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曹操大傳 | 上頁 下頁
一五


  袁紹根本不聽,憤然道:「宦官擅權,由來已久,後宮已養成這樣極壞的作風。即使一般宦官,也沾染了擅權心理,若不盡除之,無異於留下禍根。」

  於是,袁紹繼續傳命看守宮中,對後宮全面收搜。凡見宦官,不分老少,一概就地誅殺。由於大開殺戒,也不審查驗身,不僅殺了無辜的宦官,就是有些年輕而無鬍鬚的朝臣,也被誤認為宦官而遭屠殺。

  曹操面對這一人間地獄,極為悲憤,但也無可奈何,只得一面派人救滅宮中大火,恭請何太后先行權攝朝政;一面遣人追尋張讓等,以救援皇帝以及陳留王。

  早從黃昏時候起,皇甫嵩便在城南的辟雍村附近成立臨時指揮部。他一方面指揮武猛都尉丁原的部隊,佈防洛陽通往司隸區各要道,嚴防外軍侵入,一方面派特使奔馳于司隸區各軍團間,解釋洛陽城事變現況,並下達嚴守駐地指令,防止親董重軍團乘機妄動。

  確實,當宮中發出大火之時,遠遠望見這一情景,駐紮在司隸區的各軍團,都呈現出極端不穩狀態。軍團領袖們紛紛派遣使者,向皇甫嵩表示嚴重關切,並準備隨時將部隊開進洛陽城應變。皇甫嵩只得宣稱:皇上及太后已完全掌握洛陽情勢,為防止兵變及陷入內戰,在明晨皇帝召見各軍團指揮官之前,嚴禁任何部隊調動。各部隊領袖務必堅守兵營,防止士兵哄鬧,並重申軍中戒令。

  從黃昏到淩晨這段時間裡,皇甫嵩忙著安撫各軍團,根本無暇關心洛陽城內的動亂。幸而曹操也不斷派人報告洛陽城的情勢,使這位洛陽城名義上的最高軍事統帥,能較安心地坐鎮在大本營內。

  但是皇帝仍未找到,皇甫嵩也十分著急,他表面上鎮定自若,暗中卻幾次密派親信去催促袁紹和曹操,要他們儘快找到皇帝,如天明以後皇帝不出面,司隸軍區會發生什麼異變,誰也不敢負責。

  曹操知道,皇甫嵩的擔心才是最根本的問題,現在宮中有何太后暫攝朝政,已頗為安穩,當務之急,是將皇帝找回來,否則這種安穩必不長久。所以,曹操將所有精力,都投到了尋找皇帝的事上。他將所屬部隊分為幾路,去到宮廷內外,命令任何偏僻角落也不要放過。因為張讓為了逃命,是要去揀不為常人注意的地方躲的,並吩咐軍士,若發現皇帝被挾持著,萬不可輕舉妄動,速以大範圍包圍,然後來稟報,以便採取有效措施,才不至於傷及皇帝。曹操在尋找皇帝的同時,何太后及時在嘉德殿作人事任命,她任王允為司徒,楊彪為太尉,劉宏為司空,以暫時收拾宮中變局。

  當初盧植本要辭官還鄉的,由於宮中變化,也暫時忘了此事。並在深夜時分,也自告奮勇,偕同河南中部掾史閔貢,率領數十騎,舉火把奔向北邙山,追尋皇帝及張讓等的行蹤。

  其實,這時張讓仍在北宮之內,因為北宮還在戰亂中,張讓擁皇帝及陳留王避於太倉附近。

  二更時分,袁術及吳匡軍殺入北宮,隨即放手屠殺宦官,慘叫悲號之聲此起彼伏,張讓一行人聽了都嚇得發抖。空氣中彌漫著酷烈的血腥味,那火把的紅光,也似乎被噴射的鮮血染得更紅了,黑暗的天空也是殷紅的顏色,如同火堆的餘燼一般。

  張讓對皇帝說:「皇上,你是看見了,他們是要對臣等斬盡殺絕啊!」說著他竟悲憤不已,只得雙手掩口,將悲聲壓在胸內。

  年輕的皇上也不免深受感染,但這時他是無論如何也救不了張讓等宦官的,殺紅了眼睛的士兵,誰還能聽皇上喝斥,同時,皇上也暗自擔憂著自己的安危,一是他怕亂軍誤傷,二是他怕張讓等在最後無法的時候傷了他和陳留王,所以,他現在是出自本能地作著兩方面的防範,對張讓的話,他於同情的表示之外,也小心應酬著。

  隨著袁術及吳匡軍的攻擊,太倉附近也不是久留之地。張讓帶數十名貼身侍衛,又要擁皇帝及陳留王離開,正行進間,碰到由永安宮轉回的段圭。

  段圭告訴張讓:「前面也行不通了,只有奔北邙山去。」

  披頭散髮的段圭,便引張讓一行冒險突圍,步出轂站。

  一路倒還順利,張、段人等不免竊喜。但是到達小平津渡口時,便一下子被閔貢部隊發現。閔貢布軍堵住去路,仗劍厲聲責備張讓,說:「爾等擅斷朝政,擾亂朝綱,罪該萬死,今還想挾持皇上,往何方逃竄……」

  張讓大喊貼身侍衛:「既然無路,只有拼死一戰了!」

  但是剛剛交手,貼身侍衛就死了不少,餘下的紛紛跪地投降。

  張讓見此情況,只得轉身向皇帝叩頭再拜,辭謝道:「臣等死,陛下自愛!」

  說完,縱身躍入河中自殺。

  段圭卻沒有這個勇氣,還想逃跑,剛走幾步,就被閔貢從後面飛刀擊殺。鮮血迸射過來,濺在皇上左袖,皇上一聲驚呼,竟自有些癱軟。幸而陳留王在旁邊,一把將他扶住了。

  閔貢見皇上受驚,也趕緊上前攙扶,這才穩住了皇帝一顆撲通亂跳的心。

  閔貢扶持皇帝和陳留王回宮,由於火燭已全部用盡,幾乎難以挪步,閔貢突然看見草叢中有螢光閃爍,乃令軍士捕捉螢蟲,置入薄絹之內,形成微光,以燭照道路,一步步引皇帝前行。

  就這樣極艱難地行了許久,才模糊發現前面有民宅。閔貢這才高興起來,親自前往叩門。其實這家人早已聽到平津河口的砍殺聲,不得不開了門,卻伏跪地上求饒命。閔貢好言道:「我們誅殺閹宦,與百姓無關。今皇上在此,舉步維艱,特求借手推車一用。」

  主人聽了,一迭連聲道:「有有有,拿去用就是了。」

  借得手推車後,閔貢在前防衛,讓皇帝與陳留王坐在車上,由兵士輪流推行。許久,才到雒舍,借得兩匹馬。皇帝獨騎一匹,閔貢與陳留王共騎一匹。又南行三裡左右,看見了大片火把之光,毫無疑問這是己方的人馬,閔貢便在馬上高聲呼叫:「皇帝在此!速來救援!」

  連喊兩聲,那邊才聽見,來人正是袁紹、鮑信、淳於瓊等,他們專為尋找皇帝而來。一聽見「皇帝在此」的聲音,便驚呼喜喚起來,一行人策馬上前,見了皇帝,翻身下馬跪拜。

  皇帝居然省事了許多,叫大家快起,現在還是回宮的要緊,要不然宮中人等會急死了。

  於是,大家紛紛上馬,護著皇帝前行。

  天明時刻,行至顯陽苑附近,忽見前方行來大隊人馬,黑壓壓一片,猶如暴風雨到來之前的半天烏雲。騎在馬上的皇帝不知來的是何方軍馬,陣容如此之大,心中暗自吃驚。還是陳留王眼尖,遠遠望見旗上有一個「董」字。

  袁紹立刻說:「一定是董卓的部隊。」

  來的的確是董卓的西涼軍。

  董卓自從受何進之詔,積極響應,從西涼趕來,本想直抵洛陽的,誰知由於何進等人意見不一,將他阻于澠池屯駐。他心中很不了然,但一時又無藉口向洛陽靠近。自他獲悉洛陽事變後,認為時機已到,好不高興,連忙拔動軍營,引兵西向。行至半途,便望見宮殿火起,火光映紅了大塊天空,也把他的欲望燒得火紅,便命令馬不停蹄,加緊夜行軍,他對部下號召:

  「京城正在兵變,我軍豈能坐視不管?速速進兵,以應其變。」

  袁紹等護著皇上和陳留王遇見董卓時,董卓的西涼軍已經急行軍一個通宵了。董卓正騎在馬上隨部而動,忽有兵士來報:「皇上正在前面。」

  董卓知道皇帝是因兵變而離的京城,顯然也是一個通宵未曾合眼了,不由歎道:真是一場不小的變故啊!

  董卓立刻停止行軍,並在北邙阪奉迎皇帝。

  皇上由袁紹一行人護著,對面站了,董卓向皇帝行君臣之禮。

  皇帝看見董卓全副武裝,並帶有重兵,不免有些畏懼。慌張間只顧流涕,不知如何是好,雙方一時沉默,聽得見風吹董軍大旗的獵獵聲。

  盧植見狀,便策馬獨騎走向董卓跟前下令:「有詔卻兵。」

  董卓一看見盧植,立刻想起他和盧植之間的許多不快事,便不予買帳,並當場譏諷:「公等諸人乃國家大臣,不能匡正王室,使國家動盪不止,何卻兵之有?」

  說罷,竟獨騎超越盧植,直到皇帝跟前請安。

  本來就有些怯懼的皇帝,此時見董卓一副傲慢態度,更不知如何是好,乃全身顫慄,無法回話。

  眾人不免著急,因此時是應該由皇帝說話的,若大臣代言,豈不授董卓尋隙之柄?正在這時,比皇帝更年幼的陳留王,忽然勒馬上前,鼓起勇氣斥道:「來者何人?」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