岸邊地勢不平,騎兵隊無法發揮衝鋒的力量,加上步兵未能及時支援,人數遠居劣勢,眼看就要全軍覆沒了。

  危急中,鮑信要求少數勇猛的騎兵健兒,護圍曹操先突圍逃走,自己率僅存的騎兵部隊浴血死戰。雖然曹操極力反對,但鮑信表示軍隊不可沒有指揮官。為了顧全大局,曹操只好趁隙突圍而出。結果曹軍死傷殆盡,鮑信也力戰而死,年僅四十一歲。

  鮑信原是一方富豪,家世不錯,在關東軍團中,算是難得的有志之士。

  想當年曹操勢單力薄,鮑信卻鼓勵曹操說:「缺乏智謀的人是無法脫穎而出的,即便目前很盛,但總有一天會失敗的。將來能撥亂反正的,我想只有你了,將軍你可是上天所降大任的人啊!」

  如此的知心朋友,卻為了自己的大意和冒險而犧牲,曹操非常痛心,他懸賞尋找鮑信的屍體不得,只好請人用木頭刻了個鮑信的模樣,塗上油彩,祭吊下葬。祭吊時,曹操哭得很傷心,士兵們都被感動得流了淚。大家看到曹操為了一個陣亡將士竟哭得這麼傷心,心裡無不十分感動,很自然的便在心理上和曹操貼得更緊了。

  為了紀念鮑信,曹操決心非贏得這場戰爭不可。

  曹操集結了兗州所有青年,只做了短暫訓練,便參與實際作戰。為了彌補軍隊作戰經驗不足,曹操全天候身著鎧甲,親自指揮戰事,因此,全軍士氣旺盛。新的兵源增加了不少,加上劉岱及鮑信所遺留下來的軍團,曹軍的戰鬥力量越來越強。

  相反地,黃巾黨人組織鬆懈,缺乏軍事常識,雖然人多勢眾,但經不起曹操馬拉松式的窮追猛打,士氣再而衰,三而竭。接連數十次的大小會戰,曹操幾乎不讓黃巾黨人喘口氣。他將所有軍團全員出擊採取主動,輪番作戰。曹操軍隊機動性高,作戰士氣旺盛,幾場漂亮的大會戰下來,把數十萬黃巾黨人的戰鬥意志完全打垮了。

  曹操一向同情民變,如果不是鮑信這事件,他也絕不會對黃巾黨人如此的窮追猛打。因此等到黃巾黨人連續受挫,勢衰氣竭,曹操也從激烈的情緒中慢慢冷靜下來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