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安德海 | 上頁 下頁
五四


  奕寧小心翼翼地輕手輕腳地走近龍床,他和其他五個兄弟並肩跪在龍床前。果然不出杜受田所料,道光皇帝昏昏沉沉地睡了一會,他好像感到渾身忽然一輕鬆,什麼病痛都感覺不到了。他努力靠坐在龍榻上,好多天來,眼睛都看不清人,而今天眼神特別好,嘴也不感到總是麻木了。太醫給他把了脈:「恭禧皇上,皇上龍體已康復了。」

  道光皇帝苦笑了一下,他從太醫難以察覺的一絲震驚中意識到自己這是「迴光返照」,是病入膏肓、無力回天的預兆。忽然,一陣眩暈,天眩地轉,他閉上眼睛,告誡自己還有一項重大的工作沒完成呢,現在可不能撒手而去,國不可一日無君。道光努力地睜開眼睛,兩行淚水潸然而下。眾皇子也都默默地低下頭。過了一會,道光強作歡顏,將六個皇子叫至龍榻前,他向皇子們提出了一些安邦治國的問題,限定皇子們以最精煉的語言進行回答。幾個皇子雖也講得頭頭是道,但比起六皇子 奕訢都差了一大截。只見六皇子奕訢口若懸河,引經據典,對答如流,分析精僻,觀點鮮明。道光皇帝聽罷,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連連點頭稱讚。

  四皇子奕甯仍跪在龍榻前,一言不發,只見他淚如泉湧,傷

  心至極,可是他只是抹淚,並不抽泣,他的淚把帕子都打濕了,他又拿出一個新手帕,不斷地擦淚,可那淚水就像斷了線的珍珠一個勁地往下落,幾乎是淚雨了。他越擦淚越多,三四個帕子都全擦濕了。道光皇帝心頭一酸:「皇兒別再哭了。」

  道光皇帝的淚水也掉了下來。四皇子奕甯強忍悲痛,哽咽得說不出話來,他斷斷續續地傾吐:「阿瑪龍體欠安,兒臣日夜對上蒼祈禱,唯願父皇早日康復,此乃國家之幸,萬民之幸,兒臣之幸也。」

  一句「阿瑪」叫得恰到好處,這是道光皇帝最愛聽的兩個字。皇兒小的時候總叫他「阿瑪」,長大以後,按父子君臣之禮,改稱「父皇」。「阿瑪」不帶有任何政治色彩,而「父皇」則蒙上了一層薄紗。一聲「阿瑪」勾起了道光皇帝無限的回憶:

  孝淑睿皇后在世的時候,道光最愛、最寵、最敬的是這個皇后,她端莊秀麗、文雅大方,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她一笑時那甜甜的笑靨永遠讓道光品不夠。有一次,下朝回到皇后那裡,皇后笑迎了上來,她的懷中抱著八個月的四阿哥奕甯。生了孩子,皇后更煥發了少婦的美,體態豐滿,春杏帶雨,道光皇帝一陣激動,將皇后擁在懷裡,宮女、太監見此情景連忙退避,皇上把妻兒抱在懷中走入臥室,他將四阿哥放在小搖車裡,急忙攜皇后之手擁入床上。皇后笑著半推半就,含笑迎君:「別,阿哥在看著我們呢。」

  「這麼小的孩子懂什麼。」

  「阿瑪、阿瑪。」

  一聲清脆的童音從搖車邊傳來,這是四阿哥奕甯生平第一次叫阿瑪,那稚嫩的童音似天上飄來的仙樂,在道光皇帝聽來那麼美妙動聽。他放開皇后,跑到小搖車旁,那白白胖胖,嬌嫩無比的嬰兒正沖著他笑呢!道光忍不住把嬌兒緊緊摟在懷裡。

  往事如煙,「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孝淑睿皇后早已崩逝,當年的嬌兒現在已經長成大小夥子了,正跪在父親的面前,道光皇帝禁不住這至親之情的打動,痛哭起來。奕甯連忙向前走了一步,道光一手將兒子攬在懷裡,泣不成聲。這下好了,奕寧也不需要什麼手帕擦了,他見呵瑪悲痛至極,做兒子的確實被打動了,奕寧動了真情,他伏在龍榻上哭個不停,淚水、鼻涕打濕了床單,道光皇帝撩起自己的衣角為奕寧擦去淚水。哭了一會兒,奕寧抬起頭來,那眼泡已哭得紅腫起來。

  「阿瑪,此時兒臣方寸已亂,實在無法慮及安國之事,恕兒無能,倘若阿瑪有什麼不測,兒願伴駕西行,永伴阿瑪身邊。」

  奕寧也真的是這麼想的,再加上杜師傅和安德海的一番提示,這話此時此刻從奕寧口中說出特別入耳。道光皇帝聽了,倍感寬慰,有此孝兒,不枉為一生也。他暗自思量:奕寧雖才不及 奕訢,但忠厚仁義,有仁君之量,此乃天下百姓之福也,隨立四阿哥奕甯為皇太子,但又覺得委屈了奕訢,同時加封奕訢為恭親王,輔佐朝政。

  公元1850年,道光皇帝駕崩。

  次年,20歲的奕寧當上了皇上,年號「咸豐」。

  公元1851年元月,北京紫禁城上上下下一派喜慶氣氛,皇上奕寧將要在這裡舉行登基大典。整個皇宮張燈結綵,滿清群臣沐浴更衣,翹首以待。年方20歲的咸豐帝,英姿煥發,躊蹣滿志。他身穿淡黃色的龍袍,外罩帶有日月星辰的團龍補褂,升至寶座。御前大臣、軍機大臣、御前侍衛、乾清宮侍衛等在殿內、殿外排班侍立。三聲禮炮響後,群臣拜跪,齊呼「萬歲、萬歲、萬萬歲」。與此同時,乾清宮東西兩廊鼓樂齊鳴,「丹陛大樂」不絕於耳,震撼京城。

  接著是新帝接受群臣朝賀。頭一班行禮的是滿蒙王公。他們一律穿朝服,分左右兩翼而進。正黃、正白、正紅、正藍四旗為左翼;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為右翼,兩翼同時入殿,恭親王 奕訢跪在最前面,兩翼王公跪在丹墀兩側,向咸豐新帝行三跪九叩之禮。行禮時,動作協調一致,就是頭上的紅帽纓也沒有亂動的。第二班是由內務府大臣領銜,後面跟著南書房行走、遺老舊臣們,他們一律穿蟒袍補褂,這中間夾雜著不少漢臣,也行的三跪九叩之禮,登基大典就這樣結束了。

  咸豐完成了登基大典,回到寢宮時已疲憊不堪,他躺在龍榻上,閉目養神,雖說登上了皇位,但內憂外患一直攪得他心神不寧。近幾個月來,太平天國的義旗,席捲了大半個中國,他派惠親王綿愉為大將軍,僧格林沁為參贊大臣,率滿蒙精騎,平剿太平軍,無奈越剿民越反,太平義軍攪得他心煩意亂。此時,咸豐又為這平判義軍之事發愁,連禦膳房傳來「用膳否」的問話,他也無心回話。

  安德海因上次進言有功,升至皇帝身邊的大太監,他的實際工作是跑跑腿,宣讀個聖旨,傳個口旨什麼的,即御前太監。他雖官階不高,但實際是個肥缺,很多大臣都讓他幾分。安德海察言觀色,他悟出皇上近來極不開心,便想著法子逗皇上開心。

  男女授受不親,又不可能讓皇上和她們相處,看哪個情投意合就選哪一個。怎麼辦呢?內務府便想出個招,給這20幾個女孩子畫像,然後把畫像呈給皇上,在皇上挑選的基礎上由大臣及皇太后最後確定人選。

  像是畫出來了,咸豐也看過了,一個個姿態姣好,秀麗可愛,咸豐猶豫了好長時候也沒選出一個,可以說,哪一個他都喜歡,但皇后只能選一個呀!這樣一拖再拖,竟拖了兩年之久,皇上仍是童男。

  在皇宮裡,太監是閹人,沒有性能力,而宮女卻是正常人,歷代歷朝都有皇族男子與宮女私通之事。男男女女長期廝守,難免日久生情,做出非禮之事。歷史上有很多公主、皇子的母親原來只是個宮女。

  咸豐身邊宮女多達100多人,有老媽子,也有年輕姑娘,可似老天爺有意安排的,這些宮女個個皆無姿色,又遲鈍,愚訥,咸豐一個也看不上。有個年輕的姑娘叫娥兒,她對皇上在九分敬畏之中還有一分愛憐,她是專管給咸豐端洗臉水的,曾幾次裝模作樣,做出媚態,可咸豐心中直暗笑:瞧你這蠢樣,可不能玷污了朕這龍體,朕的童貞一定要給一個自己所喜歡的女子。

  安德海留心觀察咸豐許久,發現他在寢宮裡沒看上任何一個宮女,他便到各宮隨便留達,為的是為皇上物色一個俏麗女孩,以解皇上燃眉之急。這日,他留達到了永和宮,這永和宮裡住著道光先帝的一個妃子,早年曾一度受到先帝的寵倖,後因爭風吃醋,先帝從此不登此宮,宮裡日益冷清,老妃子孤燈垂淚無人理會,皇族無非是把她養著,內務府只撥給她兩個宮女,所以永和宮異常冷清。安德海開始並沒留意向裡面看,走到門口只聽見從院裡傳來陣陣歌聲,一個宮女邊低頭洗衣邊哼著江南小調,那小調從她的嘴裡哼出來,十分悅耳、動聽、柔美、和諧。安德海是北方人,從沒聽到這麼好聽的南音,他不禁停下了腳步,推開宮門向裡張望。那宮女聽見門響了一下,馬上抬頭相望。

  「呀,天下真有這樣的標緻人兒,簡直就是七仙女下凡,這種美人胚子做宮女,特別是做這冷冷清清的永和宮的宮女,豈不可惜。」

  安德海稍沉思一下,轉身走向內務府。內務府的大臣們都認識皇上身邊的安公公,現在安公公出面要調個宮女去侍奉皇上,豈有不同意之理?再說內務府的人又不認識這個宮女,也不曉得安公公的用意。沒兩天,這美人便調到了皇上身邊。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