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朱可夫元帥 | 上頁 下頁
七七


  朱可夫對於馬林科夫和赫魯曉夫之間的辯論仍然記憶猶新,所以他表示主張發展重工業。他說,正是由於蘇聯經濟力量的增強和重工業的成就,才使得有可能用第一流的軍事裝備重新武裝陸海空三軍。

  第二十次黨代表大會以後,軍隊繼續致力於改寫軍事史,同時消除關於斯大林的天才的神話。會議過後不到兩個月,有人把1941年蘇聯軍隊準備不足一事歸咎於斯大林。

  與此同時,東歐發生了一些事件,很快就把朱可夫和國防部捲進去了。在波蘭爆發了波茲南事件。波蘭政府立即派出以總理約瑟夫·西倫凱維茲為首的代表團前往波茲南,並且指出這次事件是「帝國主義代理人和反動的地下組織」的一次有準備的挑釁的結果。蘇聯也作出了同樣的反應,把這次動亂歸因於「敵方的奸細」。

  不久,波蘭政權承認它犯了錯誤,並于7月巴日解除了重工業部部長托卡爾斯基的職務,稍後又解除了國家經濟計劃委員會主席歐根紐什·希爾的職務。蘇聯和東歐國家的報紙繼續指責「外國雇傭的挑撥分子和異端分子」。東德報紙甚至宜布肇事的「帝國主義間諜分子」已經落網。

  波蘭共產黨認為,波茲南的動亂,是要由波蘭人自己去解決的問題,蘇聯的於涉只會加劇一些波蘭共產黨人的敵對情緒,因為這些人覺得「波茲南的災禍,追根溯源,可以追溯到過去來自莫斯科的專橫的命令」。這時已經變得明顯的是,克里姆林宮的觀點在預定從7月18日到28日在華沙舉行的波蘭黨中央委員會第七屆全會上,無法輕易占上風。於是布爾加甯主席和朱可夫元帥被派去參加這次會議。正如弗洛拉·劉易斯說的,去「收拾局面」。然而波蘭黨的政治局堅決拒絕讓布爾加甯參加這次全會。會議開了十天,這是波蘭黨開得最長的一次會議。會議期間。布爾加甯被帶往波蘭各地參觀。

  波蘭党七中全會的決議不顧布爾加寧的警告,制訂了繼續實行自由化的方針,雖然此後幾個月在這方面沒有取得實際進展。

  1956年10月19日,怒氣衝衝的赫魯曉夫前往華沙,以便盡一切努力來影響波蘭黨的八中全會。他帶去了「一批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朱可夫的缺席引人注目。雖然大多數記者報道說,他也到了華沙,但實際上他已飛到蘇軍北方集群司令部所在地萊格尼查,策劃紅軍部隊可能對華沙採取的行動。同時,蘇聯人派遣了一個海軍中隊駛過格但斯克灣開往格但斯克。

  俄國人一到華沙機場,就同波蘭党的領導人發生了激烈的爭論和對抗。與此同時,在波蘭的蘇軍可能是在10月醜陽,即在赫魯曉夫抵達波蘭首都的前兩天,已開始向華沙進發。駐東德和俄國西部的蘇軍也趕往波蘭邊界。朱可夫作為國防部長親自指揮了這些調動。對赫魯曉夫及其同僚來說,把蘇聯的意志強加給波蘭人的唯一辦法就是用蘇聯軍隊來對付他們,但蘇聯領導人並不真正準備這樣做。他們決定暫時讓步,採取別的策略。據加特霍夫記載,蘇軍曾進抵謝德爾采,在赫魯曉夫抵達的第二天就撤退了。

  也是在第二天,在波蘭人同意「在最近的將來」派代表團前往莫斯科討論「進一步加強兩國間政治和經濟合作」的問題之後,從俄國來的這些不速之客便離開華沙回莫斯科去了。稍後,哥穆爾卡飛往莫斯科舉行會談。據報道,朱可夫在莫斯科警告他說:「我仍然弄不明白你要在波蘭幹什麼。我要告訴你有一件事你不要幹,甚至連提都不要提,那就是波蘭退出華沙條約。」

  可是,波蘭人畢竟取得了局部的勝利。1956年11月13日,馬裡安·斯佩哈爾斯基將軍取代索科洛夫斯基擔任波蘭國防部長兼波蘭軍隊總司令。索科洛夫斯基回到蘇聯,在朱可夫手下擔任國防部副部長。

  11月18日,蘇波兩國簽訂了關於《蘇軍暫時留駐波蘭》的條約,其中規定,蘇聯駐波蘭的軍隊人數及其駐紮地點,將由兩國間的特別協議來確定。此外,蘇軍向波蘭基地以外的地方調動,「或者根據同波蘭當局商定的計劃,或者在征得(波蘭)政府的同意的基礎上實施。

  在這段期間,朱可夫曾趕回莫斯科應付新的危機。波蘭事件在匈牙利產生了顯著影響。布達佩斯的學生起草了一項十六點決議,其中要求蘇軍立即撤走並建立以納吉為總理的新政府……

  匈牙利內政部長先是禁止,後來又准許學生示威。很快在國會廣場聚集了二十多萬人。終於發生了流血衝突。工人區的一些人奪取武器,開始了遊擊戰。

  幾乎可以肯定,正是朱可夫發佈了命令,命令蘇軍坦克於10月24日淩晨開到布達佩斯的各條大街。在華沙有過一次痛苦的經歷以後,俄國人現在迅速而猛烈地採取了行動。

  10月25日,蘇聯坦克護送米高揚和蘇斯洛夫來到匈牙利共產黨總部。在頭一天傍晚,納吉在一次爭論激烈的會議上,已被中央委員會任命為總理。米高揚和蘇斯洛夫對解除被人憎恨的格羅·埃話的職務起了重要作用。卡達爾·亞諾什接替他擔任党的書記職務。

  斯大林主義多數派仍在政府中佔有一些重要職務,10月27日,納吉採取行動削弱他們的權力,成立了一個包括共產黨人和非共產黨人的新政府。匈牙利黨中央委員會宣佈這個政權將開始就蘇軍立即撤出問題進行談判,於是戰鬥逐漸停止下來。10月30日,蘇聯政府宣佈,由於蘇軍繼續駐在匈牙利只會使局勢加劇,駐軍司令部已奉命從匈牙利撤出部隊。同時,蘇聯人說,他們準備就紅軍部隊留駐匈牙利問題舉行談判。

  頭一天,即在10月29日,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打電報給美國駐莫斯科大使博倫,指示他向赫魯曉夫及其包括米可夫在內的同僚們轉達下述保證:

  美國希望衛星國獨立並不包含不可告人的意圖。我們並不把這些國家視為潛在的軍事盟國。我們把它們看作是朋友和新的、友好的、不再分裂的歐洲的一部分。我們相信,它們獨立——如果很快給予它們獨立的話,將對穩固整個歐洲——西歐和東歐的和平作出重大貢獻。①

  ①艾森豪威爾著《為和平而鬥爭,1956—1961》,第67頁。——原書注

  當天晚上,朱可夫在土耳其駐莫斯科大使館的招待會上回答記者的問題時說:「在匈牙利,局勢已經好轉。已經成立了一個我們能夠信任的新政府。」可是他對局勢的發展並不感到高興。

  蘇聯軍隊這時幾乎完全撤出了布達佩斯,而納吉開始重新組織政府,組成了以1945年曾經存在的各政黨為基礎的廣泛的聯合政府。但納吉未能象米高揚期望於他的那樣去做。他採取的行動造成了災難性後果,因為他不僅要求蘇軍全部撤出匈牙利,而且宜告匈牙利中立,並宣佈退出華沙條約組織。正如茲比格紐·布熱津斯基和塞繆爾·亨廷頓指出的。

  在習慣于「不是黑就是白」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觀念的蘇聯領導人看來,納吉的行動乃是背叛行動……

  第二個對納吉政府造成災難性後果的事件,就是在埃及總統納賽爾宣佈把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之後法英在蘇伊士地區採取的軍事行動。美國和蘇聯一起對法英進行了抨擊。西方在這關鍵時刻發生分裂,無疑鼓勵了蘇聯採取行動。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