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曹操大傳 | 上頁 下頁
二九


  孫堅擊敗董卓的消息傳到河內,袁紹心裡癢癢的也想進兵。忽又聽說孫堅回魯陽去了,袁紹便想把洛陽拿來作為自己的地盤。可是,各路兵馬這時大都已經散了,袁紹軍隊的糧草還得依靠他的上級冀州牧韓馥的接濟。仰仗于人,並不能自主自如,需要糧草時不能按時送來,這真叫袁紹大傷腦筋。

  袁紹的門客南陽人逢紀知道袁紹的心思,便說:「將軍胸懷大志,要成一番大事業,可糧草還得依賴別人,這怎麼行呢?若不佔領一個州,必將自身難保,何談舉大事呢 ?」

  袁紹說:「我何嘗不想擁有一州?可冀州兵強,沒法跟他爭啊!」

  逢紀說:「我有一計,定叫韓馥將冀州拱讓……」

  袁紹催道:「快說、快說!」

  逢紀便對袁紹悄悄說了,袁紹不斷點頭叫好,決定照逢紀的話去做。

  袁紹依計寫信給北平太守公孫瓚,叫他以征討董卓的名義進攻冀州。公孫瓚閱信後,無比高興,因為他正朝思暮想擴充地盤,但又找不到適當機會。袁紹鼓動他進攻冀州,合他心意,於是當即便向冀州發兵。

  韓馥得知公孫瓚來攻,便親自率兵抵抗。但是他擋不住公孫瓚進攻的鋒銳,連戰連敗,急得眉頭緊鎖。正在焦頭爛額之際,突然來了兩個幫手,都是他以前的門客。一個是陳留人高幹,一個是穎川人荀諶。二人來報:「車騎袁紹已經離開河內,大軍到了延津。」

  韓馥說:「難得他發兵來救我。」

  荀諶說:「恐怕並非如此。你想,公孫瓚率領燕、代的精兵,乘勝南下,州郡響應,勢不可擋。袁車騎也在這個時候向東進兵,誰知安的是什麼心?我們真替你擔心哪!」

  韓馥聽得直冒冷汗,驚慌失措道:「這可怎麼辦呢?」

  荀諶乘機對韓馥說:「袁紹乃當今豪傑之首,豈能長久置身于將軍之下?冀州為天下重鎮,公孫瓚北面來攻,袁紹西面夾擊,將軍如何守得住?若以袁紹與將軍一貫交情,又共為反董卓同盟,我替將軍打算,不如將冀州拱讓給他。袁紹若得冀州,必將感激將軍,公孫瓚豈敢再犯?這樣一來.將軍既有退讓之美名,又可安穩無憂了。請將軍務必三思,別再錯失機會了。」

  韓馥素來膽小,又正值危急之時,立刻就答應了。韓馥手下人聞知,紛紛出來反對。他們說:「冀州人眾,一呼百應,如招之即來,可有百萬;冀州物產豐饒富庶,年產糧食,可用十年。而袁紹孤獨窮困,不可不仰仗冀州,他如同嬰兒一般,不予哺乳,則難成活。我們何苦要把冀州讓給他呢?」

  而韓馥卻說:「我原來就是在袁氏手下做事的,且在才能上我遠不如他。讓位給有才的人,有何不好呢?」

  韓馥這樣說,手下人便不好再開口。還有些將領主張發兵抵抗袁紹,更給韓馥勸住了。韓馥就這樣被荀諶、高幹二人嚇唬得不再有其他想法,即叫他兒子捧了州牧印綬去送給袁紹。之後,全家離開公署,搬到了別處居住。

  幾日後,韓馥把袁紹迎進城來。

  袁紹率軍入冀州,做了冀州州牧,封韓馥為奮威將軍,不令其有統治州郡之權,更無一點軍隊。

  袁紹乘機撤換了原韓馥班底,起用一向不為韓馥重用的田豐、審配等。並收容冀州名士沮授,封為奮武將軍。逢紀、許攸、荀諶等均受重用。直到這個時候韓馥才醒悟過來,深知自己有職無權,上當受騙,悔之莫及。

  韓馥氣憤不過,一日偷逃出州城,投奔陳留太守張邈去了。可是,不久袁紹的使者又到張邈那兒,不知咬著耳朵對張邈說了什麼話。韓馥心虛極了,認為袁紹絕不會放過他,就自殺了,袁紹便趁這個機會,完全控制了冀州的統治權。

  公孫瓚至此才發現被袁紹利用了。再加上在協助袁紹對抗袁術的擴張策略中,其弟公孫越為孫堅軍團擊敗,身中流矢殞命,乃憤而聯合北方和他親善的郡縣尉,南下討回公道。冀州北方郡縣有不少因痛恨袁紹欺騙韓馥,進而反叛袁軍投入公孫瓚旗下,公孫瓚軍團聲勢因而大增。公孫瓚乘勢將大軍集合,駐屯到磐河附近,隨時準備和袁紹軍一決生死。

  為了強化政治作戰,公孫瓚封旗下大將嚴綱為冀州刺史,田楷為青州刺史,單經為兗州刺史,擺出一副準備一舉併吞關東諸州郡的架勢。

  在公孫瓚這支聯合軍中,有一位年輕將領,日後成為曹操一生中最重要的對手,那便是公孫瓚在拜尚書盧植為師求學時的同門師弟劉備。

  劉備是冀州涿郡人,據說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由於父親早逝,劉備和寡母織販草席為生,過著貧困的生活。劉備個性豪爽,富有寬容心,雖不善言詞,卻好結交俠義人士。加以他膽量大,有勇武,善用兵,因此頗得朋友信任。年輕時,劉備與河東關羽、涿郡張飛為友。三人坐同席,寢同床,情若兄弟。平常官場交際場合,關、張二人並立于劉備身旁,侍服終日。若遇危難時,關、張二人也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劉備身高約一百七十公分,長相非常奇特:雙手奇長,垂下時,手指長過膝蓋,如同猿猴狀,走路的樣子也自然顯得有點好笑。耳朵更是奇大,據說他自己斜著眼睛可以看到自己的雙耳,因此有「大耳朵」的綽號。劉備還有個特點,他喜怒不形於色,對於別人指指點點從不放在心上。加上他脾氣好,又富於行動,因此頗受別人的尊重。

  黃巾党人事發時,劉備曾加入剿撫黨人的義勇軍團,建立了不少軍功,而被任為安喜縣尉。不久,和朝廷的視察官督郵發生衝突。劉備一向最恨貪婪的官僚,便把督郵痛打一頓,棄官潛逃,成為通緝犯。幸遇公孫瓚的幫忙才獲得平反,並由公孫瓚推薦受封為平原相。為感激公孫瓚之恩,這一次特率領全部人馬前來助戰。

  並州常山人趙雲也率同郡縣人馬,前來投奔公孫瓚。

  公孫瓚深感奇怪,便問趙雲:「貴州人士幾乎全部投靠袁紹軍團,為什麼只有將軍深知大義投靠我呢?」

  想不到趙雲的回答非常坦白,他表示:「天下事眾說紛紜,到底誰是誰非,其實很難判定,但最為受苦的卻是百姓。因此,我希望的是能夠很快安定時局,為解決民困多盡點力而已,倒不是個人感情上較偏向將軍而不喜歡袁公。」

  公孫瓚對趙雲的答覆深為不滿,自然不予重用。但趙雲說那番話時,劉備卻聽見了,頓覺趙雲非同一般,因此主動要求公孫瓚將趙雲的部隊併入其屬下,公孫瓚便同意了。趙雲遂同劉備回平原縣,並替劉備主持騎兵部隊的訓練。

  由於天氣寒冷起來了,袁紹與公孫瓚部隊暫成對峙狀態,各自都準備度過嚴冬之後,再行較量。

  北方的部隊雖然呈僵持狀態,但袁紹、袁術及公孫瓚間的明爭暗鬥,卻延伸到荊襄地區,並與荊州的劉表及揚州的孫堅,展開了空前的火拼,也形成吳荊數十年的恩怨對抗,一直到十四年後的「赤壁之戰」時,為了對抗空前強敵的曹操南征軍團,劉備所率領的荊州殘餘部隊和孫權的江東軍團,才化解恩怨,組成軍事聯盟。此是後話。

  當初袁紹想擁立劉虞為帝,袁術堅決反對,主要的原因是他自己也想稱帝。因此擁有南陽後,便努力斂收財稅,以為打天下的資本。袁術刻意地發展自己的力量,卻使得坐鎮南方的荊州牧劉表備受威脅。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