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朱可夫 | 上頁 下頁 |
三四 |
|
當前的處境是:部隊彈盡糧絕,通訊聯絡中斷,只能同6個師保持聯繫,南線、西線和北線上的部隊無法統一指揮。東線局勢嚴峻,1萬名傷員得不到起碼的保護,步兵第44、第76、第100、第305、第384師已被殲,敵人突入許多地區,戰線已經破裂。只在城區有一些支撐點和掩蔽工事,繼續抵抗毫無意義。覆滅是難免的,為了挽救還活著的人,請即刻允許我們投降。 但第二天,第6集團軍接到希特勒的回電卻是:「不許投降,應固守陣地,戰鬥到最後一個人,最後一粒子彈!」 第6集團軍指揮部只得繼續執行希特勒的命令,毫無目的地拖延戰事。 1月26日晨,蘇軍實施決定性的突擊。 當天傍晚,蘇第21集團軍由西向東進攻,駐守市區的第62集團軍由東向西進攻,在「紅十月工廠住宅區和馬馬耶夫高地勝利會師,將德第6集團軍切割成南北兩部分。蘇軍開始縮小包圍圈。前出到市中心。 三天的時間裡,德軍1.5萬人放下武器。一支羅馬尼亞部隊帶著全部武器和裝備集體向蘇軍投降。 1月30日,蘇軍直插市中心。 1月31日中午時,剛被希特勒晉升為陸軍元帥的德第6集團軍司令保盧斯和他的助手們向蘇軍宣佈投降。 到2月2日,被圍德軍全部投降或被殲滅。至此,歷時近200天的斯大林格勒大會戰以侵略者可恥的失敗而告終。 斯大林格勒會戰標誌著蘇德戰爭,同時也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根本轉折。至此,蘇軍開始掌握了戰略主動權,德國被迫轉入了戰略防禦。 在這場舉世矚目的大會戰中,朱可夫功不可沒。為了表彰他在這場會戰中對斯大林格勒前線蘇軍卓越的全面領導,朱可夫同其他幾位重要將領被授予重新設立的蘇沃洛夫一級勳章。在朱可夫的勳章背面,赫然標著「第一號」的字樣。與此同時,1943年1月18日,朱可夫被晉升蘇軍元帥,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軍榮膺這一榮譽的第一位前線指揮員。 第十章 血戰庫爾斯克 1.暴風雨前的平靜 勝利結束斯大林格勒會戰之後,蘇軍實施了一系列氣勢如虹的戰略進攻,給予法西斯德國及其僕從國軍隊以不停頓的打擊。在1942年至1943年之交的冬季戰役中,蘇軍共粉碎了德軍100多個師,在各個方向上擊退德軍600~700公里,特別是1943年2月15日,奪回了蘇聯第四大城市哈爾科夫,使德軍整個南部戰線都面臨崩潰的危險。 為了改善帝國內部困境,防止法西斯集團分崩離析,希特勒決定於1943年在蘇德戰場發動大規模夏季進攻,奪回戰略主動權,扭轉戰爭進程。 這時蘇軍由於一路勢如破竹,過於樂觀,無視長途進擊的消耗,一心希望造成德軍更大的混亂。德軍在「頓河」集團軍群司令曼斯坦因元帥的指揮下,利用鐵木辛哥的一次失誤,於2月底發動逆襲,成功地奪回哈爾科夫,而且穩住了南部戰線。這樣,整條戰線形成了一個以庫爾斯克為中心的突出部,蘇軍在這個突出部內楔入很深。 庫爾斯克是一座有12萬人的小城。這一帶的地形以草原和丘陵為主,其間散佈麥田、甜菜田、果樹園以及農舍。蘇軍在庫爾斯克一帶的突出部正面約長240公里,寬160公里。突出部的頂端較窄,大約是110公里左右。 對交戰雙方而言,庫爾斯克突出部具有相當重大的意義。蘇軍可以以此為進攻前進基地,對德中央集團軍群和南方集團軍群的後方實施突擊;而德軍統帥部也認為由於蘇軍在庫爾斯克一帶過於突出,為德軍從南北兩個方向向庫爾斯克根部地區實施向心突擊並圍殲那裡的蘇軍創造了良好條件。 雙方各打各的算盤。這樣在1943年春,蘇德戰場上出現暴風雨前的平靜。蘇德雙方都利用這個時機休整部隊,並為在此地區進行一場大規模的戰役集聚力量。 為了能投入更多的力量同蘇軍較量,希特勒宣佈在國內實行總動員,採取各種手段來加強和完善第三帝國戰爭機器。與此同時,德軍統帥部緊鑼密鼓地制定戰役實施計劃。 德軍在擬定自己計劃時是從這樣的估計出發的,即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命運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蘇德戰場目前幾場交戰的結局。希特勒認為,總動員已為對蘇軍實施積極的進攻行動提供了必需的物力和人力,可望重新掌握戰略主動權,扭轉戰爭的進程,使之對己有利。在東部戰場的勝利可以重新建立在其盟國中已動搖了的德軍的威信,鞏固德國人民和軍隊的士氣。經長時間的討論,希特勒最後決定以粉碎蘇軍中央方面軍和沃羅涅日方面軍及庫爾斯克突出部地域的戰略預備隊,作為在東方發動新的夏季戰役的開端將是最適宜的。這次戰役代號叫「堡壘」。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